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送宝珠是欢欢喜喜的

侯门纪事 淼仔 11675 字 9个月前

两位校尉带来的人散开在大门两边儿,像极把门先看住防逃跑,而两位校尉耀武扬威,满院子转悠着,大刺刺对着人脸上看,边看边吆喝:“登记名册上写着有啊,姓袁的,袁训!换了地头儿你就不敢出来吗!”

“腾腾,”跳出去四、五个,全是少年。

两个校尉冷不防的,就往后面一退。少年们出来是好身手,校尉们退出去也是好身手,就有人喝彩:“好啊!”

袁训一看就笑了,这来找的,和跳出来的,全是熟人。

他先看跳出来的,当中一个少年大步向前,手指俩校尉鼻子,怒道:“王千金,白不是,换地头儿怎么了,换地头儿你们就想欺负人!”一拍胸脯:“你别管小袁在不在,有我们在,你当他落了单吗?”

听的人就哈哈大笑,来从军的大多泼皮,有两个山东大汉鼓噪道:“这名字好!”

王千金和白不是气白了脸,他们两人的原名叫王前进,和白卜,在京里让人乱叫,就叫成王千金和白不是。

一个成了女人,一个就成了什么也不是。

这两个人,是梁山小王爷的得力臂膀,打架拳头够硬,挨打身子骨儿也够硬。而跳出来揭他们老底的人,是袁训在京中的太子党人。

走出来的这一个,是长陵侯世子的亲表弟,他家表哥和梁山小王爷最不对盘,这表弟就跟小王爷的人最不对路。

走出的表弟叫沈谓,家里也是官,他见到梁山小王爷的人过来找袁训,不用问不是好意思。沈谓和同行的少年一跳出来,攥起拳头冷笑:“在京里你们不过是混混,到了这里就想当地头蛇,小爷我不答应!”

“呸,你算老几!”大门外面有人接话就骂,又有几个人大步咚咚地走进来。说话的人他浓眉大眼,身子粗壮像株老树。

守这里的兵本来是装不知道,管你们谁打谁,当兵的就这样,不能打人和怕挨打的就别来!他们就看得津津有味,心想这些京里的少爷们也好,混混也好,打吧打吧,有热闹看喽。

然后这个人一进来,他们就站不住了。大家出列一抖衣甲啪啪行礼:“标下们见过小王爷!”

夕阳正好,晚霞红黄淡紫,余一丝儿打在这个人面上,正是梁山小王爷。

满院肃然,就是不认得小王爷的人,也应该听说过天下三军归谁管,梁山王!

到了这儿,小王爷就是太子爷。

梁山小王爷鄙视的瞪住沈谓:“你表哥软蛋不来,你小子跑来代他挨打不成?”沈谓对上他不敢不行礼,就是在京里他见面也得行礼,沈谓就上前跪倒,但据理力争:“我们是全心来投军的,小王爷您这是公报私仇吗!若是太子殿下知道……。”

有人打断他:“嗯哼!你还没看出来吗?这就是报私仇!”袁训总算把蒋关两个人推开,满面笑容缓步走出。

他不得不打断沈谓的话,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你提什么太子爷?梁山小王爷性子粗,在京里没有一出子呛过太子殿下,你还来提醒他发私愤吗?

再说以后是他的兵,提太子能当好盾牌?只会让这里的人笑话才是。

袁训走出来,对小王爷利落的行个礼,落落大方笑道:“袁训见过小王爷,袁训在此,听从小王爷发落!”

沈谓几个人对他笑了笑,小袁你从来不是缩头的人。

梁山小王爷见到袁训,脸上先喜动颜色,让人看着怎么都不像来寻仇的。但接下来他仰面,双手叉腰:“哈哈哈哈哈哈……。我让人见天的瞄着,果然是你到了!给我揍他!”

这节奏变得旁边的人一愣,梁山小王爷又拍着腰间大笑:“姓袁的,如今你还有腰牌没有!京里的大人你不当,你跑这儿来?不就是给爷爷我出气的吗!”他眉开眼笑拍着那腰牌:“如今我有,哈哈,如今是我有腰牌你没有!”

沈谓啼笑皆非,表哥说你说话最不靠谱,果然你还是个十三愣。

看你这得意劲儿,我有腰牌你没有……你小王爷那张酷似你爹的脸——真不好看,在这里就是腰牌,你拍你那大脸就行了,在这儿你一样用不着腰牌。

而王千金和白不是,坏笑着一左一右对袁训走过去。

旁边的人开始窃窃私语。

“看他这么年青,是京里的大人?”

“有大人不当,吃错哪家医生的药往这儿来?”

“小王爷这报私仇可不好,”

再看王千金和白不是,把袁训围在当中。袁训不慌不忙的,先对着沈谓等人摆手:“不要过来!”又对蒋关二人制止的看上一眼,把他们也拘在原地不动。这些动作做完,袁训再对王千金白不是笑了笑,一抬手腕招了招:“来!”

他大模大样的,梁山小王爷瞪圆了眼骂:“我呸,我呸呸呸呸,给我上,打到他眼睛里有我!”

“啪啪啪……”

几下脆声一过,三个人闪身撞在一起,随即倒下两个。

王千金让袁训拧着手臂先摔出去,反手又是一掌,正切在白不是肩头。王千金扑通摔到墙上,溅得黄土飞扬,而白不是跪在地上苦着脸,痛得就没能起来。

四周喝彩声大作:“好快的手!”

“这位大人功夫还真不错,”有人是调侃的叫好。

袁训对梁山小王爷含笑抱拳:“小王爷,你还有人没有?”梁山小王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敢在这里挑衅我?”

“您不是要试吗?您要试我可有什么办法呢?”袁训笑容不改。四面有人抽凉气时,心想这梁子是打算往大里结吗?沈谓得色上眉头,看看我们在京里也好,在外面也好,几时会丢人呢?

梁山小王爷怪叫一声,大手一挥:“给我上!”他带来的人包括前面来的十几个人齐齐应声:“是!”

沈谓等人也一甩大衣裳,露出里面一身的短打就要过去。

“慢着!”外面有人喝道:“什么人敢在这里闹事,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靴声囊囊,衣甲声响,一排人借着夕阳日色大步进来。他们走得整齐如一,不用看盔甲也知道是队训练有素的兵将。

为首的人从衣甲上看,是从五品的将军。

他生得脸盘子方方,但眼神儿里总有说不出的阴郁,眉头上又有说不出的倨傲。走进来看也不看,大声就骂:“当这里你们家吗?眼睛都长脚底了吗?都给我放老实,不老实的就地打军棍撵回家去……”

他看到袁训面上时——袁训正站场中间,脚底下倒着白不是,王千金飞得远,还在墙根下面,进来的人想不先看到他都难。

这将军就面色一震,用力又在袁训面上狠看几眼,猛然的认了出来,面色大变。初变时他想后退就走,但及时又想到袁训出现在这里,是来投军的才是。

我是将军我不怕你。

他阴森森冷冷一笑:“小弟,是你回来了!”

场中一片寂静,就是梁山小王爷听他骂着进来,本来想朝他发火,见到这一幕也觉得有好戏看,难得的安静呆在一旁。

袁训对着他,也是笑容骤然消失,换上的同样是沉下的面容,同样的冷冷,一字一句地道:“是我!我回来了!”

他不无讽刺:“你吃惊呢,还是意外,还是你还怕我?”

梁山小王爷对旁边人勾勾手,悄声道:“这是谁?”小王爷粗嗓子能放低一回,还真不容易。跟他的人附耳道:“辅国公的长子龙怀文。”

小王爷哦了一声,辅国公姓龙,他的长子是庶生的,现在是从五品的武略将军。小王爷还是糊涂,再问:“姓袁的和他是什么关系?”

大家都摇头。

小王爷还没有出京时,辅国公就进过袁家。奈何小王爷对打架兴趣最浓厚,对政事提不起精神,此时又没有带幕僚在身边,就没有人能告诉他袁训与龙怀文是表兄弟。

龙怀文当众让袁训挖苦,他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夕阳在他变脸色时悄悄下去,四面暗下来,在这黑暗中龙怀文才反应过来。

此时他是将军,袁训什么也不是。

四周掌起火把,火光投射在袁训脚下,他身姿挺拔,不再是当年小小少年,但面上恼恨,还和当年一模一样。

龙怀文心中的愤恨也是同样的不减,而他还是没看周围还有梁山小王爷在。他认出是袁训后,别的就都看不进眼里。他心头一动,心想父亲不在家,陈留郡王夫妻也不在。此时大好机会,一不做二不休,把这小子一刀宰了,实在是件痛快事情!

他上前一步,手指袁训喝了一声:“拿下!”

------题外话------

推荐金夕儿的《贵女逃妃》

宝珠对着城门睁大眼睛,不敢相信有这么多的人来送她。六月的天气,蝉鸣得人毫无感觉,远处庄稼金黄色,上方天空却碧沉如洗,带出几丝乌云清晰可见。

这天气随时可以下暴雨,没有雨时又热得狗在道边儿呼呼喘气。官道上还算好,长亭附近浓荫密布,风从远方来得凉爽。

但这不代表一堆女眷们围在一起,她们不觉得热。

真的是人太多了。

男人们三三两两的散开着,把阴凉地方给女眷们让出来。而女眷们是习惯扎堆,安老太太带着她的亲戚们一堆,又簇拥着袁夫人;文章侯府的女眷们一堆,簇拥着她们的老太太。常府上女眷们一堆,又有玉珠和掌珠嚷着热,带着丫头单独在柳树下。

长长的车队在官道上候着,和女眷们一起在等宫里叩辞的人。

辅国公、陈留郡王夫妻、让圣旨点名的韩世拓,大早上就结伴儿的去宫里叩头去了,好在宝珠不用去,她是从容的让送出来。到了城外才惊讶万分,南安侯府的亲戚们一家不少早候在城外,不用说是老祖母通的信。

安老太太正在得意:“快把宝珠打发走,我和亲家太太要出城赏荷花呢。”文章侯府的老孙氏瞅着她不是滋味儿,想自己小姑子为了这老太太生了一辈子气,背地里骂她没有男孙,你看人家有好孙女儿,这养老半点儿不愁。

看她得瑟的:“宝珠走了,我和亲家太太就不用再挂念家,我们要出去做几天的游玩,把京里京外好玩的地方再游一遍。”

听上去像是这宝珠你真碍事儿。其实就是炫耀有个好亲家。

袁夫人和忠勇王府的老王妃轻语慢笑,老王妃不知哪里来的兴致,她带着小王爷常林出城来送晚辈的行,让安老太太取笑她其实贪玩,老王妃装着生气,转而和袁夫人攀谈,夸她是个好婆婆,袁夫人从来谦虚,微笑把话题挪到媳妇身上:“亏得宝珠她肯去,大老远儿的,难为孩子热天要就上路,”

文章侯的太太们就一肚皮闷气,这天气可以热死狗,走道儿人喝点凉井水又可以病得起不来。这宝珠你就没点儿主见?你就没点儿意见?你就任由婆婆打发你去黄沙里侍候丈夫?

风沙四起,一直就是边城的代名词。

见没有热闹争执吵架可以看,四太太脸儿扭着更生气。这宝珠你要折福的,你小人儿家受这么多人的送,你小心半路跛脚走不得。

阮梁明董仲现钟家留京的三兄弟……凡是表兄们尽皆到来。袁训是他们中间不弱的一个人,制造出御史不做要将军的故事,亲戚们有说袁训犯呆的,但又都佩服他弃官而走的勇气。袁训没让他们送,兄弟们才在家里遗憾,当晚安家送信,说宝珠又要走了,这就正好弥补没送成未来将军的烦恼,大家问了日子,相约着来送宝珠。

长亭自古话题多,没有多柳也多诗。亭子的阴影里,阮家小二正要做诗。他让家人挑着诗担子出来,恰好把送表姐的路菜也能带上。过来就纠集人分发纸笔,要作几首千古绝唱的道别诗出来,然后作什么用呢,给四表姐带走糊窗户。

他还欣然得意:“让蛮夷看看我京中的雅致,我们诗是一做一窗户的,他们能吗?”

此时小二叼着笔,大发江郎才尽之叹:“我不能了,这第七首诗再也出不来,”小二到哪里,哪里有笑声。做不过他的人都跑去调侃阮梁明,把他尽情的骂着来解气。

韩府二太太就忿忿了。

今天是送行,又不是诗文会?

今天是送人去吹黄沙,又不是胭脂会?

看你们都乐着为什么?

这是送行呢,都赶快哭去吧。

这时候,城门里马蹄声过来,所有人精神都一振:“来了。”见深暗绿色城门洞里,最先出来一个人,这个人相貌威严,又目光炯炯,穿一件一品大花官服,腰间束着白玉带,这是辅国公才是。

没有见过辅国公的人,也知道辅国公府是武将世家,到了这一代才改成文职。见他容貌中还带出祖辈的严厉,都打心里暗道,名不虚传,这气势上先就和别人不同。

在辅国公后面出来的,是三十出头的男子。他面如冠玉,眉梢眼角天生带着风流倜傥模样,但眸中犀利似把带血刀,直切到人心头,杀气把他的斯文容貌掩盖得点滴全无。

他的打扮比辅国公还要招人眼目,显眼的人一看就认出来,这是陈留郡王。他着的是郡王的冠服,神采弈弈生辉,又无端的咄咄逼人。

一多半儿的女眷们都低下头,由礼仪上不能直视他,由胆量上更不敢认真的打量他。没低下头的女眷们就去看后面出来的人,一共五匹马,最前面的是父子两人,文章侯满面笑容携着儿子出城,二老爷兄弟三人跟在后面。

老太太孙氏忙迎上来,在儿子还没有下马就问:“皇上怎么说?”文章侯笑容可掬,下马躬身道:“皇上说好,”只这一个字,就足够孙氏喜欢。而文章侯又道:“世拓把叔叔们的心意转呈,皇上说让三弟下个月去,说我们府上还在孝期,一下子走两个像是不体谅。”

老太太欢天喜地,这下子府中两个男丁都有了出路,不用再与“丁忧”结怨仇。孙氏喜欢地道:“孙媳妇呢,请过来让我好好的喜欢喜欢她,”掌珠幽幽的站在不远处树下,幽幽的望着韩世拓。

她从没有想过他走。

如今是圣命难违。

城门里,又一样子招眼的出来。一辆香车驶出来,青顶子上抹金铜珠顶,四角又有金铜飞凤,垂银香圆宝盖并且有彩结,车上绘的又有翟文,日头底下红融溢艳,光气散发。看的女眷们都有垂涎,哪辈子能坐上这样的车?

这是郡王妃的车。

除了忠勇老王妃以外,在场别的人都行下礼去。

而陈留郡王妃从来谨慎,见到忠勇王府的车驾在,虽然不是官制车辆,也不敢逾越。这就下车,丫头扶着冉冉走来。

她按品大妆服色鲜明,一举一动成了女眷们的焦点。见这位年青的贵夫人不过二十来岁,乌发如云,秀眉婵婵,美得如轻云遮月,让人看一眼再想再看一眼,欲罢不能。

见这美人儿和忠勇老王妃满面春风见过礼,转向袁夫人,就轻咬朱唇,泪水儿盈盈出来。女眷们都知道这场送别的就要到来,她们由不得的安静下来。

女眷们一安静,男人们也随着安静。

郡王妃扑到袁夫人怀里,哀哀地痛哭起来:“母亲,什么时候才能再和你见面,呜……。”袁夫人抱住她,女儿还没有走,这就悠悠地起了思念。思念让她的面容更精致秀美,让看的人都眸子猛一清亮,都暗暗浮出一句话。

可怜她白了头……。

要不是白头发,她将压过她的女儿,成为场中最美貌的那个人。

二太太到此,才有点儿把掌珠放在眼中。果然,这王妃和母亲是真的情深,看她抱着母亲难分难舍,这母女二字可不是平白就说的两个空字。

袁夫人安慰着郡王妃,再招手让宝珠过来。指住宝珠后,对郡王妃郑重的交待:“照顾好宝珠才是。”她情真意切的,都能看得出来没有半点儿虚假。

宝珠就便儿对郡王妃拜了三拜:“有劳姐姐路上照应。”郡王妃擦拭泪水,还了半礼。孩子们上来道别外祖母,袁夫人抚摸这个,再拉起那个的手,舍不得的心情这才来到面上,袁夫人恋恋不舍地抱着念姐儿:“孩子们啊,外祖母真的是舍不得你们啊。”

念姐儿奶声奶气地道:“外祖母放心,我的果子会分给舅母吃的。”

小小的稚气嗓音,听得安老太太兴高采烈,看看宝珠去了,一定不会受亏待的。放下心的她,握住梅英的手,眉也开是眼也笑:“梅英啊,你就要去逛边城了,诗上写大漠孤烟直,大漠沙如雪,明月关山悠,将军带吴钩,这景致我都没见过,你就可以细细的赏玩,”

梅英跪下来,把老太太的手放在额头上,久久的不肯丢开。老太太又和孔青说话。孔青是老太太的陪嫁,他的年纪也不小了,但习武的人腰板挺直眼神儿明亮,又新娶年青的梅英夫妻和美,孔青看上去还只有四十岁模样。

“孔管家,当年父亲把你交给我,你跟了我一辈子,没少操劳。现在我把你给四姑奶奶,四姑奶奶爱敬你,说你侍候我一辈子,让我把这个给你。”老太太把齐氏的几张纸头递给孔青。孔青接过来一看,就扑通跪下,又叫:“梅英,快来谢谢老太太的大恩大德,她把卖身契赏了下来。”

梅英早就是跪下的,就膝行挪步到丈夫肩下,全然不管黄土地染脏她的新衣裳。

她也为了给四姑奶奶装面子,带的全是新衣裳,穿的也是新衣裳,老太太又找出自己年青的给她,主仆也都想到这要去的是郡王府,不能四姑奶奶丢人才是。

此时新衣裳染脏,梅英就没有去想。她只是想尽她的努力去感谢这位,把自己带大的老太太。

安老太太笑呵呵:“以后你们就是四姑奶奶雇的人了,跟着她上路吧。”就带着孔青夫妻去找宝珠,这一找,老太太就更喜欢了,她放悄嗓音,对身边人道:“别说话。”让别人都不要打扰宝珠,她就更笑得合不拢嘴。

宝珠扑在袁夫人怀里,紧紧的抱住她。

袁夫人笑吟吟的,抚着宝珠肩头,学着老太太口吻:“上路吧,把你打发走了,我和老太太还要出门玩呢。”

“母亲,就此道别,”宝珠就后退一步,拜了几拜。再寻着祖母过来,同样的扑到安老太太怀里,就要哽咽。老太太也拍着她:“不许哭,你看今儿送你都多欢喜啊。”安老太太就很喜欢,在她心里,再也没有比打发孙女儿寻丈夫更好的事情,更让她乐得不行的事情。

宝珠就笑,也拜了祖母几拜,说一声:“祖母珍重身体,宝珠去也,”高处有一个声音笑嘻嘻:“还有我呢,你不同我告别吗?”

“殿下!”不知是谁呼上一声,大家全跪下来。

太子殿下不知何时到来,他牵着马缓步而行,马上坐着瑞庆殿下,面容隐在面纱中,但穿着她公主的常服,隔着面纱也能看到小殿下笑得眉眼儿开花。

“果然送你是喜欢的,”瑞庆小殿下似在邀功又似在解释:“我请哥哥送我来,不然我一个人可来不了。”

太子一只手扯着马缰,一只手扶着马上的妹妹,光看他的神色极是淡淡:“啊,我来看你收拾得如何?”

这兄妹二人一人一句的问话,看似平淡,但因他们独特的身份,在场中人心中掀起狂涛巨澜。南安侯迅速想到他的猜测,安老太太亦是同样心情;阮梁明想这是单独给袁训的厚待;董仲现想谁都比不上小袁;忠勇老王妃想到京中传言,说宫中更看重陈留郡王,又有人说项城郡王妃为此气哭了两、三回;韩二老爷认为这是对辅国公的待遇才是;四老爷则发现新动向,这仗有得打了,兵部的那些人又可以大发财,殿下这是来送陈留郡王,但不好明着表示,就拿袁家的女眷来说事儿。

四老爷想,我可怎么能掺和一脚呢

种种心思中,宝珠的回话就更受关注。

宝珠笑语殷殷:“多谢殿下赏赐,该带的都带着呢。”她不卑又不亢。对着熟悉的两位殿下,宝珠的受宠若惊表达不到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