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罪名?”
“谁敢陷害?”
“找他事情去!”
“我们上书,为侯爷申辩。大捷有功,前朝没有。”
“我们去宫门外面静坐,不放侯爷,得给说法。”
“肯定有个大奸臣,说出名字来,我们不怕他。”
关安脑袋嗡嗡个不停,心想侯爷料事如神,没让自己跟去太对不过。不然这些人一窝风的出了去,皇上正气恼侯爷和柳大人隐瞒他,又要添一层气,君威难测变成伴君如伴虎,可不是好玩的。
关安跳到门阶前的石墩上,放开嗓门儿大吼:“都闭嘴!”叫好几声,才把人声压下去。
众人虎视眈眈,随时一触即发。
关安是个莽汉,也心里暗骂一声,难得的深刻理解凡事要冷静的真谛。侯爷还有太后呢,你们这些人全忘记了?你们这模样儿出去,怕别人不敢污蔑侯爷不服圣意,有点儿盘查就想造反吗?
他先吼龙氏兄弟:“皇上对侯爷皇恩浩荡,你们不要乱挑事情。”这话是根据袁训的意思而出来,免得皇上打听到心里猜疑增大。权臣家里有几个来自宫里的探子,历朝历代里并不少见。
龙氏兄弟可不服气,龙二的大儿子龙显邦气愤莫明:“姓关的,我今天才看出你这小人嘴脸!我九叔显赫的时候,你跟在家里有吃有喝有官升。我九叔没有原因的让拿了,你反而还说什么……”
龙三的儿子龙显昌一把捂住他的嘴,把他下面那句“皇恩浩荡”堵回去。
关安这粗汉子忧愁的不行,他到袁训身边去,是任保为报和太后的主仆恩情。他留在袁训身边,是袁训让他佩服。在龙显邦的话出来以后,关安又一回佩服侯爷,他说的太对不过,家里的人太平日子过上几年,就凡事儿只记得住脸面前的好,忘记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失了危难时候应对的主张。
这一个一个的,只想撒野上来。
关安早就想通,侯爷执意完成和柳侍郎的十年之约,这是汉子所为。但遭受猜忌,并不能完全怪皇帝多心。
关安本来想不到这些,是袁训打了一个简单比喻:“如你老关有心事背着我,你和从军中跟我回京的小子们背着我要好,一好就是十年,对着我没事人儿一样,我纹风儿不知,至少我认为你不拿我当知己。”
关安打个激灵以后,他明白不能再明白。他想到天豹一去几年音信全无,但他有时候思念,问袁训时,袁训还肯说去了有前程的地方。如果侯爷说别管他,我也不知道,和“有前程”这句回答相比,还是这句让人觉得当年战场上兄弟亲切不改。
再想想蒋德是太后指派,但瞒自己防自己好几年,为瞒自己防自己怕自己不是真心和袁训好,又找不到自己一直跟随袁将军不离开的原因,才跟自己表面上兄弟好,关安到现在也瞧不起他。
曾想过你老蒋要是透一点儿风,也是拿我老关当兄弟看。关安可以理解蒋德出自宫里全这德性,跟他舅舅任保似的,这个事不要问,那个话不要说,但舅舅是他的舅舅,再隐瞒也是他舅舅,跟蒋德一呆好几年,有时候关安对他产生兄弟情,在最后蒋德身份曝光,把这情意击得粉碎。
蒋德最让关安恨的牙痒的一点,是袁训回京后,你蒋德眼里有我,你应该约个酒局,暗示一回吧。关安却是在加寿姑娘回家时,才弄得明明白白,把他气的告诉自己,这辈子也不要拿这种人当朋友,他压根儿就没瞧得起自己过。
关安对皇帝的猜忌想的不透彻,却透彻隐瞒十年这事情,看太后份上对侯爷是真心不错的皇上,有气要生在情理之中。
袁训在昨天晚上见过宝珠,就明智的和关安长谈,让关安口口声声咬住皇恩浩荡不放,关安深以为然。
更对龙氏兄弟愤怒:“侯爷的一切全是皇上给的,皇上要查一查,侯爷没事情,他会回来的,你们乱什么!”
龙显邦把龙显昌挣开,咬牙低语:“现在要是想收回去呢?皇上不想给了怎么办?”龙显昌醒悟:“显邦,九叔有太后在呢,还有加寿,你说话小心。”
龙显邦刚有些明了,关安劈面一通的大骂过来。
“闹什么闹什么闹什么!谁跟你们说有奸臣来着!侯爷人缘儿多好,怎么会有奸臣。再说有皇上,皇上明察秋毫,有奸臣皇上难道容他!回去看你们的书,今天都不上学吗?瞎想乱想胡想,都走,不许胡闹!”
龙显邦下去的火气腾腾又上来,对着兄弟们煽动:“你们看看可不可恨?九叔让拿,姓关的倒没事儿?他不是应该随九叔去狱里侍候?我看,说不好他就是内奸,他诬告了九叔什么!”
龙氏兄弟一起睁大眼睛,龙大的儿子龙显贵先于兄弟们在袁家养着,看见的多,也生气地道:“是啊,九叔对他多好,九叔去衙门,他是个跟班!九叔让拿,他为什么不去!”
龙显邦怒喝一声:“姓关的,你给我们说说明白,你还闲站在这里,反过来骂我们嘈嘈,你是什么居心!”
这一点袁训昨天也没有想到,关安只能是个呆住,很不高兴地道:“我什么居心?我这不是劝你们,让你们不要乱想。皇恩浩荡,”
一直阻止的龙显昌也听不下去,怒目把关安打断:“我们都知道皇恩浩荡,但皇恩浩荡之下,九叔让冤枉的抓走,你闲在这里,问你呢,你居心何在!”
原本就存在忠毅侯这个人很好,皇上你肯定信了奸臣的怒火,在龙氏兄弟一句两句的话出来后,让大风吹过似的,呼呼的高涨。
乱声现在不对着奸臣,只对着关安:“说!跟你有关吗!”
“你见天儿跟侯爷,侯爷有错,你却没事情!”
“就是你没事情,要查侯爷,也应该把你拿走,头一个审问你!”
关安心想我不是柳侍郎,皇上拿我也不能出气,他当然不拿我。关安在袁训出门后,已让人去打听柳家,说柳家更惨,摘了一堆的乌纱帽,以为大难临头,不明就里阖家大哭的人不是一家。面对指责,他反而想笑,不是怕你们这群混蛋闹事情,我老关早就去侍候侯爷。
你们害我站在这里跟你们废话,你们倒还有理了。
站在这里的如果是阮小二,会解释得有条不紊。站在这里的如果是韩世拓,也会有一通稳妥的劝解话。但这是关安,他打仗行,嘴笨说不好。心想我皇恩浩荡都说好几遍,你们还是糊涂蛋儿也就罢了,又来寻我老关的晦气。
他只想撵散了人,这就一声大喝:“再不走的,让人告诉学里,让先生们打你们。”
关将军没说我打你们也算克制,但听的人火上浇油的乱了起来。
“让他说明白,看是不是有鬼!”
叫声中,龙氏兄弟红了眼睛,亲戚们红了眼睛。捕风捉影这东西,有时候来得排山倒海般快,起与无形,却轰轰烈烈。
书房的小子们见势不妙,帮着关安呼喝:“爷们别闹,我们作证,侯爷走的时候,让一切听关爷的。”
龙七的儿子忿忿仇恨:“只怕九叔这个时候,也还没看清他的真面目吧?”
这一句添上一句的,龙氏兄弟都有吼声:“先拿下他,再去帮九叔申冤!”
关安冷笑:“你们想乱,休想休想!”一伸手:“取我大刀来!”书房的小子也各取兵器,龙氏兄弟带着亲戚一百来人,往前就扑……
“住手!不许胡闹。”有一个嗓音清灵灵的,动听好似最悦耳的断玉声出来,但饱含怒气,致使有些僵硬。
随后,男男女女的阻止声压住龙氏兄弟的胡闹声:“小爷们住手,侯夫人到了。”
“为小爷们胡闹,侯夫人正养身子呢,也坐轿来了。小爷们快安生吧”
一顶遮盖密不透风的软轿让簇拥而来。
……
早在袁训让带走,宝珠得到消息,先让人去看的就是成年的亲戚们。得知他们在学里,再找孩子们时,只有常巧秀一个人哭哭啼啼回来,说哥哥姐姐们不带她去救姨丈,不好的表哥也跟出街口不见了。
不能抛头露面这话,让好孩子不能如韩正经般溜走。袁夫人带她去安老太太那边,哄她和老太太两个人。卫氏陪着宝珠,宝珠正劝解着她,书房里回话有哄闹,宝珠分析利弊,卫氏才肯让她出来。
好在是夏天,又不用竹轿。暖轿闷热,但胜在宝珠不会吹风。拆了门,直抬到房中,宝珠上轿后再抬出来。
这就及时阻止龙氏兄弟,而龙氏兄弟听出是宝珠嗓音,吓得慌乱不已。
九婶?
昨天刚生过加喜的九婶出房门?
------题外话------
本书出版文即将在各大网站上架出售,感谢一直支持本书的亲,请多多支持哈。书名不改。
豪门世家的生存之道,尔虞我诈的重重考验,矢志不渝的坚贞爱情!
为一纸言诺,愿随海誓山盟美眷如花;
捧一心一意,守住海枯石烂似水年华。
随书赠送精美书签和大海报,值得收藏。
另:网文和出版文,会有一些不同。连载结局,依前言明年不变。么么哒求票票。
在常巧秀对嫡亲祖父扎起小手,摆出的斗鸡模样下;在元皓把小拳头挥舞不停下;在躲在一旁不知所措的柳云若注视下,忠毅侯让带走。
另一个小身影,韩正经紧跟不丢。
古代的铁锁,挂在脖子上,有的垂下拖着地。没有力气的人,一步一晃当,老远就知道过来的是犯人。
袁训把它们全握在手里,但手包不过来,垂下一些在半空中晃悠。
韩正经先是跟在最后的捕快后面,出街口见到捕快们没有撵他。小跑几步,用他的小手帮着袁训抬起铁链。
“正经,回去吧。”袁训对他笑笑。
韩正经不回话,但固执的不走。
铁链太重,走几步,他就放下来。歇会儿,再用小手帮袁训托着。他的大眼睛里很快蓄满泪水,用袖子抹一抹继续跟上。
他的奶妈和家人没有劝阻他,默默地走在两边的人流议论声里。看这样子,是打算一直送到诏狱。
……
袁家门外,柳云若在升起可以晒化人的日头里面,肯定不是晒的,但心思比出来时更混乱。这使得他原地不动,傻傻无助的对着地面茫然。
耳边眼角,一道人影闪过去,再一道马影子闪过去,再又一道……说话声好似从遥远天际过来。
“爹爹不让进宫怎么办?”
“去见大姐,大家伙儿商议。”
“加福昨天不在家睡,也要对她说下。”
拐出街口的马蹄声中,柳云若跟着有些心思活动。袁家的孩子全去寻人帮忙,他去找谁帮父亲呢?他拔腿就跑。
“小爷,”他的家人是随后跟上的,叫住他问:“您不去家里安慰夫人么?再不然,老爷走时吩咐,让您不要丢下功课。您这是去哪儿?”
柳云若绷着面容:“进宫!见娘娘。”
他的家人带的有马,簇拥着他去了。
……
袁家的孩子先到太子府上,撒丫子飞奔进去,见到加寿在常坐的客厅上听董大学士说书。
“大姐大姐,祖父。”执瑜执璞满身大汗,香姐儿满身大汗,元皓让随从驮着,太胖了太热了满身大汗。冲进去都在喘息。
董大学士先让吓一跳:“哥儿姐儿,你们淘气呢?”加寿笑靥如花,骄傲自得地道:“想我了不是?让我猜猜,还有加喜也想我了,让你们来看我。”
“爹爹下诏狱了。”执瑜冲口而出。
“不可能!”这是加寿第一反应。
董大学士沉下脸:“细细说来我听。”
孩子们七嘴八舌把记住的圣旨说完,董大学士往外喝命自己家人:“你随我常进宫,公公们你认得,把圣旨底稿抄来我看。”他也不信,但又信孩子们不会乱说,到底要自己看看才放心。
家人知道事情严重,进宫人头儿又熟悉,来去飞快,回来的时候,太子也让惊动,也在这里等着。
家人双手呈上抄来的圣旨,嘴里回着话:“老爷,奇怪呢。侯爷和刑部里柳侍郎是同一个圣旨,全是今天下旨,柳大人已让发去城外做苦工。底稿全在这里。”
太子震惊,董大学士震惊。孩子们催着看,挤在一起,见两道圣旨除去名字和发去的地方不一样以外,罪名一个字不错。
董大学士眉头阴雨欲来:“这与他们两个人都有关连。”
“去救爹爹啊,”过来的孩子们催促加寿:“进宫,大姐去不去?”
“慢着!”董大学士面沉如水:“皇上不顾太后颜面皇后颜面太子殿下颜面,也不顾大捷之功,这事情内情不小,最好先弄明白再去见太后。不然,去到也是碰钉子。要是再把皇上触怒一回,”
董大学士下一句话咽了回去。
孩子们不解,加寿补充:“会让皇上与太后不和,与皇后娘娘不和。”
“啊?”孩子们听懂这话,倒抽一口凉气。元皓是跟着抽。
这里除去元皓以外,全是已自身有功勋,可以算懂事体的小大人。太子也没有避讳,明示给他们:“离间,会让岳父罪名更重。”
除去元皓小王爷不懂以外,别的人包括董大学士面色又一沉。离间皇帝夫妻关系也就罢了,帝后本来就不亲密,但离间太后和皇帝母子关系,让太后背上“为娘家枉法,慈恩不再”的名声,让皇帝背上“不孝”的名声,落几个人头并非不可能。
执瑜蹲下来,抱住自己胖脑袋想主意。
双胞胎心意相通,执璞蹲在他身边,抱住他胖脑袋想主意。
加寿有椅子坐,坐着抱住自己胖面庞。香姐儿也一样,双手扶额角寻思。
元皓最后一个,蹲在他最喜欢的加寿姐姐椅子前面,学着表哥们胖手抱住胖脑袋。他不明白为什么这姿势,就挤巴着眼睛算有件事情做。
好孩子没跟来,不在这里。
董大学士见到,又心疼又怜惜。放缓嗓音再次提醒他们:“先得把罪名弄清楚,”
“爹爹不说,说不要担心。”执瑜干巴巴。
太子拿了主意:“今年没有战事,使臣们已回各国。梁山王为威慑练兵不止,但军需上比打仗时清楚的多。我岳父又素来谨慎,军需上不会栽跟斗。他主管兵部,安插官员也小心,今年只有一个到兵部的官员是他亲戚,文章侯府排行第三。这也不是大事……要弄明白罪名,得进宫去。”
“我去!”加寿跳下椅子,元皓抬头看她,加寿恰好看过来。露出笑容:“元皓跟我去就行了。”
董大学士的家人结结巴巴:“一早,皇上就有口谕,凡给忠毅侯柳侍郎求情人等,一律打出宫门。有官者,降三等。”
加寿对元皓挑挑眉头,元皓居然明白,喜欢的蹦跳:“元皓去,谁也拦不住。”
董大学士叮咛几句,太子叮咛几句,说些弄清罪名原因,他们就会进宫的话,把表姐弟打发走。
“祖父,”加寿身影一消失在视线里,执瑜执璞齐声喊道。董大学士挤出笑容,还以为孩子们需要他的劝解话:“不要担心,虽然侯爷说不要见太后,但有太后呢,你们放宽心。”
执瑜执璞再次齐声:“我们想通,爹爹说得对,不寻太后。”
“该去寻的时候,还是要去寻的。”董大学士拧眉也在想对策,但让执瑜执璞出其不意的话打断。
胖兄弟们高昂着脑袋:“我们信爹爹没有罪名,会弄清楚的。但弄清楚以前,我们得做点儿什么。总去寻太后,好似我们没本事。我可以,”执瑜拍拍胖胸脯。
执璞跟上,拍得胖胸脯也小有摇晃。
兄弟俩个又一次齐声:“我们可以立功,纵然爹爹有不是,也将功补过。”
正忧愁的香姐儿醍醐灌顶,走到哥哥们肩旁,小脸儿上毅然决然,也对董大学士和太子道:“二妹去年的功劳要是可以抵,全给爹爹补过。要是去年的不算,二妹今年还会立很多的功劳。没有疫病,二妹也会再有功劳。”
袁家的孩子是出了名的聪明,想到这句话也许顺理成章,但董大学士没有听完,就左一把右一把,把胖兄弟一左一右搂在怀里。太子殿下手慢,把香姐儿抓在手里。
香姐儿的话一结束,董大学士激动的颤抖着笑,太子殿下也笑得异常愉快。他们不是建立在“上有太后”这条件上放心地笑,而是深深为孩子们骄傲,为袁训骄傲。
董大学士想有这些好孩子们,自己为加寿做干净一切背后阴暗事他也愿意,这阴暗未必就是杀人放火。如放在以前他对忠勇王府会不闻不问,为针对张大学士而收徒弟,这原因摆在明处,总是别有用心。
太子在心中对这一家人的喜欢,又多出骄人的一笔。
随着他们的话,太子也有一个主意:“罪名不清楚时,我为岳父求情,父皇只会责备我。但瑜哥璞哥和二妹年纪小小,就有补过之心,我为你们代呈,看父皇喜欢的话,顺便也就求情。”
董大学士依然很稳,还是刚才那句:“别急殿下,理是这样的道理,做起来要妥帖。”
“先立功!”孩子们严肃的板起面容。
太子柔声道:“哪有说立功就有功可立?劝你们也别着急。再说,你们夜巡还有旧功劳在,盘点盘点能用上。”
董大学士点头:“就是殿下这话,咱们合计合计,把侯爷以前的功劳,孩子们你们的功劳,还有侯夫人的功劳,呵呵,你们家的功劳不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