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宝珠祠堂拜祭

侯门纪事 淼仔 11674 字 9个月前

宝珠拜祭已过,正在观看历任国公的灵位。耳边起了脚步声往这里来,宝珠不慌不忙,红花不慌不忙,卫氏和梅英都竖起柳眉,一个沉下脸色,一个绷紧脸色。

孔青恼火上来。

他一生是跟着安老太太,安老太太持家严谨,年青时候再不把媳妇孙女儿放在眼里,也是奶奶小姐的待遇不曾少过,更不会允许有人乱了身份。孔青从祠堂门外见识过国公府的家人以后,一把火就一直在心头。

他不会认为这就代表辅国公无能,因为他也年纪不小,还能识人。辅国公的面相威严,和老太太威风有几分相似,不会是软弱无能之人。

那养下这种家人就只有一个解释,辅国公有他不得已的原因。

孔青想国公你不得已去吧,今天再出来人让我遇到,我就代你教训了。你倒不必客气,也不会感谢我,只要不怪我乱插手就行。

孔青迎着脚步声走上两步,把宝珠等人挡在身后。在他后面,十个随车大汉紧紧跟上,雁翅般摆开,眼睛都瞪圆了对着脚步声过来的小门,阵势先已经拉开。

凌姨娘转过小门,泼妇气势先吓得一滞。她傻了眼睛。

女眷对大汉,凌姨娘就是还恃着心头要强犯傻,她身后的丫头婆子们也不敢跟。凌姨娘只迸出一句:“大胆,你们敢到我家撒野,找死吗?”

宝珠徐徐地回了她:“你又是哪位呢?”

龙素娟厉声回她:“这是我的母亲凌姨娘!”她话一出口,宝珠红花卫氏梅英孔青全都惊愕住。而对着宝珠等人神色大变,龙素娟面上发烧也知道说错了话。她愧恨的站不住脚,往母亲身后躲了一躲。

这位大姑娘再蠢笨,不至于还不知道什么是母亲,什么是妾。

而宝珠长长出一口气,再把凌姨娘身上大红衣裳看了再看,宝珠这个时候怪起辅国公来。舅父你纵然有千般万般的缘由,不能把房里的妾助长到穿大红的地步。

大红衣裳,就是纳妾的时候她也不能穿。

民间是不是有这样过的?民间商人纳妾他爱怎么穿没有人举报无人去管,但历代的国公府,难道也能纵容?

宝珠悠悠,转过面庞不愿意再多看这稀奇景象。这一行人气势汹汹手中还有棒棍,一看就是来寻事的。宝珠不怕事,但不惹事。

她不想再和这种分不清自己身份的人多话,原还以为她身着大红,是舅母呢。又见她眼角带着戾气,宝珠就抬手搭住红花,吩咐下去:“拜也拜过,舅父不在家,没有人招待,我们回去吧。”

“是!”众人答应。

“慢着!”

凌姨娘咬牙走上前,小贱人你想走!

宝珠寻思的时候,凌姨娘也把宝珠打量完毕。见宝珠大红衣裳——这大红衣裳她穿是正当的,凌姨娘穿是无礼的——更扎凌姨娘心尖。更别说宝珠的明珠串八宝簪,还有两样子翡翠绿首饰为两边关挑。凌姨娘一眼认出这是老姑奶奶的东西,她曾见过老国公夫人戴过,当时心里羡慕,后面就出现在袁夫人发上。

这小贱人果然是袁家的,不然她怎么会有这两样东西。

凌姨娘虽然此时人手不足,恶毒上来也不愿放过宝珠,打不了,骂几句也要。她张口就骂:“小贱人,”

“放肆!”

孔青梅英卫氏一起怒目,红花更尖着嗓子大骂:“老贱人你骂谁!”红花从没有这样的气过,先是这姨娘敢穿大骂,这府里没有家法吗?怎么不把她腿打断。再来你还敢骂我家奶奶,我家夫人都不曾骂过她一句,郡王妃更是和和气气百般挽留奶奶住下,怕的就是奶奶在外面受委屈。如今果然有了委屈,红花跳着脚儿大骂:“老贱人!”

先是你乱穿衣裳,红花觉得我就可以骂你了!至于你是谁,我倒不去管。

龙素娟和凌姨娘的丫头都是欺侮人惯了的,也一起大骂。骂声中,宝珠勃然动怒,厉声穿透所有人的骂声,喝命红花:“和这样没王法的人不要对嘴!不管她是谁!以姨娘自居主母,以小妾混乱房中!又对来拜祭祖先的亲戚无礼!”宝珠也咬了牙,我从小到大没让人骂过,我是你骂的!

她怒声道:“今天我代舅父理理家!红花,掌她的嘴!”宝珠真的动怒。

来时她曾想过不管舅父家里是什么样子,宝珠是来拜祭的都可以过去。来时,自然是应该这样想。总不能来前就想着找事情。

来时这样想,是宝珠的本心是息事宁人的。好心地最重要的一点,就在这里。没有想过惹事情。

但此时受辱太过,而且宝珠占的身份是前来拜祭。哪家子子孙这么不要脸,人家是为拜祭的,又不是借拜祭来吵架的。

借拜祭来吵架的人,后代子孙是可以对他不客气。但这却是当主人家的不客气。而且上有国公和主母,妾又算哪门子的主人?

宝珠小脸儿气得黑着,牙齿也咬住。

她的话出来,凌姨娘都吓得一愣。

凌姨娘是见宝珠年青,欺负的是宝珠年青。等宝珠狠上来,凌姨娘也吓呆住,没想到袁家的这奶奶这么厉害。而凌姨娘你应该想得到,小袁就不是好欺负的,他怎么会娶软弱的人。

拿人善良,拿人面上的和气,不要当成好欺负。

红花小步子噔噔就走过去,红花也火往脑顶心上钻。红花还没有打过人,但红花不介意今天打人。

孔青带着几个大汉把红花围在中间。

跟凌姨娘来的婆子们也没看清眼前局势,耀武扬威叫道:“你们敢!”

“啪!”

孔青一巴掌煽走一个,撞到墙上唉唉呼痛。孔青是个打人的惯家子,他只这一巴掌以后,就横眉怒目瞪向别人。

“娘呀!”

从凌姨娘的女儿龙素娟开始,丫头婆子一个不剩的全转身就跑。这是煞神下凡,谁也去惹他?等到凌姨娘醒过神来,她面前站着红花,后面空空荡荡,一个人也没有。

凌姨娘腿一软,险些没摔倒。哆哩哆嗦:“你,你敢?”嗓音都弱下去。这个最会欺负别人软弱的人,此时变成软弱的人。

红花在她面前时,红花清醒过来。不管这一位多么的讨人厌,她是奶奶的长辈之妾。喜欢呢就说几句,不喜欢可以不理,不是舅母是一定要拜的。

红花是个下人,好下人是不给主人惹麻烦,还要在主人做事不对的时候规劝。红花一百万分的想揍人,但还是回头去看宝珠,看她有没有改变主意。

宝珠还是阴沉着小脸儿,清晰地道:“给我打!打到她以后见到我再不敢乱规矩!”

“啪!”红花一巴掌拍到凌姨娘脸上,把凌姨娘拍坐地上。红花没有这么大的力气,是凌姨娘自己吓坐的才是。

红花一巴掌下去后,来了精神,打顺了手,“啪啪啪,”一口气在凌姨娘脸上打了好几巴掌。见凌姨娘狼狈不堪,宝珠消消气正要命红花住手。小门内又转出一个人,道:“姑娘住手,奶奶让她住手吧,再不好,这也是你舅父的妾,你是晚辈怎么能乱教训!”

又一个大红衣裳的三十岁妇人过来。

宝珠就让红花回来,对那妇人疑惑地过去。妇人倒是客气的,拜了下去:“我是国公妾室姜氏,七公子的母亲,见过奶奶。”

宝珠还了半礼,她从来不是没有道理的人。但直起身子还是满面惊讶,宝珠叹气。一个一个的妾全是大红衣裳,这不能怪舅父,这是舅母治家不严。

又想到姜氏的自称,我是七公子的母亲,宝珠摇头痛苦,别说姐姐告诉宝珠你不用拜舅母,就是舅母此时在面前,宝珠也想扭头就走。

宝珠可以走了,却不能让这忽然出来的姜氏错看她。

宝珠慨然对姜氏道:“姨娘说我是晚辈不能管长辈之妾,这长辈的妾她自己找上来的!不怕姨娘以后再接着说我,等舅父回来,我定然与他长谈,告诉他治家要严,不能含糊!”这是宝珠真心的想法,她从刚才见到姜姨娘大红衣裳时,这想法就在心里生根。

虽然是晚辈,该提的建议也要提。冲着辅国公对袁训爱若亲子,宝珠想不说更对不起舅父。

姜姨娘是恭敬的,垂首道:“奶奶说的是。”

龙素娟没有走远,外面留下的是她的母亲。见宝珠一行转过身子,龙素娟扑出来大哭:“母亲,您怎么样了?”

梅英忍无可忍回头骂道:“糊涂!她是你哪门子母亲,她是你的姨娘!还母亲?”卫氏红花一起冷笑,母亲,哼,亏你还是国公府的小姐,怎么这么糊涂!

难道你以后出了门子,你房中妾生的孩子都叫两个母亲?那你们谁答应才是的。

红花一个激灵又想起来,凑近宝珠悄声道:“奶奶,这姨娘的女儿这般大了,还是姑娘打扮,竟然还没有亲事?”

宝珠叹气,沮丧地道:“这是舅母的错。红花儿,在路上我还对你说姐姐不让拜舅母,我听她的没有错,但以后见到舅父,就是我无礼。我们还说伺机打听舅母的为人,可以做一下拜见。现在看来,这舅母不见也罢。”

“就是嘛,换成我们老太太当这个家,这样的人哪里敢?”红花愤愤说过,卫氏梅英都有同感。

梅英这就想起她的老太太来,想到路上经过的好山好水,想到郡王府中只呆两夜,但晚上奶奶睡下,还和红花抓紧时间玩了一回,虽然夜深不敢走远,怕让打更的人见到笑话,但奶奶住的院子就不错,奇花异草月下流连。

又有山高岭峻,没有老太太,梅英一辈子都看不到。

在车上梅英问卫氏:“红花会写信吗?”卫氏就笑了,也借机从为辅国公感叹中走出:“她会呢,你看她没事儿就摇头晃脑子曰的,快赶上三姑奶奶,还能不会写信。”卫氏打趣梅英:“你丈夫就在身边,你给谁写信?”

“给老太太写,把这关山的好地方告诉她。”梅英回道。

直到大同府,红花也没做出第二句诗,这让她郁郁。

这天晚上歇在城外驿站,月色上来后,卫氏引着顺伯来见宝珠,宝珠见顺伯进来,不声不响的对着他轻施一礼。顺伯吓得身子一弓缩起:“奶奶您不要折杀我,”红花轻步退出房,卫氏从外面把房门紧闭。

顺伯轻叹道:“奶奶,您这天天追着我问,我告诉您,怕把您吓着,不告诉您,我这心可早让你打动。”

宝珠温和,却内中不卑不亢:“我为小爷而来,小爷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年青不懂事的地方多,论理不应该多过问。但谁中伤小爷,就是中伤我。谁对小爷发难,我不会袖手旁观。”说到这里宝珠娇羞上来,她又想到她的丈夫,那深爱她,听说宝珠来了,不管怎么样也要回来看一眼宝珠的丈夫。

顺伯湿了眼眶。

小爷你真的娶了个“宝珠”。

回想路上的十几天,每天奶奶都想尽法子旁敲侧击,直到今天她再没有办法,就直接来问。顺伯心想这内幕说说也罢,奶奶对小爷一片真情才过问这些,真是亏得她见天儿的追问,顺伯的内心早就软化。

他面色一沉:“事情要从几十年前说起,有一家子人富贵无边,偏偏掌中明珠下嫁平民。这内中有许多的事情,我先不说。先说说这一家子的公子们。这家子的当家人受人挤兑,朝政也有,世事也有,这些也不说罢。就说公子们,”

宝珠先微叹,舅父府上比宝珠想的还要复杂。

“当家的人他常年在外,公子们年纪小。根子不歪架不住身边人歪心坏肠,教的一个比一个歪,不歪的也不敢拿清白示人,怕让人欺负。他们争兵争权争地,争到那出嫁的姑母身上。姑母为人清华高贵,他们不敢怎么样。就对姑母的独子视作眼中钉。”

顺伯叹气:“奶奶您都听明白了吧,这独子就是我家小爷,你的丈夫。国公爷左是自己儿子,右是自己外甥,他夹在中间又身系牵制,只能坐视儿子成长,暗中从旁修枝剪叶,盼着能有出息的出来接他的爵位。又把小爷视若亲子,时常不离身边。他不是怕小爷有危险,而是这样随身跟阒,就方便把一身功夫传授。他曾对我说,小爷出息了,中兴龙氏可离不开他。”

宝珠知道龙氏指辅国公一族,但听过以后还是心里打鼓难以接受。顺伯看见就道:“奶奶想问就问吧,能告诉你的我今天晚上都不藏着。”

下一句是今天不能说的,不说也罢。但顺伯想以奶奶的这股子关心劲头,要是她常住大同府,只怕所有的事情都瞒不过她。

宝珠谢过顺伯肯大方的说,为难地问:“公子们是儿子,舅父是父亲,难道也不能教导?任由他们长歪总是不对。”顺伯更是叹气:“奶奶,国公爷满腹苦水无人倾倒,他身不由已啊。”顺伯为辅国公担保:“国公爷是好父亲!”

宝珠信他,就默默点头。在心里把顺伯说的话整理出来,就面带了然:“所以姐姐怕他们欺负我?”顺伯闻言,眸子一瞪,枯干精瘦的胸脯挺起:“本来我不想和公子们碰撞,但既然决定来了,有我在,谁也不敢动奶奶一分!”

宝珠轻轻愕然,惊讶地问:“顺伯,您以前是跟外祖父的将军?”这气势力挺泰山,略一提神眸光如电,房中红烛都不敢摇曳。

顺伯笑了:“奶奶聪明过人,国公爷交卸梁园兵以前,我是武散阶,正二品的骠骑将军。”宝珠惊愕得站起,心头像有炸雷无数滚过,手抚桌边面色惊疑,总想把对面这个侍候的老人看得清楚些,却又只看到他和以前一样,白发厉眼,面容清干。

从表面上看,是看不出顺伯有让人惊异的地方。

家有玉珠,宝珠为陪伴三姐念过好些书。她知道梁园的典故出自汉梁孝王刘武,那是个有窦太后宠爱,出入宫闱与皇帝一样的人物。

梁园兵?

宝珠苦笑:“这是外祖父以前的府兵是吗?”

顺伯略有得色:“是啊,”

宝珠带着步步紧逼而问:“那是先朝封赏下来的,还是自己封的?”国公府不是梁孝王皇家血脉,宫里也没有窦太后啊。这犯忌讳的称呼怎么敢乱用?

顺伯烛下也苦笑:“不想奶奶还看过许多书,平日里失敬了。奶奶您想,梁园之兵这是个扎眼的称呼,自己怎么敢用?”顿一顿,顺伯道:“这是以前的国公爷救驾,得封的这个称呼。”

宝珠还是紧张的:“现在已经不用了?”

“不用了,”顺伯怅然:“府兵十之去了其七,还用它作什么。”宝珠松一口气,想想心里话还没有问完,就又提起来:“是谁红了眼?”

一句话让顺伯心头激荡,睁大精光四射的眸子把宝珠奶奶重新打量。见奶奶换的家常月白色绣淡绿暗花的夹袄,下面是蜜合色裙子,正年青好时光发角儿刀裁般,面颊儿晕红,红烛在她手边,烛光大半在她身上,照得她如玉的肌肤更放光泽。

她此时屏住气模样,关切担忧后怕一起上来,让顺伯暗暗为袁训喜悦,小爷你好眼力,真的挑了个宝珠在房里。

顺伯以前是只知道侍候,小爷娶谁他侍候谁,从没有认真揣摩过宝珠。

在今天短短对话内,顺伯让宝珠的好心地折服。奶奶这是为着国公爷和公子们的好心地,又是一片真心为小爷承当。

好奶奶啊。

顺伯以世故人的内心,在今天完全接受宝珠。以前他是个下人接受小爷妻子的心态,今天则是敞开自己心扉,把宝珠奶奶在心里当成袁夫人母子一样的主人。

顺伯就笑了笑,想奶奶才问的话头沉重,换成平时觉得不好回答。

但他在今天收获宝珠对小爷的真情意,顺伯认为再沉重的话题,也挡不住这段对小爷的真情。

奶奶完全是对小爷真情,而为国公府上心。就像辅国公、陈留郡王夫妻一样,他们也是为着袁训,而高看宝珠一眼。

对奶奶佩服的顺伯情不自禁拱拱手:“奶奶别急,奶奶也问得好。论理儿我应该回奶奶的话,但这里面夹杂着成片的人,而且与奶奶此行无关。奶奶要听,我自当回话。但天晚了,我们是天黑后进的驿站,到现在已经是一更三刻,不如奶奶睡了吧,横竖我跟着您,慢慢的再说不迟。”

顺伯已经是大开心门,但一定今天说吗?他由宝珠来做决定。

宝珠偏头想想,就有些误会。不管是谁眼红辅国公府,全是外面男人们的事情。顺伯不说有他的道理,而宝珠急了,问的也出了自身周围。换成是掌珠在这里,是一定要问的。换成玉珠,早就嗟叹去了。

这是宝珠不是她们,宝珠在家谨守闺训,出嫁谨守妇道。外面男人的事情了解可以,但过问就不必。

免得有看不起男人的心不好,而且生出多事的心也不好。

往外看天呢,也实在的是晚了,一轮月牙儿挂当空,朗朗明亮大乾坤。

宝珠就把顺伯的话当成规劝自己的好意,刚才好奇的触角伸出去的多,借着顺伯的话收出来。陪笑道:“您说得是,我怕什么。外面有舅父有姐丈又有小爷,没有为难的事情才对。”顺伯本来是宝珠一定要听,他也会一吐为快。毕竟几十年的旧事全压心头,偶尔吐一回也痛快。

但宝珠知趣上来,顺伯就呵呵笑着翘大拇指,不掩饰的道:“奶奶有进有退,我老头子服您。还是我说的话,不急,慢慢的再回上来。”

“是。”宝珠得到这老人的夸奖,激得红了脸羞色上来。目送顺伯出去,宝珠又叫住他:“等等,”顺伯回身,见宝珠笑意盈盈走过两步,又蹲身行礼。宝珠笑容满面:“我早知道表凶不一般,但没想到家中这般的藏龙卧虎,顺伯您这二品的将军,可不比我的舅祖父南安侯差到哪里。”

南安侯的左都御史也是正二品。

顺伯哈哈地开心大笑,跪下来还宝珠的礼:“奶奶以后再不要这样对我,老奴已经卸甲辞了那将军,还怎么能和侯爷相比。如果是我还当将军那阵子,我见到南安侯爷嘛,我是不服气的。”

宝珠笑了一声,顺伯告辞出去。

当年宝珠久久没有睡着,想着辅国公府的府兵敢叫梁园兵?这名字出现在不是皇亲的家里,就自高自大的让别人不眼红也眼红了。

又由顺伯想到外祖父家将都是正二品,如果外祖父还在世,那威风一定让宝珠大开眼界。

家将是侍候穿衣净面也许还倒马桶,外祖父都用正二品,让人不吃惊也要啧几下舌头才是。

宝珠又微微地笑,顺伯现在侍候宝珠你,宝珠你也奢侈得可比史上特大号的富翁石崇王恺。

她支肘斜倚,把舅父的为难事又在心中转悠,又把表凶御史不要了也要回来……。都在心里转上半天,见窗纸发白,宝珠才想起来一夜不曾合眼,她白天要去拜祭外祖父母,怕精神头儿不济,匆忙的打个盹儿,叫进红花来侍候更衣。

…。

大同府城最气派的地方,当数辅国公府。正门前一带长街全是私地不说,就是几处角门开的方向,也都不是僻静街上。

这角门的街,轻易也不让人乱走。

祠堂在府西侧,有一侧门开在外面,方便亲戚们来拜祭。这里摆着历代国公和夫人的灵位,除了初一和十五,平时很少有人过来。守家庙的人在秋风中晒暖儿,大早上的就懒洋洋打起哈欠。

从他的视线看出去,可以直到街口的拐角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凡是经过的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一辆马车,就静静出现在他眼帘中。

见马车前面有人开道,是几个大汉彪悍威武,守门的人就笑道:“这他娘的快赶上我们府里的随从,真他娘的威风。”再一愣,他翻身跳起,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当街拦住马车,指手划脚跳道:“不长眼睛吗?这路是国公府的,前面只通往我们内宅,停下!不许再过去!”

马车也恰好停下,赶车的是个中年男人。守门的人横,他也不差。一瞪眼睛:“我说你才不长眼!我要拉不住车把你撞倒,明年可去哪里找你呢?”

“哎,你他娘的还敢骂我,你……”守门的人平时横惯了,轻易听不到难听话。今天遇上一个,他全身的威风都往外使,似个耍戏的猴子蹦来蹦去叫人:“钱五,老六,快操家伙出来,有人敢在咱们头上逞威风,不让他知道知道可怎么行?”

宝珠在车里暗暗叹气,没想到舅父府上风气败坏不堪入目。她毫不害怕的前来,只是为全她的礼节,但不想惹事,而这是舅父的府上,就是家人不好也轮不到宝珠教训。

宝珠到底是个晚辈,而且从来不是爱逞风头的人。

见随着叫喊,祠堂里冲出来几个人,都抱着扫帚家伙,宝珠在车里吩咐:“孔管家不必动怒,红花,扶我下去。”

和家人生气的赶车人,是孔青。

梅英卫氏早从后面车里下来,梅英开车门,卫氏放下脚踏,红花先跳下来,再接住宝珠扶下车,辅国公府看祠堂的人早就目瞪口呆。

见下车的这位女眷年纪不大,妇人打扮,大红色牡丹团花衣裳,盘金草绿色湘裙遮住鞋脚,发上点几点花钿,一枝龙眼大小的珍珠流苏在发上放光,这通身的气派,先把几位准备撒野的家人震住。

国公府的家人都是识货人,看得出这位不管从气势上还是打扮上,都不比府中的夫人奶奶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