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咱们可不问。”宝珠耐心叮咛:“不乱猜,而且也未必就是为疫病去公干。”
“是了,我就不想它了,不过在外面总没有在家里舒服,如意帮我准备好些路菜,如意说今天晚上不回家,她挪出二门在看晚饭,我回家去了。”
“红叶。”宝珠唤着丫头,让她取出几个大盒子。红叶一个人抱不下,带两个小丫头抱进来。
宝珠让打开:“这两枝人参,带给你的祖父母。这珍珠粉,带给你母亲。这一包子常用药,轻便,带给你父亲。这小匣子里,给你弟弟的新衣裳。余下的这是衣料,分给你家里姐妹兄弟。”
称心谢过,红叶带小丫头帮她抱到二门外车上,称心上车,奶妈等人跟着回到连家。
晚上,帮着父亲又检查一遍出外的包袱。称心板着小脸儿:“还有一句顶顶要紧的话,在外面多想着母亲和弟弟,别见混帐女人。”
连夫人失笑,连渊哭笑不得,佯装生气:“我去找你公公问问,你天天在公婆家,这话只能是在公婆家里学出来。”、
称心面容更绷:“父亲请留步,我管家呢,有些管事的可不好说话,听到一句半句并不奇怪。我不是天天说,就是父亲不在家里,我偶然的这么一句罢了。”
连渊取笑她:“不是父亲不在家里,是我不在你眼皮子下面,你就不放心。”
“正是这样。”称心煞有事的还点点头。
连渊再次啼笑皆非,对妻子道:“你看看你女儿,这太有主见,这不是小姑娘们柔和的闺训里应该有的吧?”
“我女儿才不要那闺训!她早就是侯府当家人,办年都不是头一回。有些话能说没听过,不懂得?这是交待你,她才说出来。”连夫人拍着儿子,向着女儿。
夫妻说笑着,称心来回话:“不少东西,交出去了。还有话,”连渊故意打断:“止住,又来了。”
连夫人又忙着女儿笑说:“你只怕半年一年的不见我们,听一听吧。”一直没有打听过丈夫去哪里,是连渊早在太子府上当差的时候,连夫人养成的习惯。
在这里觉得可以一问,连夫人小心地道:“出个京?一来一回也要半年吧?去哪里,不知能不能说说?”
称心虽也知道不能问,但露出希冀也想听听。
连渊微笑:“去多久也不能问。”说的日子久,如果传出去,只怕有人就能推敲出去的地点,和办的事情大小。
转移话题:“乖女儿,你要说什么,说吧。”
称心坐到他身边:“父亲兴许半年才回,一年才回,弟弟呢,必然长大了的。我呢,要办婆婆有小七的大事情,先回给您知道。”
连渊说不喜欢是假的,把女儿抱到膝上,看看妻子,又看看儿子,最后满意眸光回到女儿小面容上,欣然道:“我们称心要办比办年还要大的家事了?”
“前几天弟妹们来说话,说称心没有办过婚葬大事情。这就有了一件。生产得子,在我看来,不比婚事大。却可以比得订亲下大定这样的喜事情。在我看来,亲家夫人门第不同,是太后的娘家。生产得子这事情,就如同别人家的婚事一样重要。”连夫人推一推丈夫:“你看呢?”
“是啊,小袁得子也好,得女也好,办洗三办满月,寻常人家成亲也比不了。”连渊亲了亲女儿额头:“真为你喜欢,我的姑娘,父亲虽然不在,也知道你和如意能办得好。”
“这是自然的,但父亲不在,我早早回您,让您在路上听到,也为我喜欢喜欢。”称心笑盈盈。
连夫人心满意足,添话道:“她今年才九岁呢。”
“有妈妈们帮着,一直我和如意当家,都是祖母、婆婆和管事的帮着。没事儿,就是揽总儿吩咐下来,就是这样。”称心信心十足。
连渊点头称是:“事实也是如此,有旧例的查旧例,只要认几个字,按着备东西就行。没有旧例的,你婆婆又不刁难人,问她就是。”
“那我做功课去了,今天有几个生字,是帐本子上的。我和如意抄下来,问了执瑜和执璞。说起来,家当得算平稳,也有执瑜执璞一份儿。不会的字,等他们下学,会给我们解释。”称心从父亲膝上爬下来,端端正正行个礼,又和弟弟笑一笑,叫她的丫头摆纸笔,回她的房间里做功课。
连氏夫妻对着女儿看到她出去,连夫人才轻叹感谢丈夫:“这是你的颜面,这亲事定的真好。三姑太太的孙女儿去年尾出门子,进门也管家,一回娘家就哭。摸不着头脑,家人欺生,和女婿不熟悉,怕他认为没本事,有话也不敢去问。”
连渊摇头:“我搞不懂女眷是怎么了?这跟办差一样,有定例的事情,查一查,丁是丁卯是卯,想错都不可能。新媳妇进门弄不好,就没有个人提一声?”
连夫人忙着:“公婆我见过,为人不错。你说中一半,是提的人不多。婆婆早上爱用淡的,姑娘自己备下甜的,竟然厨房上没有人说话,婆婆吃的少了,也忍着,没说另做的话。但天天这样,婆婆身边的人说出来,姑娘回房里只有自己哭的。”
“幸好我女儿不受这个气。”连渊烦恶:“张冠李戴的事,衙门里我见得太多。回家来,不说这个吧。”
正说着话,人回姑爷来了。夫妻们说请,胖世子进来:“岳父,明儿一早我城外送你,今天我来见称心说话。”
称心时常不在家,父母亲为亲近,她回家来就住在隔壁。闻声过来,问执瑜什么事情。
执瑜先道:“你不认得的字,可还记着?”
连渊夫妻先满面放光。
称心笑靥如花说正在反复写,执瑜又道:“明天一早如意看早饭,但中午你给执璞鲜荠菜丸子汤,园子里荠菜生出来,已经让人去拔。再给我鲜鱼汤,放点儿胡椒,但执璞要半碗,他的不要胡椒。我还要春饼,但我不要咸菜丝,执璞要老家里来的咸笋干。元皓要的东西太多了,给他多多包春饼的,至少十几样子,他就不会吵闹了。汤,他还小,只要滋补,不许他挑剔。”
做个掩耳朵的姿势笑:“元皓吵起来,大家头疼。”
连氏夫妻把手忍不住互相握住。
称心说记下来了,想了起来:“咦,战哥儿说明天回来,他要什么?”
“哈!”执瑜乐道:“他今天又叫我一只鱼,执璞也说不要帮他说。明天元皓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吧。”
称心打个抱不平:“你们别又欺负他吧。”
“横竖有元皓对付他,他要是说饭菜不好,我就对元皓说,战哥儿嫌弃他点的菜,哈哈,”执瑜想想那场面,就笑得不行,上前去摇一摇舅爷的小手,依就笑着,对岳父母行个礼走了。
称心送他出去,小夫妻身影在烛下拖得长长的,粘在一起肯定是分不开。
连夫人不由得悠然:“这家里的人啊,有话还是互相说说的。不过呢,直白的说,又好似挑剔别人,”
“明天我就出京,明天我就听不到自从你管家事,一堆的感叹牢骚埋怨话。横竖,我女儿不受这个气,别人我不管。”连渊带笑把妻子又笑话一通。
连夫人嗔他:“看你得意的,把女儿定的好亲事,你就得意起来。”
……
“明怡生得真像瑞庆。”太后坐在镇南王正房里,事隔一个月她头回出宫,但她还是这样说。
镇南王能说什么呢?分明孩子像自己不是。但陪笑:“可不是,像公主。”
袁训走进来听到,忍俊不禁:“什么是阿谀,就是王爷你这样。分明的,生得像你不是。”
镇南王解气的一指他:“母后,忠毅侯说的这话。”
太后让袁训坐身边,问他来作什么。袁训奉上一盒子忠婆婆做的好点心,道:“许久不见太后,我来陪您说说话。我进宫去,说您在这里。我也是笨了,本该想到您在这里。”
太后没直接高兴,反而疑惑:“你又要惹什么事情?”镇南王窃笑的人人看得出来。袁训笑得一脸清白:“想您,就是这样。”
“你想我的时候,没过多久就要出事情。”太后给他下这样一个评语,但还是喜欢的。没再多问,和袁训有说有笑,又大方把明怡让他抱抱。
袁训陪有一个时辰离开,到晚上镇南王有空和公主说话,说起来,长公主也无限“警惕”:“我虽满月,母后却让我多休养,过了明怡百天再出府。帮我盯着坏蛋哥哥,他只怕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计策正在实行中。”
镇南王骇然地笑:“他多孝敬太后就不行吗?太后猜测他,你也猜测。”
长公主开始吹嘘:“我最知道他。”
“所以说他计策见不得人?”
长公主眨眨眼:“就是跟梁山王那计,事先哪有敢正大光明的亮相?”镇南王哑然:“歪理从来比正理好气势。”
“你只盯着他就是了。”长公主对自己的捣蛋都底气满满,何况是这一句从字面上来看,句句正常。
三月初的时候,太后疑心下去,时常会问一声儿:“忠毅侯今天不知道来不来看我?”
女官奉承:“侯爷又长一岁,知道孝敬太后。要说寻常他也孝敬,但打几年的仗,他没功夫常来见太后问安。”
“但他最近天天的来看我,我还是认为他又要有点儿什么出来?至少,我不见得喜欢。”
女官们帮着解释:“小七要来,侯爷这不是跟您说亲事不是?”
“这倒也是,小七的亲事啊,咦?你们说奇怪不奇怪,侯爷认定是个女孩儿?从他头一天说时,宝珠才一个月,还看不出来。他就知道是女孩儿?这是从哪里来的自信。”太后嘀咕。
女官们还是能解释出来:“寿姑娘的亲事是您定的,多好!侯爷巴着太后再定,所以巴着是加寿姑娘。”
太后释然:“这倒也是,他最近也一直在说,亲事请我定,哼,算他这一回很聪明。”
------题外话------
嘿嘿,加喜生出来就热闹了。么么哒求票。看过来哦看过来。
在这里给萧瞻峻送行的,还有袁执瑜和袁执璞。袁训今天主祭马浦,是头天给萧瞻峻摆的送行宴,他不像韩世拓参加过葬礼后赶到这里,袁家的人就只有胖兄弟在这里。
萧衍勇见父亲跟文章侯说的痛快,弟弟又在嫡母身边。伸手臂勾住执瑜头颈,哭了出来。小声道:“我想留下来跟你们一处上学,算年头儿,我只比你们大一岁,算实际日子,才那么数月。可父亲不答应,父亲却让衍厚留下来,母亲又不答应。我不知道为什么父亲要弟弟留下来,却不许我留下来。”
执瑜拍着他:“二伯父很疼你,我和二弟都作证。”执璞也说是。萧衍勇把眼泪擦干,还是恋恋不舍:“我真的不想走,”
“我们起程了。”萧瞻峻对大家说着。
萧衍勇勉强对胖兄弟笑一笑,上了姨娘兰香的马车。四老爷对着哥哥们夫妻拜了三拜,也滚下一串子眼珠:“我们走了。”四太太在他身后也拜下,因许带妻子,小四又在袁家上学,有地方呆,四太太放心跟去。
“一路顺风,”
“到了写信来。”
呼声中,车驶动马蹄有声。车里搂着儿子不松手的闵氏长长松一口气。萧衍勇想留下不行,闵氏是萧瞻峻想把萧衍厚留下,她不肯答应。
这上路了,儿子在手边儿,闵氏这才安心。
萧衍勇以为父亲偏疼弟弟,闵氏却以为萧瞻峻偏疼长子。这一对母子都不理解萧瞻峻,都暗暗在心里抹上一段黯然。
萧瞻峻才想不到这里,萧二这一回进京出足风头,又为哥哥跟梁山老王吵足两架。
头一架是老王宴请,第二架是老王为他送行。
老王声明:“才不想为你送行,没有加福,我府上的水你也喝不到。”萧瞻峻听到耳朵里哈哈大笑,心想你梁山王府以后是小弟女儿当家,我是长辈,你说不给我喝水,以后不算。
他没有明着顶,但自己回去乐得不行。
白雪未融,北风还有,萧二精神抖擞的带着家人和韩四老爷登程。
……
魏行对林允文咆哮:“你再说一遍试试。”
林允文掩耳朵:“大过年的你放家人年假,让他在京里看亲戚,就为了痛快跟我吵一架吧?”
“使臣们已定下来起程日子,你为什么不走!你凭什么不走!”魏行暴怒。
林允文纳闷:“没找到我,他们怎么肯走?”
“他们是不肯走,跟前几天皇上命用好酒好繁荣系住他们时,他们索要尸首和俘虏想离开不一样。我知道!马浦死的这么快,他们猜得出来你就在京里!所以他们又改口说再难得来,要再在街上游玩几天。但文章侯喘口气强硬,说他们再不走,路上尸首存不住。文章侯说从死人开始,梁山王用冰镇,用香薰着,”
林允文冷笑:“这是为了赎的银子!不然哪舍得下这大血本!边城那里我去过,就没有见过有冰窖?”
“有,也不让你知道。冬天存冰,自古有之!”魏行扶扶额头,意识到话题偏离。继续怒道:“文章侯连逼带吓,那个威风……”
他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全是新任副使的话。林允文一动不动的盯着他,直到魏行察觉:“你看我做什么!看我,你也得离开!别再拖累我!”
“你嫉妒!”林允文笃定。
魏行一噎,烦躁地甩着手:“没有的事情。不是我就不是我吧…。”
“你恨他恨的不行。”林允文坚定不移。
魏行总算想起来眼前这个人因为神算有几分眼力,隐瞒他不一定能行,没再反驳。
一言不发坐着,林允文不习惯这沉静,也每天抓住机会嘲笑魏行留恋官职是傻子之举,今天也不例外。
“看来这副使是个人都能当啊,你没到手不用不悦。”
冷嘲热讽声中,魏行红了眼睛:“胡说,你懂什么!”
“我懂文章侯那浪荡子能当好的官,不用吹灰之力。”林允文大声嘲笑。
魏行冷冷:“这是你想的!副使这官职跟别的官不一样,兵部官职要的是忠诚保密和战场上经验。户部里要的是精于计算和节省。礼部里要的是体态谦和不卑不亢。副使,要把皇上挽留至今的恩德表达明白,又要压制使臣生出威慑,令他们不敢回去就生异心,最好明年再来朝见。还要不能就要惹毛他们。”
“这么厉害的官,你也没当上?”林允文不屑。
魏行气了一个倒仰,再次重回原话题:“明天就给我滚出京!”
“不。”林允文打个哈欠。
魏行提起他的衣襟,杀气腾腾:“为什么你还不走?你还有什么人没有害?”
“是啊。”林允文云淡风轻。
魏行错愕松手:“使臣都走了,我也不帮忙,你还能害到谁?”
“一直住在你家,我倒不一定。不过我还有一件宝贝没有送出去,这个人也与你的前程有关。”
魏行瞪起眼,林允文懒懒道:“你想啊,文章侯是什么原因挡了你的道?我又是哪一家三拦两阻?”他扳着手指算着:“谁把我逼出京,害我烧伤脸?谁把我撵出京,杀了舍布和阿赤将军,害我不敢去见使臣?谁在疫病上跟我过不去?”
忠毅侯,这三个字在魏行心里一闪而过。魏行怒道:“你疯了吗?他怎么能是你动得了的?”
“我不去动他家,不过他家女儿厉害,她是治病的,我这传病的人想和她比上一比。”林允文咧开嘴儿。
魏行一想就明白,心头一惊,手指点上林允文的鼻子:“把东西交出来!不然我觉都不敢在家睡。”
“那东西不在我手上,不过正往京里来。”林允文出神:“忠毅侯夫人是哪个月有的身孕,啧啧,送子娘娘只眷顾她。”
“你管她哪个月有的,你想怎么样,给我说清楚!”
林允文邪气地一笑:“我为她算过,四月里不生,五月生可就晚了。”
“可你的东西再好也送不进去,你就是没算过,难道去年在京外没听过吗?疫病一起,忠毅侯夫人就紧闭二门,不见任何外客。就是忠毅侯要出外,也不回二门内。说她日常的水菜,全是自家园子里拔出来的。”魏行越想,林允文又开始头脑发热。
忠毅侯府一不是马浦有把柄在你手上,方便你利用。二不是马家院小浅窄,你的东西容易进去。前福王府号称京中占地最广的王府,据说在太上皇当太子时,两下里相比,福王府的园子大些。你送头夹带疫病的大象进去,也未必能见到忠毅侯夫人。
他的神情暴露他的心思,林允文一看便知。笑得更胸有成竹:“你以为我会随便送个进不到二门的礼物?”
“哼!反正像给马浦的东西,第二天他就病的那种,你就省省吧。袁家要是把这礼物放在二门外面打开,家人看过归进库房,你除了能过上几个家人,还能怎么样?”魏行满面瞧不起。
林允文笑得意味深长:“自然我安排送进去的,忠毅侯会自己打开亲自看,再迫不及待送到夫人面前。甚至,他会夫妻一起看,再给新生的孩子用上。”
“是什么?”魏行皱眉,终于肯正视林允文的话。
林允文先唏嘘:“外省的疫病真可怕,一个庄子上,死的一片一片的。小孩子带着金锁都没有人敢取,我让人取了来。”
“下面呢?”魏行有几分明白。
“我往袁家小镇上去过,”
魏行后退一步。
林允文淡淡:“袁家有哪几房侍候的陪嫁,我全知道。”
“袁国夫人的老陪房也好,辅国公府的名义也好,千里送金锁,忠毅侯夫妻难道不亲自看一看吗?”
……
房顶,北风中伏着两个人。他们用个管子插在瓦缝里,把话收在耳中。
积雪没有化,他们披一身雪也似颜色衣裳,头发也盖进去,不知道,以为这里是一片雪。
……
那一行人影远去,彪悍风暴犹卷眼神,犹如镰刀收割庄稼一般。阮英明面无表情:“可算把这一行人送走,不容易。”
“是啊。”韩世拓不敢对自己太满意,但他们确实安生交到送行官员的手上,他油然生出满意。
“走吧,见皇上复命。”阮英明招呼一声,率先拨转马头。
……
春草茸茸,二月春风温润的如暖玉。城外的柳树都抽了芽头,路上的行人面容笑容也多出来。
日子即使还是奔波,但暖意催生出绿色的希望,也映满人心。
不太高兴的也有,比如冷捕头和他的两个捕快。
他懊丧着脸走出木门,甚至不愿意对身后照顾他一个月,送他出门的人道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