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袁训在此!

侯门纪事 淼仔 11946 字 9个月前

凌大人在后面跳脚:“这是怎么回事儿?这是你儿子,那个不过是你外甥,国公你怎么偏心眼呢?”

二公子、六公子傻住:“他真的回来了!”

见辅国公头也不回,龙怀城自然就不解释,他耸耸肩头,这伤在床上的不是我,跟父亲后面走了。

公子们散开,凌大人和凌姨娘进到房里,他顾不上去看外甥,先问妹妹:“是我演的过了火是吗?国公生我的气,所以这样说?”

凌姨娘拧着帕子,愤恨地道:“国公以前就偏心,不是今天才这样!”凌大人放下心:“不是我招惹他的就好,不过我也要说你,姐姐,袁家小子又不和你抢分家产,你们母子何苦一出子接一出子的找他事情?”

“你怎么知道不分!”凌姨娘叫起来:“没良心,你升官发财是谁给的?还不是别人给国公面子,而我在这里侍候着!我在这府里人人欺负,我就不能欺负欺负别人!”凌大人最怕姐姐发疯,忙摆动双手:“好好,不就是一个姓袁的小子,我们不怕他,横竖他也不是国公的亲儿子,不过就是个外甥。”

凌大人心想你可千万别让我帮你对付其余的公子们,对付他们,我可就不在行。

……。

梁山王点兵那天,头晚上下了一场雨,再出日头,蒸腾出遍地热气。梁山王带着儿子、郡王、国公们进校场时,见热气夹着铁枪似兵将,心中还是满意的。

“大倌儿,你……”回身喊儿子,见他东张西望喜不自胜,梁山王嗔道:“你乱看什么!”梁山小王爷单名一个“观”字,在家里都叫他大倌。

萧观笑得嘴咧着:“父亲,头一回见到这么多的兵,比过年西山大营点兵还要好看,我就喜欢了。”

梁山王点着头:“你是我的儿子,喜欢点兵是我家的家风。”再注目随行的八位郡王,梁山王颇有成就之感。他数十年在外征战,才带出来这几位精英郡王。皇室血脉并不恋靡靡,梁山王老怀宽慰。

这一片校场实际是城外的空地,这是辅国公的地盘,由他派人收拾好,跑马划出白线方位,正中搭出高台,给梁山王等人安下座位。

梁山王带着儿子登台,两边没有将军们的座,一共十五把座椅。八个座儿是郡王的,东安、靖和、定边、陈留、长平、汉川、项城、渭北。梁山王激励人从来有一手,座位不是按年纪或圣眷来排,是按功勋排的座儿,在他手下的郡王陈留排第四。

余下七张椅子,是辅国公、登国公、英国公、庄国公、宣国公、成国公、温国公。他们的座位是按道路远近来排,这样不会擅起争执。

四品以上的将军按剑肃然立于椅后,余下的将军们都在台下一字儿排开。金盔银甲铁剑乌靴,把这一方原本清净地变成杀气冲天。

见国公位置上还差一个人没到,梁山王带着惋惜道:“温国公还是没能赶来?”成国公面色变了变,嘴唇动几动忍住没有说话。

为什么没赶来,问你梁山王自己!

你手下的这哪里是郡王,是催命阎罗才是。成国公扫扫别的国公,见他们目光凝重都不轻松,成国公心中顿起悲凉。

先帝创业时,边境十大重镇,十位国公。为梁山王支应军粮的国公本是八位,在梁山王三十岁那年,钱国公府陨落。而今天温国公又在闹家务,这和当年的钱国公府没有两样。而成国公看看自己,我也快了。

别说是他自己,就是辅国公府,成国公也知道愈加艰难。

现任辅国公正妻出自项城郡王一枝,嫡长女又嫁给陈留郡王,他还有几个女儿长大就要议亲,项城郡王早就放出话又要到他家。项城郡王试图一而再和辅国公府联姻,以便把辅国公府拿下,但陈留郡王与嫡长女成亲,成了项城郡王的恨事。

项城郡王恼怒陈留郡王妃的原因在这,但项城郡王并不是贪图美色。

国公们在圣意不明,郡王挤兑的情况下,都是摇摇欲坠。又有当地官员势力也来分割,他们再没有好的对策,将是一个接一个的玩完。

国公们各有恨意中,梁山王已转入正题。他带着众人先往南叩谢皇帝,再把今年所征兵马表述:“共五万一千零四十三人,四万的精壮汉子,分属各家郡王,”

说是精壮汉子,不过是没打过仗而且没有正规的学过功夫,但有一把子蛮力的人。

“一万零八百四十三人弓马骑射都上佳,分属各家郡王。”这是来投军时就试过,有功夫的人。

余下还有两百人,郡王们本就挺直的身子更是笔直,耳朵不用看也都尖起来。

梁山王缓缓而笑:“剩下还有两百人,分属各处总兵指挥司送来,上马能弓箭,下马能步战,念过兵书,家学也渊源。列位,我们还是用旧年的规矩来分派?”

别的郡王们还在沉吟,陈留郡王头一个起身,大声道:“我同意!”

项城郡王在亲事上输给陈留郡王,虽然他带兵的名次离陈留郡王远而又远,但遇事从来不肯服气他。

项城郡王随后一跃而起,反驳道:“我们是来点兵的,不是来打架!两百人分成八份,这也是旧规矩!”

陈留郡王瞪在他面上:“谁要先挑人谁就赢,比试才是旧规矩!”

“均分!”

“你胡扯!”

这两位又争起来,定边郡王对靖和郡王低语道:“怎么,他们去御前官司没打清爽,这每一次会议都骂,真耽误事!”

靖和郡王坏坏地低笑:“还不是为了一个女人。”

两个人窃笑起来。

梁山王面带微笑听着争执有盏茶时分,微分开双手。陈留郡王和项城郡王这就噤声,梁山小王爷见父亲威严如此,把胸脯高高的挺起面有骄傲。

梁山王抚须注视两边:“这事儿又不好办了,本王又从来不是独断的人,”英国公庄国公在肚子里骂,你这老匹夫就是太不独断了,所以我们受挤兑你一推二六五,不论从哪条根上寻都跟你这老混蛋没关系。

“呵呵,我们还是表决吧。”梁山王话才说过,项城郡王迫不及待地抢先:“均分!”陈留郡王不甘示弱:“比试!”

陈留郡王对着项城郡王冷笑:“你不敢和我比是吗?”

听到的人都愕然,大家虽然不对,但这类自高自大似街上市井汉子吵架的话,会议上一般不说。

军营里对着粗汉子,倒从不少说。

会议上都是体面尊贵的皇族一脉,说这话像是没品德,仗着你会打几仗就说嘴,也让别的人笑话。

而听话的人不如他,就要恼羞成怒。这样的话出口,没有怨仇也结下怨仇,而原本有怨仇的就更深。

项城郡王果然猫踩到尾巴一样的蹦了起来,手指陈留郡王鼻子人开始怒目:“你说什么!”陈留郡王摊开手满面无辜:“我说你不敢比试!”

郡王们都不是冲动人,项城郡王很快冷静。想我打仗不如你也不是今天的事情,你一提再提必有原因。

项城郡王狡猾地道:“比试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这里大家说了算!”这话中意思,把梁山王也否了一把,梁山王聪明的装没听到,和他们计较,就像国公们对自己的怨气一样,都是有出处没去处,装听不出来最好。横竖打起仗来,你们都得听我的。

这就大家表决。

国公们早十年前就表示不参与,随便你们自己去争。

八位郡王一举手,一半儿赞成比试的旧规,谁赢谁先挑。一半儿赞成项城郡王说的,两百人正好均分。

鉴于陈留郡王在这里犯骄傲,排名在他前面的定边郡王阴冷冷地讽刺道:“战场上打还没个够,回来这太平地方是让大家修整的,还打什么!”

在定边郡王前面的靖和郡王也道:“再说好兵将是自己练出来的,不是挑出来的!”陈留郡王毫不客气还击:“两位说得是,可换成你是我,你也这样做!”

项城郡王见缝插针地问道:“那你说说你的缘由?”陈留郡王斜斜睨他一眼:“换成是你的妻弟在里面,你比我还着急!”

“哦,”大家释然。

释然过,可没有人因此对陈留郡王示好。定边郡王相反更加阴阳怪气:“是你的妻弟你怎么不早纳你帐下?”

“就是,自家人自然归自家人,你就是收了,也没有人会说什么。”项城郡王也坏笑,最好你妻弟到我帐下,看我好好“照顾”他。

辅国公身后,八个儿子来了七个,七个儿子里三、四个变脸色。龙怀城和龙怀朴窥视兄弟们大惊失色,龙怀城是看笑话的,看看你们都怕了吧?

而龙怀朴则暗自想,小弟最先收拾的会是哪一个呢?不是二哥就是六哥。

再看台中央,让郡王们七嘴八舌一通调侃的陈留郡王不慌不忙地道:“我也想直接到我帐下,这自家人归自家人,难道我不知道?”说到这里,陈留郡王给项城郡王一个嘲弄的笑,气得项城郡王牙咬得格格一声。

陈留郡王说这话是有原因的,项城郡王总想让辅国公的八个儿子全到他帐下去,他和辅国公府也是亲戚不是。但辅国公至今不肯答应,他到哪里,他的儿子们就到哪里。辅国公疼爱他的过继长女,因为嫡长女而跟着陈留郡王,这又是项城郡王的一件恨事。

天下名将数第一的东安郡王也来了兴致,问陈留郡王:“那你当初为什么不把内弟纳到帐下,也免得我们又要会议,又要等着你们两个争上来。”

陈留郡王装腔作势的叹气:“唉,我有什么办法!我内弟是太子府下出来的,大约你也听过他的名字,他的履历直接从兵部和吏部发出,公文直接发给王爷。说起来,都察院至今还在怪我,说起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倒情愿他还在当他的大人,还在太子门下效力。”

所有的人吃了一惊!

辅国公府的公子们,包括见过袁训的龙怀城和龙怀朴都不知道这几年他的动向,听陈留郡王这样一说,公子们更是如滚油中注上水,心哗地就乱了。

他们在说的是小弟吗?

而东安郡王谨慎起来,面带笑容对梁山王欠欠身子:“陈留的一番话倒勾起我兴致,久闻太子府上藏龙卧虎,来以前我还在想,听说京里出来好些人,太子殿下忧国忧民,理当有太子府中人才是。来的是哪些人,王爷想来是知道的,请出来给我们看看如何?”

定边郡王也跟着开口,对着梁山王,又是说太子,定边郡王把阴阳怪气去掉,但讽刺的意味犹在:“久闻太子府上三近臣,苏先、柳至和袁训,不知道这三位可来了没有?要是一位都没有来,那可真的是近臣。”

看台上一片嘻哈声。

太子府上养无数门客的事,郡王们在外也知道。他们血里刀里杀着,太子府上小曲儿近臣陪着,也难怪定边郡王取笑。

定边郡王也不是今年才取笑。以前取笑的是苏先和柳至,今年探花郎太有名气,就把袁训一块儿也加进来。

台下有人朗朗回话:“袁训在此,见过王爷,见过郡王,见过大人们!”

看台下面士兵们排着整齐的方队,其中一个方队中走出一个人。他昂首大步,身高体拔。他带着笑容,猛地走出来时,像一轮日头到校场。再看他的精神饱满,气宇轩昂,肩头宽厚,虎背下一把子小细腰,是俗称的蜂腰。

男人蜂腰是练出来的。伪娘和天生瘦例外。

郡王们全是识货的,相即把嘴闭上。定边郡王也收起取笑,把袁训上下一一打量,不自觉的点了点头,这个人,倒还有点儿意思。

不是那戏台上白面敷粉近臣郎。

武将中气足,他们又在高台上说话,四面空旷音传十里。而袁训等人方队就在看台最近的地方,这就听得一清二楚。

探花郎毫不忍耐,就此出列。

他正对着台上拱手行礼:“我是袁训!”

小王爷萧观嘿嘿笑了两声,觉得袁训这个出场挺出彩,这金子像是贴在他脸上。看看小爷我没有白相中他。

梁山王是只闻太子近臣的名没见过,而且和儿子日常通信中,听儿子说最会和稀泥,当时认为最坏最阴的那个,就是这个袁训,梁山王就认真的看了看。

见他大方展样,梁山王也点头。

陈留郡王满面含笑,他和小王爷一样,认为袁训出来的光彩。这光彩嘛,当然贴在姐丈脸上。

辅国公也是笑容满面,他的儿子们可就面色不一,有阴沉的有微笑,还有受惊吓的。

回想当年事情,再想想小弟如今是太子近臣。再有一个想法贯穿公子们心中,这生得英俊的人,还真的是小弟。

隔了这么些年再见到,姐丈陈留郡王并没有认错人。

几年没听过他和姑母的消息,有的公子们是当姑母母子俱已身亡。

袁训先对台上行礼,再拱手四面环抱,团团的行了一个礼。随即大步往旁边走开,在三步外站定。

别人还不知道他在闹什么玄虚时,又一个人走出,也在台下行礼:“太子府上沈谓,见过王爷郡王大人们。”

沈谓身后,少年们一个接一个的走出。

“太子府上连渊。”

“太子府上葛通。”

……

一字儿排开二十来人,笔直挺立,不卑不亢直视看台之上。

郡王们由吃惊到诧异,再就平静下来。他们面色开始阴晴不定,而陈留郡王放声长笑:“哈哈,我们按哪个旧规矩来分人?”

东安郡王头一个回话,口风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比试,谁赢了谁挑!”他对着这二十来个太子党也流口水,东安郡王甚至不介意告诉陈留郡王:“你没能耐的话,内弟也保不住。”

梁山王不用猜就知道东安郡王的心思,东安郡王军功第一,早就想取梁山王而代之。梁山王更精明,把更多的仗给他打,造就他名将的名声以外,还绊着东安郡王没功夫在京里钻营。这一会儿面前掉下太子党,东安郡王他能不动心吗?

不动心的是傻子。

梁山王就道:“那老规矩,三招定输赢!”东安郡王脸色寒了寒,你这不是欺负老夫吗?

这老夫虽是第一名将,却上了年纪,脸上有一道破了相的刀疤,身上更是伤病无数。他气力体力都不足,三招内不会是年青郡王们的对手。

打仗与主将的功夫不成正比。诸葛亮坐木椅上摇扇子,一样打赢仗。

东安郡王暗骂梁山王老混蛋大坏蛋时,梁山王目视袁训又说出一番话:“袁训!今科的文探花,本朝最年青的监查御史,”

说到这里,东安郡王先吃了一惊。

监查御史?

他马上就转回心思,还是不要和陈留郡王争的好,让他自己把这御史收了吧。

不光是东安郡王吃惊,郡王国公将军士兵都在吃惊。

无数眼光打在袁训身上,本朝最年青的御史大人?御史多威风?将军威风是要流血的,御史威风是到处抓人的,你不当大人跑这送命的地方来,是不是书念得太多念的犯糊涂?

“袁御史,你为什么到这儿来?”梁山王像是一样的心思,就此喝问。

袁训躬身笑回:“回王爷,读书为的是明理,知道立身做人处事。读书求功名,是寒窗下梦。我已梦成,再无遗憾。武艺为保国,我蒙舅父辅国公、姐丈陈留郡王教导,又受太子殿下教诲,不敢不来!”

一干子目光又转向辅国公,原来是你的外甥。想想也是,辅国公嫡长女是过继他妹妹的,陈留郡王的内弟自然是叫国公舅舅。

龙怀城悄悄关注父亲面容,见他在此时笑得面上开花,竟然觉得小弟出风头对他是件大得意的事情。

龙怀城心中沮丧,父亲还是最疼小弟,他拿小弟当亲儿子看待。这里面不仅有父亲关心姑母的一片心意,还有小弟聪明好学,比兄弟几个都用功。

龙怀城就没有想想,袁训的用功与他们兄弟几个都分不开。

袁训明白表述他的履历,他的履历由兵部吏部发出,也是隐瞒不了的。探花加年青御史,听的人就都明白。这个人灸手可热。

文采是有的,所以他探花。圣眷上一定倍儿棒,所以他是最年青的御史。热,就是有点儿烫手。

能收伏拉拢他固然是件好事,可万一他御史并没交卸,收他到帐下,让他参了一本又一本,这就是多出一个家贼。

东安郡王犹豫不定,定边郡王不再插口,明白着他知趣收手。趁别的郡王们还没有表达心思,陈留郡王快嘴快舌地只看项城郡王:“那就只有你和我争!”

知趣不要的,陈留郡王表示此人不错。但他也怕再出来几个和他拼命争的,到底小弟名头儿太大,太子党中不说第一,也跑不出第三。

项城郡王从来不对陈留郡王退缩,争也过他也争,紧紧腰带,项城郡王应道:“好!”手往后面一伸,就去接自己兵器。

“慢着!”有一个人提高声音道:“我也要袁训!”大家看过去,见出来的是小王爷本人。萧观眸子发亮,走到陈留郡王对面,坚定地道:“袁训我要定了!”再往台下大笑:“姓袁的,早告诉过你,你有落我手里的一天!”

小王爷用力对袁训挥了挥拳头,像是说你不服气也不行。然后再伸出两根手指比划出个“六”,袁训气得鼻子一歪,你这是说我只值六百两银子吗?

项城郡王尴尬,怎么小王爷也上来了?

陈留郡王而面色也亮了,笑声更大起来:“听说小王爷家传铜锤胜似王爷,今天能讨教,有幸有幸。”

这一会儿,是梁山王得意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儿子长大成人,这个袁训以梁山王的了解,的确不是凡人。

梁山王眯着眼大笑告诫萧观:“你不是郡王对手!”萧观一抖肩头,告诉他的爹:“在您眼里,谁的对手我都不是,在京里我就不服气,现在我来了,比比才知道!”

巴掌对着陈留郡王一挥:“步战不痛快,我们下去马上去打!”当先走下看台。陈留郡王一笑跟着下去。在看台下面等人带马过来,袁训走过来笑道:“姐夫,你可别把我给输了,”输给小王爷我从此只值六百两。

陈留郡王又要拿他开玩笑:“冲你晚上睡觉占我的床,我还真想把你输了。”见马过来认镫上去,对袁训再取笑道:“要不是怕你媳妇对着我哭说我不管事儿,我才不管你去哪里。哎,这自家人,真麻烦!”

一催战马,就手摘下马上大刀,对着梁山小王爷驰去。

梁山小王爷先于他上的马,好整以暇,手握双锤候着过来,为壮声势,哇呀呀大叫一声:“陈留郡王,别说我今天不……”不给面子才说出上半句,刀光一闪,陈留郡王一刀砸在他手腕上,先挑飞他一把锤,梁山小王爷还在诧异中,陈留郡王马擦身而过,反手又是一刀,打在他后背上,再回马轻松一摘,用手把他的另一锤取走。

校场内轰然鼓噪,笑声喝彩声叫骂声什么都有。

小王爷涨得脸成紫茄子色:“不算!你这是偷袭,我还没说完话,你……”不讲理这不是吗?你要不是一家人,我也早就下手。

梁山王哈哈大笑,他的儿子吃了个狡诈的亏,这王爷开心得跟什么似的。他大笑道:“大倌儿你太实在了,上马就是比试,你还同他废什么话!”

“我!我这不是没经验吗!”梁山王磨磨牙,忽然发现京里的泼皮都比这郡王要长脸面,人家话还没有说完,你就上来了?

而且你那是什么马,跑得贼快贼快的,再一加速跟龙驹子似的。小王爷萧观眼馋起来,这马,是不是比袁训值钱?

他一挺腰,尴尬用手掌一抹就没了,对陈留郡王神气活现地道:“要我出让姓袁的也行,把你的马送我!不然就这场不算,咱们再比一场。”

袁训咬牙白眼他,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见匹马就把我忘了?

------题外话------

仔有言:不是洗白龙怀文,老天让谁灭亡,先让谁疯狂,长坏了根子变不过来的没药医,也许早死。

也不是把辅国公写的没有主意。对于辅国公的判断先不要下,且看再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