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辅国公还是好舅父

侯门纪事 淼仔 12862 字 9个月前

……

夜风大作,鼓打三更声。更鼓声和着远处城中更鼓,在风中撕扯得闷如哑雷,尾音模糊不清。陈留郡王带着五六个军官巡营过来,龙怀城从帐篷里出来,热烈的叫道:“姐夫,你回来了?”陈留郡王淡淡扫他一眼,龙怀城打迭起的热情顿时熄灭一半,余下的一半强自挣扎,让龙怀城不甘心地跟在后面。

陈留郡王瞄瞄,见龙怀城还在后面,随意抬抬手:“散了吧。”在他后面的军官们整齐的行个礼,说声是各自散开。陈留郡王独自在前面踱步,走得不疾不徐的,后面龙怀城满怀心事,忍不住长吁,就又想短叹。

他盼着陈留郡王先和他说几句话,可陈留郡王和以前一样,一个人似可以走到明天早上,他是一句话都不会说。

龙怀城憋闷得恨不能让风把自己吹走算了,他以前可见到不止一次,陈留郡王对袁训有说有笑,开玩笑袁训生气,跳上去就敢揍他。

袁训以前是真敢揍陈留郡王,不过那时候他年纪小,陈留郡王手一拨,袁训就出去了。袁训那天要是火气大儿,就摔倒再爬起来,撵着陈留郡王揍,一直揍到他自己一身泥土,气喘吁吁揍不动为止。

最后结局,陈留郡王再把小舅子取笑一通,不是笑话他生得俊像姑娘,就是笑他年纪小没力气,反正他对上小弟,就总有开不完的玩笑,然后在袁训气鼓鼓的眼光中抬腿走人。

在袁训离开的那几年,这些场景还扎着龙怀城的心。龙怀城有时候都想对陈留郡王大喊几声,我才是你小弟,可知道这姐丈不买他帐,这没趣还算没自已去找。

而今天,小弟回来了。

龙怀城越想越闷,见陈留郡王还是负手在前面晃悠走着,似忘记自己跟在身后,龙怀城就冲口而出:“小弟回来了!”

“哦,”陈留郡王身子顿一顿,再就头也不回,还是慢慢走着。

龙怀城莫明的上来一阵恼火,小跑几步与陈留郡王并肩,盯住他的神态,像他喜欢还是不喜欢,龙怀城道:“他把怀文打伤!”

陈留郡王忍不住一笑,龙怀城骇然道:“姐夫你还能笑得出来?”陈留郡王更笑起来:“怀城,我笑你们兄弟。怀文是你大哥,可你自恃嫡生子,从没有尊敬过他。有时候你当着外人叫他大哥我就想笑,没有外人时你叫他名字更是好笑!”

说过,见龙怀城痴迷的对着自己脸上看。

陈留郡王板起脸。

龙怀城见他的笑容收起,失望的别过脸。指望这姐丈对自己多笑笑,出自关心的多笑笑,可真是难。

龙怀城失落地道:“你眼睛里只有小弟,你根本不关心怀文死活!”夜风劈头盖脸的迅猛中,吹动龙怀城数年不得重视而苦苦的心情,龙怀城猛然出了口:“可我才是你小弟!姐姐虽然是过继的,却过继到我母亲名下,按名份上,你应该对我好!”

陈留郡王停下步子,眯了眯眼眸。心想这兄弟八个好几个娘,难怪生出好几种样子来。真是对不住岳父的为人,也对不住辅国公以往的英雄名声。

好在陈留郡王自己就是血山里滚过,他知道英雄不是天生的,生出来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人情识世故的那是妖怪,不是英雄。

他对八位龙公子和辅国公想的一致,且看之!

抱着这样的想法,陈留郡王就不肯和他们太近,想疏远是亲戚也远不了。他不求他们要粮草寻银子招兵马,又还看不出媸妍,就不远不近的晃着。

龙怀城很想和自己拉近距离,陈留郡王早就看出。他从煽动这类话题,而且主动回避,原因嘛,他和龙怀城都心中明白。

今天龙怀城终于没忍住,受袁训的刺激激烈的表达出他的心思,陈留郡王又好笑一下,你小子不碰钉子不回头。今天和小弟见面的你兄弟几个,老七龙怀朴是不敢得罪人,而你呢,从来看不上龙怀文,你为什么不出面拦拦?就这你还想和我攀亲戚?

陈留郡王意味深长地道:“谁是我小舅子不是我说了算,是我岳母肚子说了算!”这话一语双开。

他说的岳母,可以指辅国公夫人,也可以指袁夫人。而肚子里说了算,听似陈留郡王大不韪的拿岳母说粗话,其实在说郡王妃不是辅国公夫人肚子里出来的。

龙怀城惨白面庞,陈留郡王不认他的原因,他敢说不知道?可龙怀城还是垂死申辩状:“可姐姐占的是嫡长女名份,不然怎么……”

“这我不管!”陈留郡王不客气的打断他,眸子现出厉色,在龙怀城面上一转,龙怀城就忍不住要屏气,陈留郡王转头迈开大步,就要和他分开。

“小弟……”龙怀城还想再说点什么,陈留郡王呼地扭回头,冷冷道:“他在我帐篷里呢,你要找他,明儿早来!”

风催月寒,龙怀城更觉得这寒冷直透心底。他踉跄着退后几步,直盯盯看着陈留郡王背影,心头苦涩难言难描。

你是我姐丈才是啊!

陈留郡王回到帐篷,亲兵们捧上热水,他解了衣甲往里面走,就见到袁训张手张脚,把他的大床占了一大半儿。陈留郡王即刻把他拍醒:“往里睡!有老婆的人还睡得这种德性!”袁训迷迷糊糊往里挪挪,继续大睡。

陈留郡王瞅着,余下的地儿自己还是憋屈的。他自语道:“怎么长这么大个头!”他将就的睡下来。

更鼓声敲击,在四更上面。

……

大同城里的辅国公府,还有人没有睡。这是处在东北角的一处院子,从距离上看离正房最近。花木扶疏又不比正房少,房主人从来是得意的。

此时那总把得意挂在脸上的房主人——凌姨娘,正怒不可遏:“他怎么敢一回来就打伤我的儿子!”

在她身后的床上,睡着包扎好伤势的龙怀文。

龙怀文伤势太重,服下镇静的药沉沉睡着。凌姨娘就在房里走来走去的生气,她舞着双手:“国公爷回来了不是吗?为什么不让我现在就出城去找他。让他看看他一手带大的外甥,跟个狼崽子似的咬他的儿!”

龙怀文是国公府的长子,也是凌姨娘与辅国公夫人争宠得胜的标志,一向是她的心头肉。儿子受伤颇重,医生又说怕以后骨头长好,手臂也不如以前的利索,对于很有可能袭国公爵位的龙怀文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

他下面还有七个弟弟,将来别人全活蹦乱跳,就他一个废了一半,这辈子前程先就去了一半。

自己的孩子伤得这么重,哪怕是他先动的手,他先起意不对,凌姨娘也状若疯狂,对着房中另一个人叫道:“你为什么拦着我不让去找你的舅舅们!就是我不去,你也得赶快去,天黑怕什么,不把那姓袁的小野种一刀宰了,就不能出我的心头大恨!”

另外一个人二十来岁,但还是闺中女儿的打扮,生得容貌不错,就是带着憔悴之色。她痛哭道:“母亲和我吵有什么用!父亲晚上到的,家也不回就去住那个人的军营,又传下来话不管什么事都等他回来再说,母亲你想,这不是又偏心上来了吗?”

“什么那个人这个人!那本来应该是你的亲事,你才是这府里的长女!你才是应该许给陈留姓郡王的人!”凌姨娘愤恨地道:“国公从来对那个小子好!不就是姑奶奶的儿子!功夫也教给他,好东西也给他。我以为他们死在外面了,没有想到他还能回来!”

她的女儿更哭起来。

“哭!你就会哭!你哭有什么用!你哭着守在这里不嫁能把人哭回来!”凌姨娘更加凌厉地骂着。

在另一角儿的院子里,龙怀朴也没有睡。和他坐着的,是另一位美妇人,这是龙怀朴的生母姜姨娘。

姜姨娘神色淡淡地谈论着晚上发生的事情:“这么多年了,眼红老姑奶奶那点子嫁妆,又眼红国公疼阿训,一直没个消停,论起来,你们兄弟不去找阿训的事,他也不找你们。阿训那一年没走,我就盘算着要出事。大公子二公子等人虎视眈眈的,一直就不怀好心思。也是的,国公再正直,凌姨娘她们可一肚子坏水。国公能维持成这个局面,已经是不容易。”

龙怀朴尴尬地道:“母亲别把我说进去,我可没有和小弟过不去过。”

“你是没出这样主意,但你胁从了不少回,我说你总不听!”

龙怀朴不自在地解释道:“我说过多少回,我不跟着大哥二哥走,就得跟着三哥四哥走,不然就和六弟一样不管不问的,难不成母亲要和我八弟一条心,”龙怀朴摇头:“算了算了,您当我们这府里的国公夫人是好的吗?她要是好,怎么会和父亲反目?”

“长辈旧事儿你别提!”姜姨娘变了脸色:“国公和夫人的话不是你能说的!随你吧,我只提你一声,你要和谁走得近,以后只怕封王封侯,我只有受用,为什么要拦你往好处去!”

龙怀朴烦上来:“母亲的意思就是我们兄弟八个没有好人!”

“差不多!”姜姨娘赌气回过儿子以后,又忍俊不禁,道:“从现在来看,八位公子没有一个是成人的。你们可都大了,都有妻房,大公子二公子都当了爹,还是那么的心地不善!”

“当爹和心善没关系!”龙怀朴这样道。

姜姨娘长叹一声:“这人得碰多少钉子,才能知道心地宽厚点儿是福气!”她对儿子也灰心丧气上来:“快天明了去睡吧,你媳妇只怕还在等你。我还是那句话,那是你表弟,又不是仇人。”

“我可没对小弟怎么样,再说我也不是他对手。”龙怀朴一脸的后怕,袁训这一次回来,功夫像是又精进很多。

他这几年都呆哪儿去了?

辅国公和陈留郡王封锁消息,别的人要么早把袁训忘记,要么就打听不到消息只得作罢。

以前旧事中的人,听到袁训回来,各自心情各有不同。

------题外话------

致清雅小筑亲,今天多更了,累,去睡。

致喜欢仔文的亲,一向不爱写你恨我我恨你,虽然恨是情绪之一,永远存在。

永远宣扬爱与善良,将多幸福。如果你和仔一样相信心中有爱,就幸福,那么我们一起坚守。

宝珠坐下来就道:“姐姐,这镇上除了我们,另外堵的还有上百赶路的人,他们都去看堤坝,我粗略地点了一点,近一半的人行李单薄。姐姐你想,赶路不着急的人,在这里找不到舒服地方住,他们只要后退几十里,就有另外的一个集镇,那里可以歇脚儿。如今还停留在这镇子上的人,大多是盘缠不多,而没有能力退回去的人,姐姐,我们做个善事可好?”

郡王妃就问:“你要做什么样的善事?”善事也分很多种才是。

宝珠笑道:“我们住的这个镇子上真真的简陋,酒楼也没有,小饭馆儿就只有这个客栈,这是独一家。我们住进来的人多,冷眼的看上去,厨房上做我们一天三顿的饭菜都不得闲儿,别的人更别指望热汤水。虽说这六月的天热,冷馒头啃不出病人,但到底的难以下咽。他们不足,而我们又是富余的。又有姐丈和夫君很快就要到战场上,我每一回想起杀人,总不是滋味儿。不如我们让厨房上做些热馒头散给他们,横竖水三天五天的就能退,施舍这几天不值什么钱,”

再腼腆地一笑:“权当给姐丈和夫君祈福了。”

郡王妃弄明白宝珠的意思,她倒是喜欢的。

她的丈夫和养父常年在战场上,郡王妃性子刚强,本来是不信神佛的人。话说回来过去那些没事儿就握串佛珠在手里的女眷,又能有几个真正的在信佛呢?她们不过是寻个寄托。

郡王妃成亲后慢慢的也拜佛,她的大环境里女眷们都拜佛,而且她常担心丈夫,就需要这类的精神寄托,渐渐的成为习惯。

她见宝珠说得关切备至,就高兴的回应道:“好,为他们祈福,这是你想的周到。”她对弟妹更生出一丝满意出来,而宝珠见姐姐答应,也笑容加深,道:“那就让厨房上做起来吧,按一百人头来做,每人每天六个热馒头吧,交待人送过去也就是了,倒不用提我们的名姓,”

最后一句话,让郡王妃奇怪起来,道:“既然是我们做善事,就应该把名姓宣扬给别人知道,让受恩惠的人知道是我们才好,你怎么倒说不用提我们的名姓?”

宝珠不过是随口的一句话,说的自然是她心中的意思。但听到郡王妃反驳时,宝珠也愣住:“怎么,不过是做这点儿好事情,姐姐就要大张旗鼓?”

“那你的意思是白做这件事不成?”郡王妃微沉下脸,心里浮现出她起初对宝珠的看法,弟妹稚气未脱,又嫁到我们这种不让她忧愁的家里,竟然没有能让她成熟的事情。

宝珠听她语气,也不悦上来。在郡王妃认为宝珠总不成熟的时候,而宝珠稳重的把想法压在心底。

只有不成熟的人,才会把心思全表现在脸上吧?

宝珠也同时想到郡王妃对她的不喜欢,她当时就听出姐姐认为自己身份低,配不上她的好弟弟。此时宝珠更加能洞察郡王妃的想法,她精明的哪怕出个芝麻大的好,也要在别人心里办成西瓜那么大。

两个人的观念原本就不同。

宝珠在心里嗤之以鼻,不过一百几百个炊饼,不过施舍上最多五天,而且这中间还夹杂着虔诚的为家人祈福,这个人情不要也罢。

宝珠打小儿就信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她以这种心思为主导,但该防的人一个也没有少防,比如她连丈夫都防,过于爱他并没有全部都交付,反而是过于深爱他,又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人中龙凤,宝珠就私下里弄铺子,为的还不是防袁训有朝一日变心吗?

以“好”为中心思想,不见得就是事事将就别人。为什么看到人的善良,就把她当成软弱可欺,一定要横眉怒目,才认为这叫巾帼女英雄?

这真是太奇怪了。

宝珠这样的人遇到挫折艰难,并不改变自己的中心思想。改变的都是不坚定的。她坚定的认为你认为别人是好人,别人就是好人,哪怕她现在不好,以后也会变好。

这是一个钻石般的精神,只可惜有些人你看不懂,你守不住。

谁没有点儿磨难呢?

有人依然笑对江湖,有人却一拍就倒,抱怨天地抱怨经历就是不怪自己。

说到这里,还有人把宝珠的为人会看错吗?如果错了,你赶紧地修正回来。

郡王妃和宝珠还没有好上两天,这就又有了分歧。郡王妃想,可笑!我花了钱难道不扬名吗?

扬名有错?我总不能白做什么。

宝珠则想,你是从这儿经过,再说做好事积福全在暗处。对你来说一丁点儿的钱,而且多多的帮助别人,也会遇到多多的帮助,希望这帮助多多的平摊在舅父、姐丈和表凶身上才好。如果这是在边城,你大张粥棚施舍,那你扬名没有错,就这两天的事情,至于吗?

宝珠觉得做作。

两个人话就不投机,宝珠就告辞出来。回房去闷闷坐着,天热的汗出如雨,让人燥的不能静心想事儿。好半天的,宝珠才理解郡王妃。也是的,姐姐受的是国公府中教育,她做点儿事情就要立威,也并不错。

而郡王妃呢,在房里想怎么教导宝珠去掉天真才好,听到她的儿子在窗外念三字经:“讲道理,说仁义,”郡王妃失笑:“哎呀,宝珠竟然成了仁义的人,”亏得此时有本古书在旁边念诵,郡王妃也就懂了宝珠,正要让人请宝珠过来,说就按她说的办理,不用扬名也罢。见宝珠自己进来。

郡王妃就招呼她:“快来快来,”宝珠就高高兴兴地坐过去,对郡王妃道:“我回房想了想,姐姐说得有理,”郡王妃一听就笑了,她事事觉得自己居长,才认为宝珠天真。郡王妃笑道:“我现在也认为你说得有理,如果有人是知道感激的人,他自然会找着问是谁办的这好事儿,你说是不是?”

宝珠就笑,她就是这样想的,可刚才也不能顶着她说话啊。见郡王妃想通,交待人去办理这件“祈福”的好事情,她们又继续坐着闲话起来。

转眼到了天黑,宝珠和郡王妃孩子们热热闹闹用完饭,一路想着袁训回房。

在她思念的时候,边城上,夏直带着袁训等人走进陈留郡王在大同的行辕,这是驻扎在城外的一座军营。

离得远时先见到火把光映红半边天空,大旗烈烈风中狂舞,边城的夜风似把刀子削着天地万物,把营外黑暗处鼓动着似万千野兽嘶呼低吼。

等到近了见守营两队钉子似的士兵,目不斜视杀气逼人,还没有过去,那山石扑面厚土挤压风雪逼迫的气势雄浑碾压而至,让人稍一注目就透不过气来,只能稍稍移开眸光。这战场上尸山血海里积攒出来的,在安宁的时候却更为浓重。

沈谓暗暗的想,厉害,陈留郡王就是厉害!

跟在袁训身后走到一座大帐前,头一眼,大帐与别人不同的就是大似数间屋子,再来帐顶上珠光闪烁,夜里看不出镶的是什么。夜空璀璨,星辰与珠光交相辉映,似诱惑来的人再看第二眼,本想细细记在心里,却有什么狠狠的跳到心里,似猛虎狂豹巨鹰厉鹏,挟山川带泥流卷冰雪裹风暴压到人心里。

大家屏气凝神,都知道这是陈留郡王的大帐,他们将要见到的是天下闻名的名将之一,现任的陈留!

也有人不可遏制的亮了眼睛,沈谓就是其中的一个。

帐帘子打开,烛光如星辰落地打在人面上。里面最深处,黑色巨大书案后,陈留郡王虎踞案后,慢慢的抬起头来。一眼,看得没见过他的人就有些腿软,把身在哪里都几乎忘记。只见那哪里还是眸光,分明两把带血刀。而对上这眸光,自己就成了板上肉,任由他目光前后打量而不能挣扎。

一个人只凭眸光就能傲视天地,让进来的人都惊吓的愣在原地。只有袁训面带笑容走过去,嬉皮地道:“姐丈,你的马比我的好,你比我走得晚,竟然不比我到的晚,”陈留郡王翻个白眼儿:“你又相中我的马了!当兵的马比老婆金贵,你别乱开口啊!”

袁训笑嘻嘻:“你现骑的我不要,你别的马我就不能看看?”

“给你看了就没了!”陈留郡王装模作样鄙夷他:“小弟,你的马是太子府上出来的,我还眼馋呢,你少打我主意啊!”

“我来了你没有见面礼吗?”袁训怎么能不打他主意。

陈留郡王失笑:“你是女人吗?你要是弟妹管我要东西我就给!你是吗?”夏直头一个呵呵笑出来,别的人听到这样的一段对话,觉得帐篷里亲切起来,都跟着呵呵。

就这袁训也没有服输,他还是欢欢喜喜的:“好!以后让我老婆来要!”陈留郡王笑眸在他面上一转,心想我和岳父今天晚上才到,不会有人对你说你老婆来了才对。这小子纯属要东西嘴上不软,陈留郡王先不理他。

见进来的还有别人,陈留郡王用目光微转,听袁训一一的介绍。这中间就数沈谓兴奋的总带着想跳起来。事实上,在袁训介绍他的时候,沈谓也是一跳出列的这一跳还不能表达他内心的痛快,他站在原地,那身子左右微晃着,似脚下安的是弹簧,稍不留神又要一跳再跳。

他咧着嘴哈哈:“郡王您还记得我吗?在京里我可是特意的每天送您席面,我说过我打小儿佩服您,打小儿我就想去找你,直到今年我爹才让我走,我来了你看到没有,我来了!”

袁训笑得“吭吭”,这又是一个佩服我姐丈的。

陈留郡王莞尔点头,但是严肃地再道:“我这儿可不好呆,而且,”他话锋一转,对沈谓微微一笑:“梁山王早有话下来,来的人由他分派,你是不是到我这儿,可还还好说。”沈谓失望之色这就出来,张大嘴:“啊?不能这样折腾我吧?”

“小子,来到就由不得你了,你去哪里得听王爷的。”陈留郡王轻描淡写,先把沈谓告诫一番。

沈谓提起脚重重一顿:“没事儿,我认得梁山王,”袁训笑话他:“你还总和小王爷打架,让人家表哥写封信把小王爷再骂一通,你想的事儿就成了!”他完全是说笑,不想沈谓眼睛一亮:“对啊,让我表哥写封信给梁山王,梁山王能不买他的面子?”

他语气大得快没边,陈留郡王就问袁训:“他表哥是谁?”别对我说是皇上。袁训笑起来:“长陵侯世子,”陈留郡王哦了一声,原来如此。

那没事儿就相互寻衅的梁山小王爷和长陵侯世子,按血缘上说,是对儿表兄弟。

长陵侯世子虽然是小侯爷,但他的母亲是南城长公主。梁山王包括陈留郡王,他们都姓萧,他们是不折不扣的皇族血脉。

陈留郡王就也半开玩笑的对沈谓道:“让你表哥世子写信还不行,让你……”他在此停下来,又问道:“你们是姑表亲,还是姨表亲?”

沈谓能得到陈留郡王这么多的话,早就嘿嘿打心里乐出花来,急忙地回话:“我们是姨表亲,长陵侯是我舅舅。”

陈留郡王就知道这一位并不是皇亲,就接着刚才的笑话讲:“让你舅舅写信给梁山王,”沈谓才喜欢得一蹦多高,陈留郡王下一句完全调侃:“如果这信一来一回还能赶得上的话,你要知道三天内王爷就点兵,点完兵分派完人,你该去哪里就去哪里。”

沈谓啊呀一声傻了眼。

三天?这三天那信插翅膀到不了京里,也飞不回来。

袁训哈哈大笑出来。帐篷里这就热闹起来,跟着沈谓来的少年,跟袁训一路同行的蒋德关安,都见到陈留郡王坐着不动是挺吓人,但说起话来却风趣亲切。他们不甘示弱,都对陈留郡王表示敬意,纷纷表示要到陈留郡王的帐下来。

陈留郡王但笑,但不松口。略谈片刻,就对少年们道:“我和内弟有话说,各位请回吧,”再吩咐夏直:“你送他们。”沈谓等几个人就出来。

在外面见到营火熊熊,沈谓嬉皮笑脸的和夏直商议:“在这儿找个地儿让我住下吧,我得看看郡王怎么把小袁要到手。”夏直本来是要拒绝的,硬是让沈谓这句话逗乐。他这就挺欣赏他,才道:“那小爷你等在这里,我先把这几位送走。”余下的人也就不肯走,你一言我一语地道:“我们也钦佩郡王,让我们也留下吧,”

见他们都佩服自己家的郡王,夏直心里乐开了花。小爷们这么给脸面,夏直心想我得为郡王还回去,就干脆地拍板应下:“行!我从来不怕挨军棍,我拿主意,各位爷今天晚上就歇这里吧,明儿怎么样,可得看郡王的。郡王要发脾气把我揍了,把你们撵走,我挨军棍呢,我可就没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