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新晋太尉

怎么办,难道就这么坐以待毙吗?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王凌当然不肯束手就擒,好歹自己手中还紧握着东南防线的兵马,再怎么也有和司马懿斗一斗的本钱,再不济,以淮南之地投降东吴,至少也能在东吴换个一官半职的。

甚至王凌都可以想到司马懿对付他的手段,不外乎就是明升暗贬,将他调回京师,如果王凌拒绝应命的话,则会被司马懿扣上谋反的帽子,发兵讨之,如果王凌接受任命回到洛阳,则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司马懿来宰割。

在淮南,王凌手中好歹有人马,回到洛阳,他真的就是一无所有了。

果然没有出乎王凌的预料,就在洛阳事变没过多久之后,朝廷的圣旨便到了。

宣旨的虽然是皇宫里派来的宦官,但王凌清楚,圣旨的内容并非是出自天子之手,而全部是司马懿的意思,只不过是假借个天子的名头罢了。

不过既然是加盖了玺印的圣旨,王凌就得规规矩矩来接旨,当传旨的宦官念出封王凌为太尉之时,王凌暗暗地冷笑,果然不出所料,司马懿要动手了!

王凌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乖乖地回洛阳任由司马懿来宰割,他已经准备好了,一旦司马懿动手,他就要进行反抗,如果司马懿敢派兵前来,那他就干脆献地投降东吴,借东吴之手,来对付司马懿。

这是王凌事先早已经规划好的计划,但宣旨的宦官最终念出王凌仍旧兼任征东将军扬州都督的时候,反倒让王凌为之愕然了。

司马懿这唱得是那一出啊?

如果司马懿有心来对付王凌的话,必然会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不管是太尉也好,司徒也罢,随便给王凌一个三公的职位,捧得高高在上,然后诏令回京任职,等到了京师,一切都不再由王凌做主了。

可太尉的官职是给了,不过王凌原先的职务完全没有变化,还继续地担东南防线的一把手,也就是说王凌虽然当了太尉,但不用到洛阳履职,难道说,还真有这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