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这一桌,有太上皇、小寿星小夫妻、梁山老王夫妻,再加上太子小夫妻,就有八个人。太后是偏心的,余下四个位子让袁训夫妻带着执瑜执璞坐下。袁夫人带着香姐儿和安老太太都坐到别处。
加寿看得一清二楚,好奇心上来。小手上前虚抚一把寿桃,太子以为她真的要碰,把她小手抓住,笑道:“可怜见儿的没见过不是?你生日上没有不是?这就比下去了。别上手,看把你烫着。”
加寿道:“我并不真的碰,我只是奇怪这么大,难道放冷三妹抱着啃?”看看加福晶莹的小面容,加寿为她忧愁:“全是战哥儿闹的,三妹吃不下这许多,难道我和二妹要帮着吃,”
“不给你吃!”萧战迅速反驳,顺便一个鬼脸儿过来,再就趾高气扬:“这是福姐儿一个人的。”
加寿和香姐儿一起对他撇嘴,加福也说出一样的疑问:“我要怎么吃呢?”伸开小手量上一量,寿桃快有加福身子粗。
加福格格笑:“我今天吃不完。”
大家全有趣地看着,觉得不是祝生日,倒像是给加福出的一个难题。
“吃得完。”但见小王爷说着,对身后站的丫头道:“把它分开。”大家都没见过,全看得聚精会神。
见丫头走上来,取一根筷子,沿着寿桃嘴儿轻轻滑开,寿桃往两边分开,露出里面的东西。
“原来是这样,”看的人全笑出来。太后手指萧战问:“这是你想出来的古怪吧?”梁山老王帮着孙子回话:“这主意我帮他出的,但小心思是他的。”
寿桃里面,是一个两层的瓷盘,有托子,一上一下的放着。寿桃是死面的,这就能保证在蒸的时候不会影响到里面的东西。
好的面点师可以保证发面寿桃涨大也是桃子模样,但里面就放不下这般大的盘子。
上面的盘子里,是四到五块各式各样的点心,染着红黄青蓝色,是加福平时常吃的。还有小小肉脯,也有好几样子,都切的小小巧巧,宝珠认上一认,有家里给加福吃过的,也有没给加福吃过的。
下面的盘子里,是一碗肉蛋羹。
小孩子要长得高大,智力发育好,营养一定要跟得上。跟得上的营养不见得山珍海味,要给她最贵的东西。
就是软烂食物,或是鱼,或是肉,或是蛋奶等要吃足。
这碗肉蛋羹,也是袁家常给孩子吃的,萧战到袁家的时候多,宝珠也让他多吃。
看到这里,袁训和宝珠对视一眼,夫妻含笑没有说话,但在桌子下面把手握起来。宝珠嫣然,战哥儿这门亲事许的可真是好。
袁训在这个时候有些不要面皮,往自己脸上贴把金子。这亲事是自己和王爷议下的,这亲事不错。
战哥儿这孩子真细心。
加福见到,正在看几块不知名肉类,正在说:“爹爹母亲不让加福吃海鲜,吃贵重的东西,”她软软的小嗓音,有着说不出来的悦耳:“爹爹母亲说惜福,平时吃的最养加福。”
萧战笑眯眯:“我知道我最知道,所以这些,你全吃过。”那几块不知名肉类,萧战则献宝似的道:“这是鲜虾饼,这是熊掌,这是鲍鱼,这是……都只有一小块儿,你吃吗?”
加福就看父母亲,见到他们点头,才开开心心对萧战点头:“我吃。”
小孩子都贪嘴,但孩子们都很听话。熊掌海鲜这些东西,不是寒性大,就是油脂高,不是孩子们日常所必须补充的东西,在家里很少给他们吃,也交待出门不要多吃,怕不消化要得病。
所以有的吃,加福很喜欢。
上手要去拿,萧战道:“烫,我拿给你!”他捧起面前的小碗,奶妈在他后面侍候,挟点心和菜到碗中,小王爷晃荡着小碗,低下头用自己的嘴儿吹:“呼…。呼……”加福笑眯眯看着。
他们两个身量儿小,坐在大椅子上几乎看不到。就学执瑜执璞在山西老家坐席面的时候,大椅子上面加小圈椅,四平八稳就高出桌面,拿东西吃也方便。
小王爷和加福看大寿桃时,两个人全站起来,这会儿吹东西,这个大厅里的人全看得见。
人人都噙笑,人人都看得目不转睛。
别看小王爷生得又黑又粗,但他那股子小心翼翼的劲头儿,能把大人的心打动。
不由得许多人在心里暗想,袁三姑娘真的很有福气。也是的,她的名字不就叫个加福,都说她是福星下凡,有这样的福气也应该。
见萧战吹上一会儿,自己小手拿起来尝尝:“可以吃了,”送到加福嘴边,加福吃了,眉开眼笑:“好吃。”
没有人去想这是小王爷吃过的,只觉得一双小儿女们欢天喜地的,可爱到让人不忍移到眸光,人人露出笑容。
“把肉羹给我。”小王爷这样说,奶妈给他舀上一小碗。萧战用小调羹,盛一调羹,送到嘴里吹吹,吃一口,可以,去喂加福。
加福坐在太后身边,萧战在加福身边。小身子并排的站着,是右手喂右侧不方便,半路上肉羹掉下地。小王爷露出懊恼,加福摆摆小手:“不着急,你再吹。”
萧战嘿嘿笑了,索性的转过身子,而加福也转过来,小脸儿对着小脸儿,这就方便喂,奶妈帮忙,手臂绕过萧战身子,因那碗在左手上,在靠近席面的地方,就得绕过萧战身子帮着托小碗,萧战就喂加福。
厅上鸦雀无声,这会儿没有人能想得到吃饭。
他们全看着这一双小儿女们,加福也握一个调羹在手上,就着萧战的小碗舀起来,也喂给萧战。
这是他们经常在袁家吃饭时的动作,玩累了加餐,趴在小桌子上分吃一碗。今天当着人这样的吃,娴熟得跟孩子吃奶似的,让没见过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又生出满心艳羡。
这是最美好的一幕,两小无猜,天真无邪。又青梅竹马,两家的身份又各各显赫,以后前景明朗不想也知。
哪怕是再怀着沉重心事来的人,如东安世子,如靖和世子,如鲁驸马还没有救出林公孙心情一般,也不由得轻松起来。
似看到春燕回帘,双羽剪剪。似感受大地回暖,春风拂面。一瞬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全进入到心头,一切不好的东西尽数扫光。
三三两两的,客人们轻笑着低语。
“真有趣儿,”
“打小儿就这般的好,长大了岂不是更亲密无间,”
议论声中,安老太太油然的笑了。家运亨通,看上去长长而又久久,岂有不喜欢的道理?
这里还有不少孩子们,除去袁家的加寿香姐儿小小子小夫妻以外,别家也有孩子们在。过生日的是个小孩子,把小孩子带来也可以陪她。
见到这一幕,有一个女眷打趣自己儿子:“表妹在这里,你要不要去喂她?”原来他定的是自家表妹。
那小子和萧战差不多大,不懂害羞的年纪,见大人这样说,真的抱个果子去找小表妹。小表妹坐在别的席面上,见到他来也很喜欢,也把一块吃的给他。
太子见到,就和加寿开玩笑,挟一筷子菜送到加寿嘴边:“看你只是盯着三妹,别看了,有我喂你。”
加寿也给太子喂一块吃的。
身边萧战和加福吃完,把一碗肉羹,奶妈不时添加到小碗里,两个人和平时一样吃得精光。萧战鼓起小肚子说饱了,加福也说饱了。两个小孩子要下地,萧战道:“我们去荡秋千。”要两个大桃子,桃子太大,一只手握不住,给丫头拿着,和加福手扯着小手离开。
他们出去以后,客厅上笑声此起彼伏的出来。太后总有扬眉吐气之感,隔着席面目视侄子:“怎么样?这是好女婿吧?”
“太后说的是。”袁训就知道姑母要和自己算旧帐。他在回京以前,封封信中都流露出小王爷生得不好,这亲事许的可就不好的心思。
除了这个,还有加寿儿的亲事,袁训在金殿上当着百官的面辞过亲事,这又是一笔帐。
袁侯爷机灵的捧起凤首酒壶,走到太后身边哈哈腰,见太后面前的酒是满的,陪上笑脸儿请太上皇和太后吃酒,自己殷勤地当倒酒的。
落得太后一个白眼儿,太后吃了酒,让他倒满,因身边空下两个位置,让瑞庆长公主夫妻坐过来。
劝酒的功夫,执瑜走到称心身边,把自己爱吃的东西给她。称心也给他一样。执璞也去到如意身边。厅上虽然没有小王爷和加福,但重新热腾。凡是定过亲的孩子们,都找到自己的小另一半儿,嘻嘻哈哈声几乎冲破厅顶。
太后满意,悠然自得的又吃一杯酒,暗想孩子们有好亲事,自己这就能放心。太上皇看出她又想娘家孙子们,太上皇不识趣的打断道:“成王,成王,”
太后火了,憋住气问梁山老王妃:“你给宝珠什么好吃的,宝珠不能乱吃东西。”老王妃还以为太后是关心宝珠,本来给忠毅侯夫人也是单独备下,早就送到她面前。
老王妃就回话:“三个汤呢,”
听到,太后就道:“成王妃也有了,她养身子不出门儿,送一碗给她。”老王妃答应下来,梁山王妃指派家人去办。太后对太上皇横上一眼,太上皇又眼观鼻,鼻观心的喝酒吃菜,好似还是没看到。
太后绷一绷面容,看看我并不偏心吧?
……
午后散酒的功夫,梁山老王请皇叔陪太上皇。先太上皇子嗣,有故去的,还有今天没来的,只有三皇叔在这里,老王托给他。
他自己往后面来,经过青竹夹径的通道,又经过两道月洞门,出现在面前是三间草屋。
这是富贵的人家经常干的事情,金玉看多了,木头根雕全是好的。雕梁画栋住的久,稻花儿鸡鸭是好的。
梁山王府也有这地方,上面三个字,思贤堂。是老王的父亲静修的地方,萧观嫌气闷从不过来,老王回京以后,把这里当书房,表表自己淡泊名利之心。
秋风吹动草屋墙头上的野草,还有两枝子小黄花,只看这里,和城外村子里没有两样。老王兴致勃勃看着,还有两句改过的诗出来:“结庐在人境,不求车马喧,”
这是把陶渊明的诗,而无车马喧,改成不求车马喧。
以他的身份地位,为小小的未过门的孙媳妇做生日,宴开海陆,皇族们齐集,他自然是不求的。但草屋里的人,全是求的,见到他过来,一起走出来行礼:“末将们见过老王爷。”
梁山老王在院子里站住脚跟,一只手把胡须抚起,缓而又缓的轻轻捋着,一双眼眸犀利而又冰寒的看着众人。
从廊下直到屋内,跪倒一地的将军们。
定边郡王的事情已结束,他的将军们除已经找到熟人,想在京里就职的以外,别的全数回去。今天在这里的,是东安、靖和、项城三位郡王的部将。
对着他们,老王阴沉起面容,这些人是带着礼物往他家里来,他也没有好脸色。甚至就在当院里就斥责起来:“尔等猖狂!把我在京里都抛到脑后!”
老王爷虽然不在军中,威风丝毫不减。他的话一出来,东安世子与靖和世子鼻子一酸,轻泣道:“王爷,不是我们不回去,是没有王爵难带兵呐!”
“胡言乱语!你们骗骗别人也就罢了,到我面前你扪心自问能行得通?”老王怒气勃发,这就大骂:“我不见你们,你们就在京里到处乱蹿!当我看不见吗?我说话你们听好!京里不是你们玩得转的地方,军中才是你们发扬光大的地盘!早回去吧,还赖在这里能有什么意思?”
东安世子与靖和世子滞住,半天说不出话来。
项城郡王的两个将军喊冤枉:“不是我们不想走,是我家郡王的事情还没有定,求老王爷施加援手。阵前哗变,与福王有关,老王爷您带兵数十载,军中人人称赞,您不是京里这些坐椅子的官员们,您知道军心大乱,我家郡王也不想这样。”
梁山老王冷冷哼上一声:“你们也闹得足够!找东家拜西家,求神拜佛的全都出来。你们回去告诉项城!我不见他!也不会为他求情!让他认罪,好好的认罪,才是我带出来的人!不然,老夫的脸面早就让他丢得光光,老夫没有脸面见皇上,他又有什么脸面来求我!”
将军们就是对上大理寺,估计还能辩解几句。但在梁山老王面前,这是个知根知底,对军中熟悉的人,这就一句也不敢再说,是项城郡王的人,全伏在地上叩头。
武将有力气,他们今天虽然没有头盔,这个地方又结庐,一片黄泥地,也让他们叩出一片声响,沉闷的响在院子里。
东安世子与靖和世子见到,悲从中来,也随着叩起头来。同来的将军先生们没有一个敢再多话的,全是随着行礼,这里一片闷声,听上去跟盖房子砸地基似的。
总有几十个头过去,梁山老王爷淡淡道:“起来吧,这会儿跟我装相无用,都随我进来。”他率先走进草屋,客人们跟在后面。
草屋是泥墙糊成,外面看着简陋,里面看着简单。不过案几等。但胜在地方宽大,来的人坐不下,却能都站进去。
黑压压一大片森然林立在老王爷面前,老王爷暗叹口气,也为他们伤心上来。
当时听到消息是生气的,这会儿看着还跟在大帐里似的,全是得用的人。
回想东安也好,靖和也好,全是几十年在一起打仗,虽有互相刁难,但人已经不在,旧时的仇怨这就抛开,想的全是他们的身后事,两个世子还在京里犯糊涂,老王爷为他们心疼而又难过。
谁没有办过糊涂事,谁没有嫉妒过别人。冤死在老王手里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三个,但阵前擅杀大将,以致江左郡王阵亡,老王爷心想这事儿是怎么敢办出来的?
你不是杀一个两个寂寂无名的人,杀的是大将!
还有靖和郡王,你不是东安郡王对手,不能帮着报仇你就明说。自己本身是名将,还贪图别人兵马。自己家中有富足荣华,还贪图别人钱财。你是缺兵马到不能打仗的地步,还是缺银子到揭不开锅?
胆大包天办下这滔天的事情,而梁山王自问,他当时影影绰绰猜到,但他算放过一马,江左郡王已死,梁山王没有过问。
老王为自己好带兵,也不敢乱得罪郡王。这几十年后还是揭出来,老王爷早就反复想过,天网恢恢,不是轻易就能逃脱。
“认罪吧,”对着项城郡王的人,老王爷叹气。见他们一个一个全红着眼圈,老王爷摆摆手,伤感的道:“你们去告诉项城,他要是真的爱惜兵将,就不会纠集几百人在城外等着,这是害你们。告诉他们,凡是参与哗变的人马,我劝他不要再回军中!”
眸带寒光四处一瞥,草屋内顿时寒气生出,厉声提起:“回到军中去!王爷也不会放过!”项城郡王的人更垂下头,梁山老王叹上一口气,口吻重新缓和:“但没有参与的人,不要害怕,回去吧,见到王爷请个罪,他还容得下。”
“是。”项城郡王的人恭敬地应上一声。
老王爷再看的是东安世子与靖和世子,他眉头紧紧锁住。视线注视的地方,两个世子有所感应看过来,对上老王的沉面,心头先是一慌。
这是积威,是两个世子从第一天到军中后,就知道的梁山王威慑。这就慌了手脚,和以前一样,两个世子凄然惶惶,泫然又要有泣声出来:“请王爷体谅一二……。”
“没有军功,就想袭爵!你们还要我体谅什么!”梁山老王大马金刀坐着,眸子沉得面上的皱纹都像能压平。
劈头盖面一通的骂:“我不见你们!是你们太混帐!从你们死了的爹开始!进京后办的可曾有一件正经事情!还有你们闹出的事情,到现在有没有亮明!糊涂东西!买通说书的说什么捉妖记,弄的什么妖云梵音!我等着看你们怎么收场!”
东安世子一听就慌了,额头上冷汗都上来:“这些跟我们没有关系,”靖和世子也急忙辩解。两个人和梁山老王同时心头一动,都察觉出有什么不对。
皇上一定逼东安与靖和郡王死,与他们到京里后,弄的动静太大有关。但现在像是有些明白,东安世子惊呼一声:“天呐!”
靖和世子惊呼一声:“原来那不是天意!”
梁山老王气的鼻子都歪掉,起身又骂:“天意你个头!”
东安世子往后退上一步,吃惊让他都站不直溜,半歪着身子往后让着,眼睛快要翻出来似的瞪着老王,嘴里喃喃出来一句真心的大实话:“难怪,难怪您不见我们……”
梁山老王啼笑皆非,放眼看去,没有一个不是糊涂虫!
如果只有东安或是靖和或是项城郡王一个人在京里认罪,也许不至于这么糊涂。但三个人一起进京,就你看着我,我观望你,这又不知道是怎么出来的捉妖记事件,让他们产生误会,越来越错。
老王爷这就不想多说,顿足骂着两个世子:“滚!赶紧的滚回去带兵!没有王爵就不能带兵这话是哪个乌龟王八蛋说的!再有胡说的,老子宰了他!没有王爵…。”忽然想到,提高嗓音喝着骂:“那葛通就没有王爵,他就能带兵不是?你们的爹死了,你们的威风也死了不成?在这里再提一句,回去以后,不许刁难葛通,也不许……”
环视一圈,厉声喝道:“也不许刁难王爷!”
他把葛通都搬出来说,又加上两个世子觉得事情有诡异之处,这就灰溜溜的不敢再说什么,让老王爷大骂一通后撵出来。
梁山老王一直不见他们,也拒不收礼。他们就一直的送,一直的上门。这一回全京里轰动给袁家的三姑娘过生日,他们自然要来。也就见了,本以为能诉诉苦楚,却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二世子出来后,再入席面是没有心绪。但此时就走呢,又像是和老王怄气,也显得他们度量窄小。
就装着散酒,在王府里能走动的地方闲逛。
无意中见到太子殿下,本来应该上前说几句。但让老王骂的头都要破掉,这时候就不该上前。而太子殿下呢,也没有兜搭别人的意思。他正扶着秋千架子,和加寿哈哈笑着,为加寿推秋千。
加寿还在说他:“这会儿像你,昨天前天的不像你。”
太子笑道:“不像我又能是谁?”
“你是这样,”加寿学给他看,把个胖脸蛋子往一处收,肉全挤到一处,撮眼皱鼻撇拉着嘴,太子大笑:“这不是我。”
加寿恢复好看的小面容,固执地道:“就是你,这就是昨天的你!而前天的你,比昨天的你还要难看。”
在秋千上晃悠一个来回,加寿问出来:“你有不开心的事吗?”
这话问得纯出自然,和以前加寿不开心想父母亲,英敏殿下有不开心的事时一样,都这样问过。
太子微笑:“那不是不开心,那是当差呢,想心事。”
加寿放下心:“不是不开心就好。”指挥着太子:“再高些,太低了。”太子加一些力气,也关切:“握紧,摔下来不要哭。”
二位世子看上一看,既然不能上去,就离开这里换个地方逛好了。往前面走几步,又听到小孩子笑声:“战哥儿,该你了。”
见一处花丛旁边,草地上五、六个小孩子踢毽子。有两个是见过的,一个是今天的寿星袁三姑娘,一个是她的未婚夫小王爷萧战。
小孩子们天真活泼的面容,把二世子的心肠快要揉碎。曾几何时,他们笑都觉得难,像这样的活泼好似离得幽远。
这是忠毅侯的两个好女儿,难怪,他不买自己这些人的帐;难怪,他有好奏折也不肯早写。
挨上一通骂以后,东安世子与靖和世子一起灰了心,经马浦挑唆对袁恨的恼恨也下去不少。
罢罢罢,也不能怪别人不帮忙。这事儿,真奇怪不是?
……
当天梁山王府尽欢,加福下午睡上一觉,用过晚饭,看过为她特制的烟火,个个冲到空中全是福字,睡梦中让父亲抱回。
老太太睡不着,和袁夫人去说话。合不拢嘴的笑着:“我们加福啊,就是大福气。这生日过的,无人能比,无人能比…。”
把袁父想起来,约着袁夫人同去上香。袁夫人欣然,和她上了一回。
------题外话------
昨天定时今早的,就忘记祝哈。端午节,吃好喝好。
求票票。
……
睡晚的亲们,和爱在床上看手机的亲们,睡前如能抽出十到十五分钟,活动下头颈,腿部,膝部,手臂各处关节,对睡眠有帮助。
姿势可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