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接加寿的人到了

侯门纪事 淼仔 11713 字 9个月前

当父亲的一旁看着眸子炯炯,加寿得和他确认一下才行。这是加寿的。

袁训贼眼溜溜,还回味着女儿刚才小动作,趁女儿又吃的时候,对宝珠悄声道:“晚上,我也玩一回。”

宝珠飞眸嗔他。

和妻子戏耍过,袁训又和女儿逗乐子,对另一只指着:“那个是加寿的,这个是父亲的吧?”再对宝珠使眼色,更放悄嗓音:“我和女儿,一家一只。”

宝珠飞红面庞再用眸光嗔他时,加寿颇不乐意。她听懂了,挪挪小身子,小嘴里咬着一只,用这边小手护住。另一只小手,把母亲的另一只抱住,对父亲嘟嘴儿:“全是加寿的。”

袁训嘻嘻,看我女儿多能干,是她的她全知道。

加寿嘟嘴儿,把小屁股扭几扭,借着这姿势生出的一点儿力气,把母亲的两只全护在小手里,并不饿,就不认真的吃,胡乱咬着,斜眼角儿盯着袁训,像是怕自己一个没看住,父亲就要和加寿来抢。

当父亲的看得津津有味,想抢,他也只想抢自己的宝贝女儿到怀里,好好的疼上一番。

……

到晚上,辛家五娘总算找到机会请教红花。

天在二更出去,奶奶和小爷据说已歇息。宝贝儿加寿虽然是宝贝儿,祖母也要接走,免得打扰儿子媳妇。

小姑娘都要想法子抱开,何况是侍候的人。红花今晚不用在房中上夜,外面堂屋里睡的素来是忠婆,奶奶隔壁房中,睡的是加寿小姑娘奶妈,红花就回自己院子里睡。

也给红花一个单独院子,不过她很少在这里睡,这里是当帐房屋子来用。辛五娘也就有个单独和红花说话的机会。

早看出红花姑娘人爽直,伶俐有,但可以直说话。辛五娘就讪讪直接地道:“大爷有没有怪我?”

“你不认得爷,怪你作什么。”红花天天晚上陪习惯宝珠,今天不要她陪,倒有点儿孤单,有辛五娘来陪,就和她泡壶茶坐走廊下面看星星。

“都说大将军的,我看爷年青,就没想到。”辛五娘自己心里过不去,还在解释。

红花嫣然:“想来你不得爷的宽恕话,你就要闷着不丢开。我实话对你说吧,爷千里万里的回来,专门看小姑娘和奶奶,看夫人看老太太,五娘你呀,在爷心里挂不上号儿,你安心吧,爷有度量,不会和你计较。”

“也是,爷是大将军不是,”辛五娘放心不少。又小心的打听:“爷这样的年纪,换个地方,我当他还是少年,就大将军了?”

她独自嗟叹:“打仗这事吧,就是辛苦。”没有辛苦,哪里来的年青大将军。

袁训回来人人开心,除去辛五娘这等还不熟悉的家人例外。红花是孤单也情愿,孤单中想到奶奶琴瑟和谐,美滋滋儿的正在冒泡儿,闻言,就愿意多说几句:“爷是什么出身?升官的事儿,还在后面呢。”

红花因袁训的升官,又认得字,而和宝珠去打听过本朝官职,对袁训再升也持怀疑态度,主要是年纪太青,又身在高位。但宝珠胸有成竹,宝珠知道中宫是姑母,红花不知道,但随着宝珠有底气,就出来这句话。

话说得如此强硬,辛五娘就便儿打听。她是个谨慎人,从来到袁家,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又算受宝珠的恩惠,无事儿不乱打听,免得招人疑心。

知道这家子不一般,男主人是将军,是什么将军,她倒还不清楚。

见红花姑娘说起大爷的官职,就小眉头扬得要到天上去,眼看着和银河就要快连上,辛五娘陪笑:“不知大爷是什么官儿?”

她竟然还不知道,红花诧异过,随即想到她原本是个混混,到家里以后没人告诉她也是有的。辛五娘的猜测并没有错,红花先踌躇下,似乎在想对面这个可靠不可靠,把辛五娘进家后的行止衡量一回,又主要还是家里底气足,并不怕什么,红花才徐徐告诉她。

“我们爷,是国公的嫡亲外甥。”

这个辛五娘倒想到,前辅国公爱女下嫁给平民,是方圆的轰动事情。五娘住的地方离大同远,但也知道。

“我们爷,是太子府中出来的,所以啊,与别人不同。”

红花只这样的一说,辛五娘心里亮堂起来。当时太子与别的朝代太子不同。太子不受皇帝猜忌,少年就参政,就主政,太子党天下闻名。

辛五娘慢慢的询问道:“太子门下有几个出名人物,叫苏先的那位,水贼出身。不瞒红花姑娘说,我爹还在世时,曾与苏家打过交道,运过几回东西。后来可怜他全家都没了,我爹说我们家和苏家交情一般,又我们自己做事不尴尬,没有去帮他打官司护着他的道理,只为他叹息半天。后来听说他出息了,就是跟的太子。”

红花含笑,苏大人养伤的时候,和你睡一个院子。奶奶不让走漏风声,你也就不得知,他曾在你面前出现过。

“又有一个叫柳至,家里出的太子妃,这是官宦子弟。”辛五娘眉头一动,恰好月光明亮,跳上中天,银色铺地,猛然到处开朗时,恰把她的语声压得低而又幽:“还有一位是急才探花,就和我们家一个姓。”

她这就不敢直呼那探花的姓名,并不是不知道姓名。当殿就探花的袁大人姓名,早就张榜闻名天下。

红花笑了:“可就是我家爷,”

辛五娘微张着嘴,更是惊愕到不敢相信的模样。

红花得到满足,想五娘的出身,怎么敢相信她的运气好到依附到小爷门下,红花更笑盈盈地:“快别吃惊了,我家小爷啊,最重人才,又最怜惜人的一个,你啊,以前不好,以前是我们家的人,一心一意的侍候,这就洗黑为清,从此是个干净人儿。”

“是吗?”辛五娘笑得勉强:“可我们,说到底以前是不干净的。”她下句话嗯回去,而且才和自家的这爷打过一架。

看出她的心思,红花也肯安慰她:“奶奶喜欢你呢,你侍候好奶奶,就是爷眼里的好人儿。奶奶啊,说什么爷是不驳回的。”

红花悠悠的仰起面庞,红花儿大了,宝珠都和她说过好几回亲事,红花也到想的时候了,可红花想来想去,怎么能和奶奶福气一样,找个跟小爷似百般听从的人呢?

她转这样心思的时候,辛五娘转别样心思。陪过红花回房,她和儿子天豹同住。辛五娘推儿子:“让你去侍候大爷,和他去从军,你肯吗?”

天豹坐起来,有点儿犹豫:“娘,我想侍候小姑娘,小姑娘要进京,我想陪她去进京。进京了,兴许就有前程,和我爹那样打打杀杀的,我是不怕,可你的手臂不就是这样没的。再看大爷在外面打仗,奶奶在家里过得多安乐。”

“你想的虽然好,但小姑娘怎么会要你侍候?你没看到差点儿的人想陪她玩,都上不去?”辛五娘爱怜的抚摸儿子:“你不信,只管试试吧。”

母子睡下,天豹在心里嘀咕,就冲着小姑娘对着我呼呼,为我吹过伤口,我也应该去侍候她啊。

京里繁华热闹比这里强,人心也一定比这里更难测。我不陪着小姑娘,有人冲撞她,惹她生气怎么办?

但想陪小姑娘,如他的娘说的,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表面上看着,小姑娘挪动小脚步,随意走动玩耍,其实呢,能接受她的人还真的不容易。

首先,侍候的人不远不近的跟着,差一点儿的人都不让接近呢。

第二天,天豹还转着这个心思,但他接下来发现,他想离寿姐儿近些,比以前还难。原因无二,她的父亲袁训寸步不离的陪着女儿,别人根本插不下去手。

……

“这里,”加寿在父亲的帮助下,打开衣箱。以前帮她打开的,是侍候的人。衣箱里,塞得满满的各色衣裳,加寿看上一看还不算以外,还煞有介事的小手在里面摸摸,再响亮的告诉袁训:“父亲不在这里。”

袁训微笑,他由此就能想到他不在家里,女儿到处找他的小模样。

帮着关上衣箱,又去开衣柜,床底下也钻一回,加寿小身子利落的出来,上登下蹿的毫不费力,把袁训看得如中头彩。

袁父一生病弱的阴影,一直影响袁夫人袁训和宝珠。把加寿小姑娘宠得伶伶俐俐的,这是重要的原因。

条几前面,是个扶手椅子。沉重的那种,加寿就是踩歪着边,椅子也不会摔倒。几下子,加寿就爬上去,对着一个黄地红花的瓷坛子伸过去手。

袁训骇然地笑:“父亲怎么会在那里?”

见女儿打开坛子,却是取的糕饼。一块自己咬着,一块给父亲。再拉着父亲的手,带他去钻桌子底。

“父亲在这里!”指住桌腿上袁训曾刻的字迹,加寿在地上坐着,咬一口糕饼。袁训也就坐到地上,八仙桌子下空虽然大,袁将军长大的个头儿实在塞不下。

他佝偻着腰,半趴着,才能和女儿一口一口吃糕饼,相对扮鬼脸儿。

吃完,袁训不舍得走,对女儿道:“父亲在这里等着,你再来找一回好不好?”这回你找到的才是父亲,以前找的都是父亲的字罢了。

加寿软软的小嗓子回答:“好。”钻出桌子,就走出房门,准备重新进来再找起。

当父亲的趴在地上叮咛:“就进来啊。”

“嗯。”加寿答应着,小手一甩,往杂货店走去。才吃的糕饼把加寿馋虫勾上来,她去要吃的,杂货店里吃的东西最多,平时不指望赚钱,就是维持袁父在时的模样,这是袁夫人一片痴心,想着丈夫回来,看到的还是旧局面,有熟悉感。

而现在呢,成了小加寿的零食摊子。

“给我果子。”加寿伸出小手。

守店的家人给她。

加寿这会儿是想到父亲的:“还要一个,给父亲的。”

守店的家人再给她。

这就要回去再找父亲时,二丫从外面进来:“小姑娘,外面有外路人经过,赶好些鸭子,去看鸭子吗?”

鸭子?

加寿眼睛一亮,道:“好。”顿时把父亲忘记,不但咬着果子走了,还一手一个的吃着。

袁将军在桌子下面,还老实等着。

一刻钟过去了……

又盏茶时分过去了……

宝珠弯下身子,好笑地问丈夫:“你在这里玩什么呢?”

袁训表示委屈:“等你女儿来找我,结果……你从前面儿进来,有没有见到她在那里吃东西,把我忘了?”

小加寿往杂货外面拐,袁训也能猜到她找东西吃去了。

宝珠笑得顿足:“哎呀呀,你女儿去看人贩鸭子去了,看过又说河边儿打鱼,孔管家的背着她去捉小鱼,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

掩面笑出银铃一串,宝珠调侃着:“我见到她去玩,还纳闷儿你怎么不陪她,好端端的,你为女儿才回,这就不管她了不成?哎哟喂,我们是不能让你特特的回来的。”

袁训钻出来,在宝珠头上敲一记,和她理论:“为你没回来过吗?再说既回来了,总有为你的心意吧?独我命苦,你偏还笑话。女儿把我抛下,你也没良心的取笑我,我这会儿没功夫理你,偏只能听你取笑。”

对宝珠挤眼睛:“晚上,你别急,晚上有你求我的时候。”说过看着宝珠羞答答,将军大为得意,出门去找鱼竿渔网,装鱼的东西,往河边儿上去追女儿。

宝珠在他背后抿唇,甜甜蜜蜜地:“怕你不去怎的,你呀,就是这样的疼她。”

这一天加寿打了许多鱼,有九成是父亲下的水。家人孩子们抱着一堆装鱼的东西,加寿在父亲怀里睡熟,和小鱼一起让抱回来。

当父亲的自然舍不得责备女儿丢下他,而加寿再醒来,也想不起来。

欢乐的日子,就在捉鱼打鸟中间过得快,最近船顺风,出京来接的人半个月后到来。

……

头一天接到信,第二天袁训带着蒋德关安在官道上等着。

红叶如血勾人诱人,骄阳暖烈并不寒冷,又有风呼呼肆意似能助马速,古道西风中,很快出现两辆马车。

只有两辆马车,车前后各有一个大汉,再加上两个车夫,如果一个车里只坐一个人的话,那就共计六个人。

蒋德是知道中宫不会简慢小姑娘,来的车马不多必有原因。但关安不安上来,对着那狂风暴雨般疾驰,好似赶着投胎的一行,道:“这不是的吧?”

蒋德笑道:“往这儿来的,不去小镇上,还能去哪里?”关安也持同样的想法,但是还犟着:“也许是过路的来讨水喝。”

袁家小镇通官道,时常经过的人也多,所以商铺店面也有生意。但袁训等人站的这个地方,可以通镇口儿,却不是小镇前的那条大街道。

在他们的猜测当中,最前面的一个大汉已能看清。袁训三人全是犀利眼神,袁训和蒋德同时道:“到了!”

“袁兄弟,还记得哥哥我吗?”大汉中气十足,中年人模样,脸让马上急风激得通红,但精神头儿不错,这是个袁训的老熟人。

见袁训和蒋德都露出笑容,关安急道:“这是谁?”

“邵明将军,守……”蒋德话只到这里,就咽下去。关安的来历他可以放心,但还不完全清楚。

袁训接上话:“守宫门的将军邹明。”他喃喃:“奇怪,他怎么能出京?”在外的官员们不奉旨不能随意进京离任,守宫门的人也不能随意的走动。

袁训能猜到太子殿下必然从中出力,但这同时也体现出姑母在宫中权势更高,已近肆无忌惮。小袁将军笑容加深。

马车很快停下,袁训和跳下马的邹明抱起一处,才笑问:“路要赶得这么急吗?坐马车里没颠出病来吧?”

车门由内打开,一个美貌妇人,三十岁左右,探出头来含笑:“小爷不用记挂,我已经颠习惯。”

见到这个人,袁训惊得吃吃的:“这这……”露出脸来的不是别人,却是中宫身边的亲信女官之一徐女官。

袁训茫然,你怎么能出京呢?你出宫这么久,别人难道瞧不见?

好在邹明在旁解释,用马鞭子亲昵地捅捅袁训:“徐女官身子不好,娘娘恩典,让她出京来寻名医,这不,我陪着来了,还有老任这家伙,”

对着车里喊:“老任,徐夫人都没事情,你可别再装不舒服。”

一个公鸭嗓子随即出声:“邹明你这个坏东西,这一路上,可把我颠坏了,哎哟喂,我家吃过的苦头也不少,但这一路上……”

徐夫人、邹明和车夫都窃笑,关安却一怔,脱口道:“舅舅!”往前一蹿到马车前面,兴奋上来,拍着那车门:“舅舅,是你吗?”

车门这就打开,露出任保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脸,中宫的大太监这是让颠哭的,见到外甥后,任保眼睛放光:“小子,我果然能见到你。”

蒋德意味悠长的眯眯眸子,果然,关安这小子满身的跟班儿味道,原来他也是中宫派出来的。

而袁训,对着任保就更如遭雷击。

姑母重视加寿是好事情,但把任保也打发出来接,她要怎么对皇上和宫中那些不对盯着她的人解释呢?

别的人可以不放心上,难道皇上也不用解释任保不知去了哪里?

任保此时的话,又把袁训的疑问破除。

他对着外甥正啰嗦不休:“徐夫人身子不好,怕她过不了今年,她说就要死了,”徐女官在这里又忍笑。

“她要临死前见见家人,就回去死到娘娘面前,”

邹明等人接着窃笑。

马车疾行,就是徐夫人的主意。她不理会任保说日子还足够,不急不急,她一直的催促,结果船行得快,风浪中也走,把任保晕了个半死,下船又马车飞驰,把任保颠掉半条命。这已经到了地方,又没有别人,任保就拿她出出气,一口一个死字。

“娘娘心疼她,怕她不回京,回过皇上,我也跟出来了。”

听完,袁训和蒋德也低头窃笑,想任保这一行可真不容易。

这就往家里带路,袁夫人想来信中早知道出京的人,并不奇怪。宝珠的奇怪有限,在宝珠心里,加寿是姑母的心尖子一样,姑母越重视,宝珠越喜欢。

最奇怪的,就是老太太。

当天晚上,老太太又和老侯私下里嘀咕:“那一个,是中宫娘娘的大太监我认得。另一个,像是徐女官?”

老太太反而认得任保,她从回京后,让人指着见过,因为六宫都总太监,老太太就记在心中,不求找他办事情,认一认避免得罪他也是好的。

“六宫都总太监也能出京吗?”老太太想不通,闷得不行。

老侯淡淡:“过年后有个信儿,说任总管得了不是,总管太监让拿下来,”这不是重要的事情,老侯就说起。

“换上的是谁?”老太太就问。

“空着呢。”老侯老姜弥辣,一眼看穿:“依我看,他办完这件差事,回京后这总管还是他的。”老太太呼一口长气:“就为接加寿吗?”

“这话也能说吗?中宫娘娘的母氏,并不姓袁。”老侯提醒过老太太后,见妹妹满面疑惑更浓,安慰她道:“反正你要回京,回去你就能明白。”

“另一个,是中宫娘娘身边的亲信女官。”老侯生出佩服:“说什么病到不行思念故土,这种到故乡就病好的人还真的有,这不,用这个古记儿倒也在情理中。”

老太太听到这里,欢欢喜喜的喜欢了:“全是为我的加寿而来的,”再一次夸道:“加寿可真是好名字,话说回来,这是祖父的寿运分下来的,哪能不好呢?”

她太喜欢了,老侯取笑她:“一个加寿就把你心全占住,以后再有加禄,再有加福,二妹,你的心可怎么分呢?分不好,我才看笑话呢。”

“还有怀瑜,怀璞呢,”老太太乐滋滋,主动的把曾孙往上加:“祖父只起两个男孙名字,哥哥你没事情,记得再起两个,”

老侯假意的装瞪圆眼睛:“二妹你放过宝珠吧,你想要她生这许多孩子,宝珠她能经受得起吗?”

他这又是笑谑,不想老太太听过,反当成是正经的提醒。老太太就起身:“对啊,我得去告诉宝珠,我虽不在面前,这身子骨儿半点儿错不得,要时常的进补才行……”

“哎,人家小夫妻不亲热吗?这晚上的,你别去了。”

老侯的话声,老太太已经听不见,年迈的人喜悦上头,跟加寿似的摇头晃脑:“养好身子骨儿,多生孙子……”

任保和关安睡,正把一瓶伤药给他。他笑得眼睛没了缝:“好小子,给舅舅脸上长光,听说你代小爷让豹子咬了,”

“狗,舅舅,是藏狗。”

“听说那狗比豹子凶,”

“那是。”

“这药啊,是我在太医院里花好些功夫才找来的,听说对骨头好。”任保把药塞过去的同时,又交待关安:“小爷好,你就好啊,你可记住了。”

关安收下药,一咧大嘴:“知道。”

宝珠和袁训,并没有如昨天前天那样早睡早缠绵。

宝珠打开箱笼,把加寿的东西再检查一遍。她面上是微微的笑容,为姑母这般的郑重,应该笑;但为女儿离开,心想还是别笑了吧,这就笑容又淡下去,最后就这般微微。

反复的,同袁训说着:“姑母多盛情啊,”把手中的小衣裳,加寿爱吃的放进去。

“是啊,”袁训附合着,心中也和宝珠一样,要欢喜吧,女儿从此就离得远,想看就不容易。

宝珠不说一起回京的话,只道:“京里好,宫中更好,还有小殿下,早来信说过会疼会疼我们的,”

在这里一愣,瑞庆小殿下要疼的,是淘气捣蛋胜过她的小侄女儿。宝珠紧张上来,对袁训道:“我们加寿这么乖,瑞庆殿下要是不喜欢可怎么好?”

她满面的伤感,却只说担心女儿不讨这个喜欢,不讨那个喜欢。袁训紧紧搂住她,柔声道:“放心吧,我们的乖女儿啊,是见到姑母,一定最有规矩的那个。在瑞庆殿下面前,一定比她淘气,把她淘气到掉眼泪,开口说认输才行。”

瑞庆殿下听到这话,一定会不答应,但宝珠却笑如春花,经由丈夫的“劝解”,而放下不少的担心。

……

月儿悠悠,辅国公夫人独倚窗前忧愁。下午就接到宝珠的信儿,说加寿明天就离开。怎么就这么快呢?

国公夫人想我应该去送送,不送加寿,也送老太太。不送老太太,也去送婉秀。但…。婉秀她见到我去,会不会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