第132章 敲定

张昌宗狗腿的抢过阿静手上的团扇,殷勤的给郑氏扇扇子,顺便给自己扇几下,这天气越来越热了,他们家也没藏冰给老太太消暑,也就只有扇子可用了,一边殷勤的给老太太打扇子,一边感叹道:“太太和师父都很好,无论与您二位讨论什么,从不用大道理说我。书坊的事情,若是对我二叔他们说,定然要教训我君子耻于言利,说我不务正业的。”

郑氏闻言,自若的道:“若是二十年前,我也会这般训你,如今……不说也罢,人呐,能平安过活就成,旁地……活下来再说。”

这话听得张昌宗心酸不已。堂堂郑氏女,能有今日这般觉悟,其中的沧桑苦楚,简直想不出。世道多艰,身为女子更为不易。

张昌宗暗自下要对母女俩儿好些的决心,一边抖抖有些酸的胳膊,这团扇看着轻巧,打着也是体力活儿,胳膊经不住啊。若是有风扇就好了!风扇——

张昌宗心头一动,朝郑氏道:“太太慢慢来不急,秀儿妹妹那边的工匠还需要些时日,太太可慢慢选,慢慢注释,不着急。弟子先告退,太太不用等我用饭。”

说着,便急急地跑了出去。郑氏看他急忙忙地走人,也没留他,只是眼神一直追着他活泼的身影直到看不见才收回,看看阿庆、阿静,淡然道:“罢了,给厨房传话,哺食便给我熬些稀粥吧。”

“喏。”

-------

张昌宗出来,也没去别处,而是直接去的公主府,公主并不在府中,薛绍倒是在,见张昌宗来了,略感讶异:“六郎怎么这时候来了?日头这般大,热坏了吧?来人,给六郎拿果子和水来。”

“多谢义父。”

张昌宗也不客气,直接端起水一口灌下去,吃了两三个果子润润喉,方才道:“义父,昌宗想借府上的木匠用用。”

薛绍一听,笑着责了他一句:“这等小事何须你亲自跑来,使个人过来说一声便行,我自会使工匠去找你。”

张昌宗后知后觉的拍脑门:“对哦,义父说得对,这一时着急,竟忘了!”

“何人给你这般错觉的?”

郑氏淡淡然扫张昌宗一眼,居然不承认。张昌宗偏头看她老人家一眼,笑嘻嘻地问道:“太太不承认?”

郑氏但笑不语。

张昌宗挠挠头,对傲娇的老太太没办法,耸肩摊手,叹道:“好吧,太太不承认就不承认吧,没关系,我们继续讨论?”

嘛,名义上的东西,不需要太执着,实际上不一样就行了嘛!张昌宗很会找切入点。郑氏还等他长篇大论的解释呢,结果他居然不在这点上执着,一把只抓要害……这个狡猾的小子!

郑氏颇有种猛击落空的感觉,突然就懂了为何婉儿会收他做徒弟了!这师徒俩儿本质上来说,都不是死守规矩的人。

郑氏幽幽一叹,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小小的女儿,情不自禁地抬手摸张昌宗的头,语气温和:“六郎。”

“弟子在。”

“好好待你师父。”

语气殷殷,情真意切。张昌宗心中一动,道:“那是自然。不止师父,太太我也会照顾好的。”

郑氏幽幽一笑,道:“我乃郑氏女,即便夫家落难,只要我出来了,便不用愁生计。”

张昌宗道:“我知道啊,太太还未出宫,我义母就跟我说过,说太太出身郑氏,不用我愁安置的事情。但是,弟子觉得郑家的心意是郑家的,我的心意是我的,不相干,也不矛盾,我是师父的弟子,太太的徒孙,不同的。”

郑氏笑着看他一眼,不置可否,只是提醒道:“你要与我讨论什么?还不快快说来!”

“就是方才说的,请太太注释书籍,不拘是什么书,注释一本也可,注释一段也行,端看太太的精力是否能顾及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