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祜和杜预回到了曹亮的身边,两人的身上,都沾满了血迹,衣甲残破,满脸的疲态,显然他们拼尽了全力。
羊祜咧嘴笑道:“姊夫,这回没让你失望吧?”
曹亮大为感动,虽然说羊祜和杜预皆为一代名将,但他们都属于那种运筹帷幄的儒将,何时曾冲锋陷阵过,没想到此番随跟随自己出战,却是亲临战场,浴血厮杀,还真是够难为他俩的了。
曹亮拍拍他俩的肩膀,道:“这次你们可是立了大功的,回头我一定为你们请功,先下去歇息吧,保重身体。”
这次羊祜和杜预打得十分顽强,与数倍于他们的吴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成功地阻挡了吴军的进攻,为曹亮这边大军的突围创造了机会,今天羊祜和杜预的表现极为的抢眼,功不可没。
石苞和邓艾则是奉了曹亮的命令在战场上四处营救被困的魏兵,骑马能赶到的地方,他们率兵第一时间便杀了过去,将吴军给杀散了,将被包围的魏军营救出来。
许多骑马无法达到的地方,石苞和邓艾也不放弃,他们弃马步行,攀山而上,只要在无强口内发现魏兵的踪迹,不管是多远,他们都会赶过去,将其解救下来。
至于粮车,石苞和邓艾自然是无瑕顾及,只能是交给后续赶到的魏兵。
还好刚下过雨,山谷内的气候潮湿,吴军退走时又烧得比较仓促,许多粮车上的火只烧了一半,就被后面赶来的魏兵给扑灭了,多少也能抢回一些粮食来。
至于那些喂马的干草,却是无法保住了,被大火烧了个精光。
吴军撤退的很快,而魏军忙着救人救火,也无瑕去追击,无强口的战斗,很快就进入到了尾声。
远在山顶上观战的诸葛恪看到这一幕,脸都绿了,为了筹备这一次的伏击,诸葛恪那可是在风雨中苦熬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本来以为熬不下去的时候,目标突然自动送进了伏击圈。
这几乎让诸葛恪是欣喜若狂,还真以为他老爹的英灵在上天之中冥冥地保佑着他,让他可以一偿心愿。
但结果却是……
这种神转折来得简直让人是欲仙欲死,诸葛恪是欲哭无泪。
本以为八千的丹阳劲卒可以为吴军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抵御得住魏军骑兵的冲击,那怕就算是防不住,最起码支撑一两个时辰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事实是,八千丹阳兵构筑的防线,竟然如同纸糊的一样脆弱,魏军骑兵仅仅只发动了一次冲击,就打得吴军长枪阵七零八落,四分五裂。
防线的瓦解就意味着这次吴军的伏击彻底的失败了,诸葛恪精心设计的计划也破产了,这仗再打下去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只能是徒增伤亡而已。
于是诸葛恪下令吴军撤退,不过撤退的时候,那些粮草却不能白白地丢弃,该拿的,还是要拿的,毕竟吴军在粮草供应上,也不富裕,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当然,这么多的粮车,吴军是不可能全部带走的,诸葛恪下令将带不走的粮草全部焚烧掉,绝不能给魏军留下一粒粮一把草。
这次的伏击战,诸葛恪原本就是有两个目的,首要的目的那肯定是斩杀曹亮,报杀父之仇,次要的目的则是劫魏军的粮草,迫使司马懿因为粮荒而撤军。
第一个目的显然是落空了,看着魏军骑兵冲破了吴军的防线和被围困的魏军会师,诸葛恪就知道自己真的报仇无望了。
但丢了西瓜,芝麻却不能不要,如果再让魏军把这些粮草失而复得,那就是诸葛恪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吴军开始了撤退,边撤边四处点火,把带不走的粮车给烧掉,显然他们十分畏惧魏军骑兵,撤退的时候十分的仓皇,生怕魏军骑兵突然地冲过来,收割掉他们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