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内心龌龊的想法不能公之于众,弗里德曼只能用别的借口来解释,“为了在美国站稳脚跟长期发展,我作为一个华人,绝对不能以一个大型传媒集团老板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现在的局面是大家都知道米高梅是我们家的,你用职业经理人的名头管理大家就当不知道,但如果是华人所有的情况裸的摆在公众面前,这两年可能还没问题,但现在看苏联的情况很可能坚持不了多久,几年后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冲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名枪暗箭射过来。我如果只是一个作家的话,也只是有了比较高的社会地位,会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尊重,一旦死于非命的话公众就会马上淡忘,甚至可能引不起什么波澜,如果我是全世界知名的影星歌星,就是上街摔个跟头都会轰动全球,你说说我身上如果套上这么多光环谁敢动我?”
查理沉默了下来,半天才开口,“我现在才知道你是一个多么没有安全感的人!”
弗里德曼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不是我没有安全感,而是华人没有安全感,华人如果是个中产阶级,没几个人看你的家产眼红下手。如果家族没有这么多产业的话,我做个作家会有比较高点的社会地位,会有不少的收入,有个几十年的风光是没问题。晚年版权全部出手的话会很安逸,如果还在自己手里的话怎么样就不好说了,这就是华人在西方社会的现实。”
雷蒙德也一脸无奈的说:“是啊,华人在美国敬小慎微不喜欢参政议政,受到歧视受到敲诈都忍气吞声,不是像黑人一样聚众闹事。以前各个方面歧视敲诈华人厉害的时候洪门很是兴旺,大家都聚集在洪门周围抱团取暖,有什么问题都依靠洪门出面解决。这几年歧视敲诈行为因为各种原因在明面上减少了不少,结果现在因为华人各扫门前雪的心态,纷纷跟洪门拉开了距离,洪门在美国政治上的声势衰败的厉害,造成了洪门在美国黑白两道都实力大减,已经起不到华人带头人的作用。”
“所以我们转移重心来美国发展的时候,就下了力气寻找能够支持的华人政治人物,赵小兰我们已经推到里根政府里去了,被任命为联邦海运委员会主席。”弗里德曼慢慢的说着,“两党里面的华人中江俊辉、骆家辉、李孟贤等等我们基金会都接触过,已经提供了一些支持,基金会已经是克林顿夫妇的坐上宾,可以把民主党内的华人介绍给他们,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我们要学习犹太人在美国的办法。”
美国有近513万犹太人,只比以色列的犹太人口少30万。虽然犹太人占美国总人数的比例只有17,但是94的犹太人居住在13个关键州,选举中有时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上犹太人财力雄厚,有强大的政治游说集团,“犹太人因素”在美国社会的作用非同小可。因此有种说法:美国人控制世界,美国则是由犹太人控制的。
事实上,纽约也是整个美国的缩影,在美国最大城市纽约街头,犹太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街上不时走过身穿犹太传统服装的年轻人。许多纽约客最喜欢的早餐是夹上奶酪的“培果”,那是一种不发酵的犹太面包圈。一到年底,犹太人家里庆祝光明节的犹太蜡烛台比圣诞树先亮起来。800万纽约人中有近1/4是犹太人,市长布隆伯格也是其中一分子,所以有人把纽约称作“犹约”。
在美国社会,犹太人传统上其实是一个自由派群体。有人说他们“挣钱像圣公会教徒,投票像黑人”,这话不假。也许是曾长期遭受迫害的缘故,犹太人普遍对弱者有一种强烈的同情心。不少美国犹太人倾向于支持理想主义色彩的自由主义,在罗斯福新政和黑人民权运动中起了关键作用。从罗斯福新政以来,犹太人就忠诚于民主党。犹太人在美国参政历史悠久。美国的政治分析家米切尔·巴德曾说过,犹太人是以一种宗教式的热情参与政治,他们的投票率比其他任何族裔都高。
“上次我们在东瀛国商议天堂岛国的计划时,雷蒙德你提出了在怀俄明州、蒙大拿州这些偏远的地方,购置大面积的农场,来安置我们的人,我和大爷爷商量后感觉这个想法可以作为我们在美国扩大华人影响力的根本。蒙大拿、怀俄明、爱达荷、北达科他、南达科他这几个州人口都不多,完全可以让华人进去掺沙子,慢慢的扩大华人的人口比例,一旦我们能够掌握这几个州的选票,那我们在美国的基本盘就稳了,谁也奈何不了我们的同时能够极大的提高华人在美国社会的地位。”
查理、雷蒙德他们听了这番话很是兴奋,雷蒙德他们几个还感受不到歧视,但查理作为一个华人却很是有一番体会的,他从小到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同学邻居很多都是很歧视华人的。参加工作后也接触了很多人,里面不乏很是高傲,看不起有色人种的白人,随着他社会地位的提高,接触的人的档次越来越高,行事都比较含蓄,但也是能够体会到这些人深藏在眼里的不屑,以及内心深处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