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想苏大人夜半受伤,别处不去,只往这里来,宝珠面上生辉,这是他相信宝珠才是。
少年不顾自己往草场上去,是他相信母亲不会抛弃他。
明珠肯和宝珠走动,是她相信宝珠过于她的表姐。
只信任两个字,就足够了。
宝珠温和地说着道理,没有说服他们留下的意思。“我也是母亲,看着你儿子等你,他把我感动了。五娘子,对你说个故事。我有个亲戚的亲戚,母亲对她爱若明珠,但当母亲的,是要拿自己认为好的给孩子,所以那个当母亲的,就把孩子误的不轻。你认为好的,我认为好的,不见得就是最正确的。只有孩子们长大后走在正直的道路上,以正当的方式不愁衣食,灵活处世,那才是好啊。”
…
苏先在隔壁怔住。
他记得这话有谁对他说过。记忆的门,又一次打开。把眉头锁得紧紧的,好似解不开,苏先也同时想到这话,原出自于太子殿下。
那年他七岁,他不惜追踪灭门的仇人数月,花一个月的时间把他们的船凿沉。水波浪大,他最后还是让官兵抓住。
案子一审再审,遇上的官儿都不错,不忍心把这么小的孩子勾决。转狱再转狱,由地方到省里,由省里到京里,直到那个龙姿凤仪的青年出现,好似日光掀破牢狱。
“这么小就心狠手辣,饶你一命,长大你还了得吗!”他严肃的板起脸。
“我要报仇,母亲要我报仇!”苏先恶狠狠的眸光,像小狼崽子,他自问必死,顶撞也厉害。
太子冷笑:“你母亲说话就对!你全家全帮也没抗过别人,留你一个人复仇,把天大的担子压给小孩子,你母亲真忍心!”
长大以后,苏先也不认为他的母亲错,但也承认太子的话有理。
这段往事本应该尘封到老,但无意中在这边城小镇上揭开。
苏先又露出微笑,想到小袁不止一次说过:“比着宝珠找一个,”这宝珠果然独到之处。宝珠快步走进来又看他,就见到苏先笑得奇奇怪怪,而加寿在把玩一个金光闪闪的东西。
“伯伯给加寿的。”加寿爱不释手。
宝珠讨到手看看,是一个黄金打就的护身符,上面刻着祈福的经文。
苏先淡淡:“京里大观寺主持开的光,听说有了,想不管是男是女,都得送礼不是。”怕极宝珠没完没了的道谢,飞快转过话题:“你想收留混混们?”
宝珠奇怪:“只是安置母子两个,还有一个小小孩子。”把加寿拨到腿下:“不然耽误了他们不是。”
…
“你跟着我吧,不然杀你不忍心,放了你没人约束,以后也是祸害,耽误你倒不好。”太子殿下后来是这样说的,把苏先带回太子府中。
…
苏先忍住笑,这话普通之极,但为什么只从太子嘴里和弟妹嘴里听过。他心思敏锐,听墙角时就生出主意。这就故作淡淡:“既然收留三个,收留三十个也可以。最近混混们乱,无处可去的人多。这一门里无辜的人也多,”
“伯伯怎么无辜的人多?”宝珠反问。
“哦,”苏先轻描淡写:“我查案子的人,什么不知道。”
宝珠想想也是,但没有信心:“收留混混们,我怕约束不了他们?”
“袁二爷名声赫赫,还怕不能约束?”
宝珠涨红脸:“伯伯,不要取笑我。”
“不取笑你,说真话,弟妹这样做,也可以帮老侯一把。不好的人你不要就是。再来,小袁前程远大,你多些能干的家人没什么不好。小袁要是问,就说这主意我主张。”
宝珠眼前一亮,若有所思。
是啊,舅父有府兵,姐丈有府兵,独宝珠没有。遇事儿就借姐姐的人用。因为母亲这小镇上有得力的人,只能守这小镇。
“容我去和母亲商议过,才能定下。”宝珠反应过来,就有点儿心急。无意识的弯腰去拽加寿:“伯伯要睡,咱们去找祖母。”
加寿正玩得津津有味,让打扰颇不耐烦,把手中护身符亮亮:“给加寿的!”把宝珠甩开。宝珠冲她皱皱鼻子:“你不走,倒来凶我。”加寿回皱下鼻子:“加寿看着伯伯喝汤,伯伯长胖胖。”
宝珠出门后,才在心里捧住失落,暗自嘀咕小坏蛋。盘算着应该把万大同叫来问问,他是本地人,他能出力多。一抬眼,见万大同从红花面前走过,目不斜视。而红花身子一扭,脸对上墙。
这又怎么了?
宝珠本想让红花去叫万大同,现在看看算了吧。招手让万大同进房,一同去见袁夫人,把苏先说的话回给她。
…
不到一个月,苏先好了一半,而宝珠的府兵大计,也正在进行中。袁夫人首肯这事,赵大人也说可以行,老侯在家时,可以当军师出谋筹划,而万大同和孔青眼力过人,帮着宝珠挑选人。
苏先也有一半的时间,帮着宝珠看人。
余下一半的时间,在帮加寿做小椅子。
加寿一开始对他好奇,没事儿坐他炕前,美其名曰,看着伯伯长胖胖。惹得老太太一天说上许多回:“我们寿姐儿啊,多好的孩子。”
其实她坐在那里听故事。
小椅子旧了,而且是大人坐的椅子,苏先看在眼中,能下床后,问宝珠要了几块好木料,他小时候在船上,也会修船。才跟着修没半年,六岁就琢磨木匠家什怎么用,就遭灭门难。
现在重新拎起来,在后门外空棚子下面做上半天,加寿就搬个椅子看上半天。
没有几天,就做成一把跟大人扶手椅一模一样的小扶手椅,加寿坐着它在走廊下面,看着午后院子里青菜绿油油,歪着怎么也不会摔倒,小身子软软的,活似个小老太爷。
宝珠从外面进来,见到就悄悄的放慢脚步,不打扰女儿装疲惫。
进去见袁夫人,把城中才送来的信给她。信是中宫娘娘来的,信封上能看出来。看着袁夫人看信,宝珠打听道:“姑母又问寿姐儿好不好?”
袁夫人这一回看过信,目光闪动,慢悠悠笑着,意味不明。“宝珠啊,”她轻唤一声。
“母亲,我在这里。”
“给寿姐儿准备行装,我们要回京去了。”袁夫人笑说着,但信,还是没有给宝珠看。
宝珠吓一跳:“不会吧,母亲,表凶还在这里,我和寿姐儿回京去,可就离他远了。”
袁夫人轻笑:“你是不走的,就我,老太太和寿姐儿我们回去,你呀,”她温柔的眸光放到媳妇面上:“你怎么能离得开你丈夫,”
这个深爱自己丈夫的人,也不会把媳妇从离儿子近的地方分离。她还没有孙子呢。
宝珠结结巴巴:“可加寿离开我,我离开加寿……”宝珠忽然有五雷轰顶之感。
她是早想过的,姑母迟早要见加寿,可加寿还小不是吗?
“母亲,等加寿大些再回京,再大大……”宝珠舌头打结,她三两天离开小镇,也就见不到加寿。可送回京,就要一两年见不到。
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一两年的,我可怎么过?”
袁夫人握住她的手表示安抚,微笑道:“不是一两年,是不回来了。”
“啊!”宝珠呆若木鸡。
“你坐下,让人倒碗热茶,我慢慢对你说。”袁夫人亲手把宝珠送到侧边座位上,红花有事不在,让别人倒茶来,又屏退出去。
房中只有婆媳两个人,袁夫人柔柔的笑着:“依着你姑母啊,去年就写信要寿姐儿回京,她要养着。我说孩子小,不乱走动还怕生病,路上要是染上病,那可不行。”
“这是祖父的头一个孩子,当姑祖母的早就急得不行,她这一回来信啊,说周岁也过了,平时也嘱咐多给喝牛奶羊,她说身子一定比别人家的孩子好,她呀,已经打发人出京,要是顺风顺水的,过两个月就到了。”
宝珠满嘴苦水。
是啊,加寿是头一个孩子,姑母怎么不想见她。
宝珠想到自己一直大意,还以为加寿是女孩子,姑母不会重视。以前还觉得姑母不放心上,现在知道自己想错,而表凶又不在身边,指着表凶去信阻拦,让女儿再呆段时间也不能。
“可我…我很喜欢的,但加寿一走,我的心跟刀剜的一样,她还小,不能没我陪着,她要是哭着要我,我虽然听不到,也能感觉到,我的心里会和她一样难过的。”宝珠发现无力挽回时,掩面痛哭。
袁夫人慈爱地看着她:“你还会再有呢。”劝着宝珠:“快点儿,别哭了,给你丈夫去信。姑太太是体贴的,她先来信,后打发人上路,信里面特意叮嘱,让父亲回来见上一面寿姐儿再走,又让太子殿下加急信件到军中,不管打多最紧的仗,也得让你丈夫抽身回来。去吧,也许他这一回来,你又有了不是……”
宝珠让撵去写信,袁夫人在房中也轻叹,又是皱眉又是好笑:“看把你急的,你算着日子,加寿刚生下来,你就来信催。满月,你又来信催,以后每个月都催,真是的,这就把母女分离,我也不忍心呢。”
她摇摇头,去找老太太,征求她的意见。问问老太太是留下来和宝珠一起再过几年,还是和自己一同回京。
…
老太太闹不明白,她一生精明,就这件事儿糊涂掉:“回京见亲戚?”宝珠就是在京里成的亲,有什么亲戚当天也没见出来不是?
中宫那天是到场的,自然不会给老太太见。
“您若是喜欢啊,就和宝珠住着吧。但我送寿姐儿进京,可指不定哪一年才过来。”袁夫人如实的告诉她。
老太太为难住,她喜欢这里的日子,她的兄长也在这里,她还没有住够呢。可寿姐儿进京见亲戚?听亲家太太说着,像是蛮重要。
不重要,就能把刚一周岁的孩子往京里送?
宝珠?寿姐儿?
在心里掂量好几遍,直觉占住上风。老太太道:“寿姐儿比宝珠要紧,宝珠大了,不要我跟着交待冷暖。寿姐儿小,而且当初说过,我跟着你,你带着我,我和你一起回京。”
------题外话------
发现我有解元举人等等等,感谢支持。
票票……。
母亲?
他说在这里等他的母亲,那个泼悍狂野的辛五娘子。
……
辛五娘并没有带给宝珠深刻到救助她儿子的地步,宝珠为少年救治完全是因为遇见碰到,不能看着他伤重而亡,哪有眼睁睁能帮忙,却看着别人去死的道理?
看人长处,救人却在难处,虽然宝珠通过和混混们打不多的交道,对混混们存在的是反感。
母亲,这两个字把宝珠和红花一起打动。
虽然宝珠亲自往这里来,并不是揣着劝小混混改邪归正的心思。但,宝珠没有母亲。
……
皎洁明亮的月光,贯穿直到心里。清清楚楚的月光,也把少年面上求人的挣扎,为乞怜而生出的羞愧一览无遗。
想来以前是从不习惯求人的孩子,现在为了能等到他的母亲,他跪下来苦苦的求着。
知道他对面坐的是谁?
袁大将军的独宠爱妻,婆婆眼中能生好孙子的宝贝媳妇,京中太子殿下都要安排人关照,而生下百般是好的小加寿,想来在中宫眼里从此牢牢有一席之地。
宝珠可以帮他寻找到母亲,宝珠可以庇护他们母子,宝珠可以……但少年唯一求的,就是:“让我留在这里,我和母亲约好的见面地点,就是这里。”
千言万语,也比不上这坚守等候的苦求。
宝珠悄悄湿了眼眸,又不愿意让少年看出来,装作低头把加寿往怀里抱着,把泪水在手上帕子上擦掉。
她都是这样,何况红花这丫头呢?
红花这一回不是跟风,而是想到她自己的母亲。红花被卖到安家以后,小孩子还不到十岁,但环境的改变让她迅速成熟。
初到陌生的地方,要学的地方很多,教的人盼着她们早点儿能中用,也相当的严厉。还没有习惯的红花总在夜晚泪眼汪汪的祈祷着,在心里求她的母亲带她走,红花可以帮着下地,可以帮着挑水不,只要红花能回家去。
在她似懂事非懂事的年纪,心上割开这道口子,直到现在也没有痊愈。
促使这伤口保留至今,还有后面事情的推动。
对着灯影儿菩萨许过再许,她的母亲在半年后找上安家的门,头一句话就是焦急的:“该存下几个钱了吧?你爹病重哩,要钱看病。”
红花茫然的把苦积的几个钱,那是预备自己赎自己身子,好回家团聚的钱给她的娘。满怀憧憬过的家的温暖,让一句“要钱”给打碎。她的娘不但放在心上,反而接过钱后,又交待着:“这家不错哩,找的人牙子是亲戚,不会把你送到差地方。看看你这一身,咱们村财主家的姑娘小姐如今也不抵你强,吃的用的,听说都有,你是卖身,可不就归这家养着。月钱记得存下来,别乱花乱买的,等明年我还来哩。”
以后,就没有以后了。
红花每回想家,就提醒自己不要想。但想时劝自己不想,心头是刀割般的疼痛。但一刀一刀的割着,割得伤痕累累,也就不再想了。
后来又认识青花紫花等淘气丫头,大家比划比划,娘都差不多。狠心卖女儿,还能指望她好吗?
像中宫被卖,卖的时候年纪比红花大,懂事儿的知道自己做的是件不小的事情,弟弟的命全系在自己卖身银子上,她就是怨恨,也恨老天不给弟弟好身体,恨弟弟在娘胎时,把她的娘惊住的那些人。
袁父,是在娘胎时,他的娘赶集市看到吓人的事情受到惊吓,因而早产,所以病弱。
和红花青花紫花这种混混沌沌的就让带出家门,受的伤害不一样。
红花不喜欢她的娘,但也知道别人的娘都是好的,都比红花儿的娘好。
她到宝珠房里后,四姑娘温柔和气,而且四姑娘也没有娘,红花安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和四姑娘过日子,以后祈祷的,就是红花是老太太买下来的,盼着老太太开恩,能把自己陪嫁给四姑娘,和四姑娘过一辈子。
随着宝珠过得风生水起,如今年纪还不算大的红花丫头,除去按时给她的娘寄银子以外,对她的娘再没有多余的想法。
但在今天,她来不及想,不愿意想,想到也刻意丢开的心思,在听过少年的话以后,轰然潮水般炸开在心头。母亲,娘?原来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啊。
红花傻乎乎的问少年:“要是你的娘不来,你难道在这里等一辈子?”
“不会!”少年斩钉截铁,同时脖子梗直:“我在我娘就在,我娘舍不得抛下我的!”
闻言,宝珠湿了面颊。
红花更是垂头丧气,挺腰扬眉的大管事的,觉得自己远远不如面前狼狈的少年。红花的娘,可才会红花在哪里,她就在哪里呢。
房中的波动,把加寿弄醒。她在宝珠手臂上仰起面庞,就见到母亲面上的泪珠儿晶莹。加寿一骨碌的坐起,睡眼惺忪,不解的四下里看看,像是寻找下把自己母亲惹哭的原因。
她自然是不到的,才满周岁懂的不多。就和以前一样,见到别人流眼泪,就伸出小手:“不哭。”
把宝珠面上的泪珠沾在手指上,见一点水光有趣,加寿卖力的露出小笑脸。不费什么功夫,就把她的母亲哄笑。
把泪水再次擦干净,宝珠和加寿脸儿对上脸儿,也把个大大的笑脸给她,让女儿不要担心自己。
但加寿的心智一天比一天多,她还是颦起小眉头,呆憨憨地问:“母亲哭了。”疑问句让她说出陈述句的语气,但疑问的意思一听就能知道。
有女儿贴心的关怀,宝珠更为嫣然,眨眨眼睛,混赖的把原因推到加寿身上:“加寿睡了,就没有人和母亲玩,母亲就哭了。”
加寿用两只小手拍拍宝珠面颊:“加寿和你玩。”说过,也想到红花也在哭,加寿扭过小脑袋:“加寿和你玩。”
月光轻移,大半在少年面上。阴暗的地方里,少年眸中的水光清晰可见。加寿顺便的,把他也捎上,笑脸儿张扬:“加寿和你玩。”
加寿的小心眼儿里,塞得满满的全是得意。看看,加寿不和你们玩,就都哭了的不是?加寿,会和你们玩的,都别着急嘛。
小小的孩子眉目如画,在银色月光下肌肤胜雪。这个天之骄子的小姑娘,应该给人是不可高攀,但她鼓皱起的小面颊,衣上睡时揉皱的折痕,红扑扑的染晕,和抱着她的温柔母亲,旁边拭干泪水不敢再哭,不管小姑娘看不看她,都竭力摆出笑脸儿的丫头,都带给少年家的感觉。
浓浓的家味道。
小姑娘伸出的小手,就成对少年的恩赐。
跪在地上的他,抬着手很想去接。但肩头刚刚一动,伤势疼痛铺天盖地而来,血在静夜里缓缓流出,房中多出来微腥和酸汗味儿,这手就没有抬起来。
“啪啪!”
炕前站立的府兵看出他的意图,也由两边往中间一合,把宝珠母女挡住。
少年自惭形愧,小姑娘是高山上最明亮的月,我不过是地上低贱的烂草。我有什么资格去扯她雪白粉嫩的小手呢?
出乎他意料的,“啊啊,”奶声奶气的叫声在房中出来,小加寿嘟起小嘴儿,在母亲膝上站直,就把府兵们推开。
再对少年招手,回眸示意母亲抱自己过去。
袁家的人,都对加寿是千依百顺,在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无所不依。又知女莫若母,宝珠能知道女儿在想什么,就对府兵们使个眼色,自己冉冉抱着加寿起身。
少年眼前一暗,两个府兵一左一右按住他的肩膀,让他不能动弹。这样一来,血就流出更凶,好在将养好些天,有些地方愈合,并没有喷血而出。
疼痛,已不是少年此时考虑的事情。他仰面看着娇黄色衣袖上,小小姑娘到了面前。
红红的小嘴儿微噘,加寿在离少年肩膀还有数尺远的地方,轻轻的一吹:“呼呼。”然后自己得意,兴高采烈的拧着小手,对母亲笑得欢天喜地。
“小姑娘真真是善心的人啊。”红花丫头总要吹捧的。
宝珠把女儿狠狠亲着,亲到她格格的笑,抱着她回到炕上,也不忘记夸奖她:“宝贝儿,你从来是个好乖巧的好孩子。”
宝珠自己心地就好,她不禁止加寿小心眼子里全是好。防备人,还不是小孩子该学的。满周岁,有父母疼爱的孩子,有哪一个不是对人全展开笑脸儿的呢?
…
“好吧,你要留下来也行。但是你们的伤,可怎么办?”宝珠笑吟吟答应:“我打发人去问张医生和小贺医生,他们若要你们按日子回去看视,你们还是要去的。
为着女儿,宝珠愿意帮他们。
…
事情本来就这样定下来,但第二天一早,又发生一件事情,强迫少年改变主意。一大早,两辆马车争先恐后的往这里来。
在外面停下,气势汹汹的正骨张医生跳下车,而另一个车上,把衣角扎在腰带上,方便行动的小贺医生也跳下车。
他们甚至来不及对宝珠见礼,问过两个孩子在哪里。直闯入门,张医生年纪大些,抓住那个小的出来,往树上一按,对着他的屁股就抽起巴掌:“我让你跑,伤没好你就跑!有人给你出钱看,你还跑!以后你骨头长不好,别人问你哪里看的,你说在我家看的!我让你坏我名声,不打还行!”
“啪啪啪!”
宝珠和红花笑得银铃一般,而加寿抱着宝珠腿,睁大眼睛看得很有精神。小嘴角儿上,自然的挂上笑容。
小贺医生追着少年出来,少年大了,他自己会跑,小贺医生抄起门闩挥舞着,也是一样的大骂:“以后你伤长不好,不许你说是我看的!你是对面那家看的,对面那家!”
张医生随时会气晕过去,吹胡子瞪眼睛,手底下把那小孩子打得更狠。
“啪啪!”
“再跑我打死你!”
“啪啪!”
“还敢不敢跑了?”
“谁跑了,我找我五娘!”小孩子忍不住,就还他的话。
张医生更要骂他:“命回来你再找不迟!”
当天的下午,几辆大车一起回来。加寿和宝珠在车里拍巴掌唱儿歌,张医生在车里歇息力气,小贺医生在车里哼曲子,少年和小孩子满脸土色在车里躺着,身上又包扎的是雪白的白布,带着还没有消失的两耳朵骂,两个人老实的一动也不敢动。
在医生的允许下,他们必须呆在袁家小镇上,在这离草场近的地方养伤等人。
……
笔,在浓墨中沾满,迟迟的没有举起。
主人是犹豫的,挑起一边眉头,不知道应该如何下笔。在她心里酝酿着一件事情,又怕写在信里呢,要让袁训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