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投石机的应用,基本就是用来攻城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投石机笨重无比,机动性能力差,在野战之中,所有的目标都是运动着的,又怎么可能会等着那儿等你来打,所以按正常的思维,是没有人会把投石机应用到野战之中的。
第一个提出用投石车来对付扁箱车的是曹亮,当然曹亮仅仅是假设,他是不可能对扁箱车出手的,而且曹亮也不可能将这个信息透露给敌方。
但曹亮同时也指出,虽然人们暂时还改变了思维的方式,但司马军中也不乏聪明之人,他们也一定会揣摸出来使用投石车来对付扁箱车的,所以曹亮要求马隆,一定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更不能掩耳盗铃,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并加以解决。
扁箱车一旦结阵,虽然可以移动,但移动速度缓慢,甚至都赶不过投石车的攻击速度,所以一旦遭到投石车的攻击,扁箱车基本上是无解的,最终的结果也一定是会被投石车打个七零八落。
可以想像出当时马隆的沮丧,扁箱车是马隆半生的心血之作,为了研制扁箱车,他呕心沥血,勤于钻研,和马钧一样,他的发明很多年都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直到他归顺并州军之后,才得到了曹亮的重用,将他的理想变为了现实。
但是仅仅经历了河内之战后,曹亮却又在马隆的头上泼了一盆的凉水,让他是倍受打击。
不过曹亮并不是泼完凉水之后就不管了,而是同马隆认真地探讨起解决的方案来。
想要避开投石车的攻击,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扁箱车的机动能力实在太差了,一旦结阵之后,再想移动,几乎是很困难的事,除非撤阵,否则的话,几乎没有什么可能会逃避掉投石车的攻击。
既然躲不开,那就必须要有反制的手段,最好的方案自然是破坏掉对方的投石车,这样扁箱车阵就可以免受到攻击了。
想要破坏掉敌人的投石车,其实手段也是蛮多的,比如派兵突袭,使用火箭,但最为有效有手段却莫过于使用投石车,以投石车来对付投石车,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