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袁将军抱怨着,直到沈渭来叫他:“小王爷叫去会议呢。”袁训答应一声,这就随沈渭走去。
陈留郡王送给小王爷一顶大帐,说起来这几千人弄个这么大的帐篷,有点儿配不上。但萧观顶顶开心,认为陈留郡王对自己不错,他等军官们到的时候,在帐篷里走来走去,梁山王不在他身边,萧观觉得以我为尊,感觉上说不出来的好。
陆陆续续的军官们到齐,萧观唯我独大的感觉还在头脑里挂着,呵呵笑了两声,颇有点儿老谋深算的味道,但是说起话来,又带足他莽撞的劲头。
“明天四更造饭,五更天一到,咱们就攻城。这城看着险,其实打哪一仗是不险的呢?”萧观踌躇满志地说着,咧着嘴笑对着军官们扫了一眼。
这一眼扫过去,他的笑容僵在面上。所有的军官们对他都是大眼瞪小眼模样,有的人甚至微张着嘴,怔在那里。
“有什么不对吗?”萧观尴尬的问出来。
回他话最多的人,就是龙怀武。所有人的眼光全转向龙怀武,而龙怀武这一回也头皮发麻,张张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当着这一堆的人把实话说出来,龙怀武怕萧观面子上下不来。但大家都用目光怂恿过来,龙怀武是没有办法才张的口。
“小王爷,石头城从建成以来,就没有人让攻下来过,它建成已经有两百年。”龙怀武陪着笑容。
萧观干干的笑着,但心思不变,继续反问道:“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不对,就是我家郡王姐丈说的没有错,想打这个城,没有数倍的兵力,不围上个半年是不行的,围上半年也得是出奇兵才有见效。”
他一说完,萧观就紧皱眉头,面容有点儿沉。龙怀武心想我跟着您来,以为您大话说出去以后,这脚还是站地面上的。这不切实际的话,你居然还能再说出来。
萧观也和他想的一样,对他再咧咧嘴:“怀武将军,不能打,你跟着我来做什么?”龙怀武心想你总算问到点子上,他道:“我们在这里呆上一个月,围城打几队援兵,有点儿功劳就可以回去。”
“这样好歹也算我打一回石头城?”萧观问的语气已经不善。
军官们凭着自己的经验,却都支持龙怀武。他们七嘴八舌地道:“就是这样,”
“龙二将军说的没错,”
“我们就八千人,光石头城的守兵就比我们多,以少胜多,还是攻城战,这城没法子打。”
谈论中,袁训静静的没有说话。
萧观让说得着了急,把手掌往下用力一斩,虚虚的一道儿风把众人说话声打断。小王爷来回走了好几步,忽然回身就怒了:“围上半年出奇兵,不如现在出奇兵。不打这座城,我要你们来做什么?”
那不是为着您面子上下不来,我们才跟着过来看看。军官们互相看看,眸子里都有这个意思。
对着一张张不同意见的面庞,萧观面皮不住抽搐着,看得出来他随时就要发作,袁训迈一步走出去,沉着的道:“办法,也许是有的。”
萧观这就眼睛一亮:“对啊对啊,”他希冀地道:“你说。”袁训眸如沉水,静静地道:“先不要急,大家分头想一想。”
“你和没说一样!”龙怀武掷地有声。
袁训没有不悦,深吸一口气,再想上一想,再次坚定地道:“大家分头再想上一想。”说完,当先对着帐篷帘子走去。
沈渭跟在他后面出来,问道:“你真的有主意?”
“没有。”袁训沉吟道:“不过我们看过的兵书上面,都是无中生有,没有办法中生出来的办法,都别着急,这么多人,还想不出来一个可行的主意吗。”
“你说我太急了?”身后想起一个粗嗓子,萧观也跟在身后出来。袁训漫步往水边儿去,低下头沉思地道:“也许吧。”
小王爷张口结舌愣住,不知道跟上去好还是不跟上去的好。
……。
会议的不欢而散,让军官们面上带出闷闷不乐。士兵们也受到感染,觉得这天气足够闷热。夜晚来临,相对于边城来说,草原上清凉似秋水。
袁训坐在水边儿上已经有一回,对着夜间愈发高耸的石头城,他又一回想到宝珠和小小的女儿。
自语道:“小王爷说得也对,把这个城早点儿打下来,也就可以早早回去抱女儿。”
草丛中有脚步声过来,粗壮的身影从他后面过来,萧观在他身边坐下,双手抱住膝盖,借着月色可以见到他紧紧抿住嘴唇。
“你要说什么?”袁训可以感受到他杂乱的心思。
“石头城要是不打下来,我就没脸去见我爹。”萧观一开口,话就往嘴边乱撞,可见他刚才要是不把嘴闭得紧紧的,话早就忍不住。
袁训淡淡:“别说你在王爷面前立下军令状。”
“没有立,不过我发了个誓。”萧观苦涩地道:“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你来吗?我们以前就认识,你总会明白我一点儿。”
“哦?”
“别人可以看不起我,说我顶着我爹的名声。可就是我的爹他不能看不起我,我对他出个主意,他说我纸上谈兵,我对他提个建议,他说一派胡言。我都打听过了,你一个,沈渭一个,跟着定国郡王走的尚栋,跟着靖和郡王走的葛通,你们都打得不错,不瞒你说,我到现在还没正经打过几仗,”
袁训轻笑:“王爷的中军,本来就是最稳当的。”
“我不要呆稳当地方,我来这里就要打仗的。你不记得了吗?在京里我们打的最狠的一回,借着一个镇子打攻防战,把全镇的人都吓跑。”
袁训哈哈一声,笑声在静夜里如鱼儿出水般轻动:“我最想知道的是你赔了多少钱?那镇上子上的人,哈哈……。”
“一直告到太子哪里,那个死干瘪坏老头儿,把他家寡妇偷人也说是我坏的风水!”萧观咬咬牙。
袁训笑得吭吭两声,就让萧观狠狠拍了一掌,小王爷的大脸对他正对着,恶狠狠地道:“在京里我不服你,在这里我一样不服你。你看出来没有,指着这些规规矩矩打仗的人,打不下这座城。你写信去叫人来。”
“叫谁?”
“叫你的兄弟,还能有谁!”萧观毫不客气地道:“还是在京里那些人管用,他们胆子大,主意也多,你应该还记得,葛通那小子,有一回打到兵器脱手,没有枪,劈个树干当枪用,还有尚栋,看不出来水性倒好……。”
他滔滔不绝地往下说着:“不然你想想我为什么直奔陈留郡王,我早就知道军中的这些人都是死脑子,我是奔着你来的,别人都知道你是太子近臣,但底细我最清楚,你能使唤动他们,别的人不行!”
他在这里表白心迹,袁训倒没有不高兴。他凝视的听着,在中间只插上一句话:“你刚才说的什么?”
“说我是为了你的,”
“不是,前面那句,”
“尚栋那混帐水性好,”
袁训一跳起来,抡起巴掌,也狠狠的给了小王爷一巴掌。萧观让打得一愣神,见袁训笑容展动:“好好,小王爷的主意就是高。”说过转身就走。
“我的什么主意高?”萧观追上去,自己都还没有弄明白。
袁训大步流星的走着,不是对着自己帐篷里去,而是直奔萧观的帐篷。进去以后,对书案努努嘴儿:“信是我写,还是你写?”
萧观喜欢得一跳起来:“你肯写信,那太好了,好好,你写,他们认得你的字,我来给你研墨。”
袁训也说不客气,往椅子上一坐,提起笔来,见萧观正在剔灯芯,袁训就笑道:“您到是来看着些儿,这信是我写,但是要以您的名义发出。”
萧观又忙着去磨墨,嘿嘿笑道:“只要你把人给我弄来,你怎么写我都发出去。”
见他这样的说,袁训就像纸上稳稳落笔:“弟见信如晤,”
外面有人回话:“龙二将军求见。”
萧观随意地道:“让他进来。”龙怀武一进来,先就呆若木鸡。见书案后面坐的是小弟,跟个主人似的。而帐篷的本主儿小王爷在旁边按住砚台,好似个侍候上的小厮。
见到他进来,不管是袁训也好,不管是萧观也好,都随意的对他笑一笑,就算打了招呼。然后袁训落笔如飞,萧观就跟着歪脑袋看着。他不但看,他还要夸:“哈哈,你的字真是好哎。”
袁训扑哧一笑,这位爷又用人朝前了,等我把这些信全写完,估计他又要当人爷爷。
烛光下,他们有说不出来的和谐感,龙怀武愣上半天才醒过神,干咳一声:“末将我,”
“有话就说,”萧观还是头也不抬。
龙怀武面上这就辣的,愤愤不平才从心头上来,就见萧观手指住信大笑:“不行,这句太客气了,你就直接告诉他,我记得他打过我一拳,他敢不听从,我把他烂醉如泥那回编回笑话告诉全军的人去。”
“您就损吧。”袁训笑笑。
不管怎么看,这里也插不进去龙怀武。龙怀武忍忍气,抱了抱拳:“末将告退。”袁训头也没有抬,萧观嗯上一声,还客气一句:“那你走好啊。”
把龙怀武气了一个倒仰,出来那口气窝在心头就没下去。
他是来对小王爷说一些攻城战略,让小王爷打消以八千人打石头城的心思。现在看来是不用说了。
天光幽幽,打在韩家两个男人身上。三老爷失望到极点,退后两步,脚下一地银子也没有去捡,靠在房内简陋的木床上,不消把侄子颓废看在眼里,就低而失神地道:“我…。我不怪你,”
掌珠嫁到韩家已有时日,三老爷也能明白分家不是韩世拓的主意。
韩世拓羞愧难当,这就更慌乱上来,双手紧攀木栏:“三叔,你打我吧,”
“不了,”三老爷茫然。
不是世家出来的人,都不能理解他的心情。但不是世家的人,可以理解一下八十年代的铁饭碗,招工进厂进单位后,除非犯有恶劣情节,一般的和领导吵架,和同事打架,都不会开除,遇到的总是给小鞋穿就这样等等。
对于三老爷这等人来说,从生下来就吃公中的,花公中的,身边遇到的亲戚朋友也都是过如此的日子,直到年老由家主发送,儿子媳妇又归公中去管,现在把他分出去,断的不仅是银钱,还有看不到其实存在的血肉亲情。
不把他们分出去,三老爷可能还是混钱混亲情的主儿。但现在他知道再无希望,以后只有依靠自己,他想以后的出路还来不及,哪还有功夫去责怪韩世拓。
而韩世拓还在苦求他的谅解:“三叔,你骂我吧,”
“不了,”
“那你憋着多难过啊,”韩世拓急得直跺脚,就又要哭出来。
三老爷让他的哭腔弄得心烦,对着他看了看,眼角银光一闪,又让地上银子刺到。他忙乱的过来,慌手慌脚地去拾银子,这就有了生气,嘴里骂道:“你这个坏小子,京里另外没有女人吗?你偏要娶这个,现在能分出亲叔叔,以后就能分出你儿子,你小子以后只生一个吧,免得三叔我看笑话,”
三老爷不是年青人,又关上这些天,精神不济,腿脚儿也不便利,蹲地上不管怎么看都笨拙。韩世拓心如刀搅,狠狠吐口长气,扭头往外就走。
仓促而行的脚步声把三老爷惊动,他眸子追着侄子背影也跟着心头一痛,他叫出来:“世拓,哎,你还来不来?”
另一边是出去的大门,韩世拓是打那门里进来的,门半开着等他出去,外面是大太阳,就有无数光线照射进来。
韩世拓回身,不知不觉的就站在光线里面。他强打笑容挥挥手,脸上是他打小儿也没有过的安抚。
“放心吧,我怎么不来的呢?三叔,你慢慢数着银子,我去给你备晚饭,对了,你要吃什么,要酒不要?”
随后又脸一板,讨价还价地道:“等我代了你在这里关着,你也得这样子对我哟。”
这话实实在在的让三老爷安心下来,没有征兆的,他又满面是泪,抓着满把的银子哽咽地答应:“哎,”
见韩世拓继续走到不见,大门关上,空落落地只看到墙上土砖,三老爷才痛快的哭上一声,他虽然是哭,话却带劲的很:“好小子,果然是患难见知己,这种时候你小子还肯照管三叔,够兄弟。”
他没有想到这就岔了辈去,把身子蹲下,又去捡地上的银子。越捡,越觉得侄子很够兄弟。
……。
夕阳西下,把院子里浓荫繁花全染上金色边儿。安老太太和南安老侯坐在廊下说话。“真是的,变了模样?”老太太问的是她的大孙婿。她稀罕地道:“我刚进家门,还没有舒坦会儿,老二家的就对我说她女婿来了,又说女婿上进了,出息了,成人了,了不得了,”
老太太压根儿就不相信,溜圆了眼睛问老侯:“按她说的,只除非是换过一个人吧。”话才说到这里,见外面闯进来一个人。
他穿件月白色素面细葛布的袍子,上面绣着几点水乡景致。老太太先看到的是衣裳,哎哟地笑道:“这衣裳倒和哥哥你的差不多。”
“可不就是我的,”老侯压低嗓音笑道:“你说不相信他改变模样,他就自己个儿送来给你过目。”
说话间,那个人已走到院中。海棠树垂丝妩媚的从他肩头抚过,他的面容儿也就能看到大半,见他容长脸儿,眉头若春山般清秀,若不是肌肤黑粗了一些,可以算是琼玉一般。但是润泽,不看面貌也可以算做一块玉璞那精华部分。
老太太失声:“大姑爷?”这不正是她才提到的,她不能相信的大孙婿韩世拓。
老太太留上心,心想着花点儿心思把他打量,难不成家里还真的出这么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
就老太太的本心来看,她是不太愿意相信的。这里面不但有上年纪人的固执,觉得我不看好你,谁看好你也无用的心思,还有就是老太太对自己个性,对掌珠个性的潜意识鄙夷。
安老太太年青的时候也是要强的,和掌珠现在的不容人相差不远。她有时候不喜欢掌珠,其实是对自己个性中缺点的追后不满,倒不是一味的不喜欢掌珠。
据说人到中年,个性会大拐弯儿似的变一变,以前年少时的个性,自己先褒贬上来。
院子里花影子在晚霞里印上台阶,若明若暗的似老太太花篱般斑驳心情。流云若旧事在心头萦绕,安老太太的心瞬间回到京中,回到她的旧闺中,回到南安侯夫人才过门的那段日子。当时不管南安侯夫人也好,安老太太也好,都卯足劲认为对方不可能是个好人,这辈子不用对她指望。
“扑通,”
膝头着地声,把安老太太从沉思中打醒。她醒过神时,见到的韩世拓已跪到兄长面前。
“姑祖父,三叔并没有大罪,按律法黑军需银子是要判刑苦役流放的,但这里面有可以通融的地方。审案的大人们抬抬手,罚点银子也就能过去。审案的大人们不肯轻放,苦役也有,收监也有。”
韩世拓膝行两步,鼻子就要碰到老侯膝头。“如今有姑祖父在这里,您不念我们是亲戚,也看在我三叔还有几个孩子没出来的份上,能高抬贵手就高抬吧,实在不能,罚银子我缴。苦役收监什么的,让他离京里近点儿,也方便三婶儿去看他。”
成了。老太太听完这番话,在心里默念出这两个字。打量韩世拓的心情就到此为止,不想打扰他们说公事,老太太缓缓起来,以不惊动他们的脚步,意欲往房中回避。
“祖母!”
她还是把韩世拓给影响,韩世拓转身对着老太太背后求道:“您帮着给说句话儿吧,那……那是我的三叔,也是掌珠的三叔啊。”
这个人成了。
老太太心头又闪过这句话,没有回身先带上微笑。等到回过身来,韩世拓见到的,就是她格外慈祥的面容。
由不得的韩世拓心头一暖,数十日里的担心、忧虑、辛酸在、吃睡不着统统化为满腔委屈。他对着老太太膝行过去,现在丢脸到家已经不管了,本来是没打算扑到老太太怀里,但他自知老太太并不喜欢他,就没有这样的打算。
但安老太太的心让他打动,这到底是自己的孙婿不是?
见孙婿狼狈,老太太叫出来:“我的儿呀,你总算长大成人。”把韩世拓抱在怀里。
南安老侯在旁边微微而笑,老太太叫出来的话,也是他的心声。
“这全是我不好,是我叫他来,又没有管着他。是我想让他弄几个钱,大家都这样,少黑点儿没人计较,反把三叔害了。要是我像四妹妹写的信里,见天儿的敲打着他,再像四妹夫那样的给他立下规矩,他现在还好好的黑小钱收银子……全是我害的他,”
像倦鸟归林般在老太太怀里,韩世拓把心底的话一古脑儿全吐出来。
老侯往前探探身子,觉得怪事。却原来这不要脸变成要脸面,却还有宝珠夫妻的一番功劳。老太太同样奇怪,但此时度孙婿的伤心,不方便细问。
就搂住孙婿肩头安慰他:“我的儿,你知道顾念家人就是个好的,自从盘古开天地,人无情意与无知觉的石头木头根子有什么区别?你三叔虽然不好,但你不丢下他,不把他当成改不好的人来看,就是你大进益了。”
老太太顿生扬眉吐气之感,从此在亲戚们中间,她的孙婿们就个个是个好人。
这好人不是助长恶人那种,那种不是好人。这好人也不是懦弱忍让的那种,那种也不是好人。这好人是他有情有意,人有情意,首先得从自己家里开始吧。
适才兄妹们在说韩世拓过来这里,三老爷的事情老太太已经尽知。
从她的角度上来看,三老爷不过是个小错。这倒不是老太太糊涂,或者冲着亲戚为三老爷开脱。这种事儿怎么看呢,从古到今都是没有完全界限。
三老爷这就收心,就对得起老太太说他是个小错。三老爷出来还要怀恨,还要不服,还要再往狠里整,那叫不是人。
但就眼前来说,事情论到这一地步,只能说他是个小错。按律法论,重者可以流放。轻者也有宽松可讲。
冲着韩世拓今天的这一番改变,又有他说对不住宝珠的话,安老太太命韩世拓起来,带着他走到南安老侯面前,兄妹之间求情份,也陪个笑脸儿出来,把老侯乐得,手指住妹妹笑:“几十年淘气如一日,你怎么也不改改呢?”
“我这是见老钦差,所以得有笑脸儿。求人呢,不下点儿声气能有作用?”老太太不但抖擞精神,而且她更表现出不是草草从事。
眸子微抬,双手把发角儿扶上一扶;再低下头来看自己的衣裳,有不周正的地方这就理上一理。
手腕上镯子也抚稳当,把个帕子在手上捏好。满面春风,徐徐的开了口:“我说老钦差啊,”
老侯早就哈哈大笑,闻言,手指对着地面,打趣道:“见钦差得下跪着说,这么说话你是走亲戚的。”
“你有好话听就知足吧。”安老太太永远是得理也占上风,没理也占上风。
对着老侯说出一番话:“朝廷里有上千的官儿,这出错的人不止一个两个。老钦差你威风,你肚子里有学识。你看着当饶呢,就饶过些,把他当成那出错丢官又起复的人来用吧。情节严重要是饶不过的呢,你就给点儿人情,蹲大狱也打发他往京里去蹲。不说别的,这管饭上先就方便不是,还关在这里,如今我也知道这事,冲着亲戚还得给他一日三餐,我们是来做客的,不是来照看犯人的。”
话说完,把韩世拓丢给老侯。老太太带上丫头寿英等人,就往宝珠房里来。
……
“宝珠,宝珠,”在院子里老太太就唤上来。陈留郡王妃在正房里先就奇怪,轻笑道:“老太太有喜事儿不成?”但是她正在忙,就没有去看热闹。
傍晚的暑气缓缓消散,凉风从攀爬窗户的藤蔓上摇曳到房中。
晚霞绚丽似打翻的染料盘子,红的似火,青的似大海无波,白云悠悠似不着急回家的游人,在天空上慢慢的逛着。
人在夏日的晚上,也跟这白云似的悠闲起来。
宝珠在听到祖母着急的叫着自己,就以为出了事情,黄昏不怕日头,她抱着加寿一同出来。
加寿穿着绣花水红色小罗衣,又是一条青色绢裤,眉目如画,雪肌玉骨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