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如此服你

侯门纪事 淼仔 2513 字 9个月前

玉珠斜眼看他,一脸的恨铁不成钢:“你呀你呀,我后来细想这事,虽服你,也气你气到不行。”

余伯南愣住:“你服我什么?”

“你为宝珠敢跳墙,占住一个情字,岂不就像幽王褒姒,明皇为杨妃,都占的是一个情字,”玉珠说着就有些痴了。

余伯南却觉得味道不对,陪笑道:“好妹妹,你能打个好比方吗?这周幽王为褒姒烽火戏诸侯亡国,唐明皇和杨妃本是公公和儿媳关系,与理本就不合,后来杨妃误国,也几乎亡国,这个能比我为宝珠?”余伯南哭笑不得,就没有更好的典故?

这是服人,还是骂人?

“你不是险些丢了名誉!”玉珠理直气壮,余伯南顿时苦笑不止,连连点头。

雪珠子簌簌又下起来,有异香萦绕鼻端,好似从天上来。玉珠在这异香中,更有些痴狂。感叹道:“若有人肯为我这样,我一定效仿红拂跟他去了,”

余伯南刚要动嘴,玉珠白他一眼:“我可不喜欢你!”

“是是。”余伯南更加的苦笑。心想你就是红拂,这李靖还不太好找。

玉珠接下来又叹:“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你为宝珠的这片心意也足够了,有时候我想,又有谁会为我这样,把功名声誉都不放在心上……”

余伯南满嘴苦水,很想悄悄溜走。他知道玉珠爱看书,爱雨下听竹,爱雪里寻幽,但没想到她把情怀寄到这个方向上去。

他往左右寻找,很想找个理由来脱身而去。同时暗自庆幸,幸好我喜欢的,乃是宝珠。

------题外话------

幽王褒姒,明皇杨妃,红拂李靖,可百度。另,昨天的王右军,曾任右军将军的王羲之。

远远望见安府大门,余伯南心中又是一怯。幸好雪深他骑马来的,那马不管主人心意动摇,它只要马缰没动,依就往前面走。

马缰绳,也不在余伯南手里,在牵马的家人手中。

在马后面,是四个家人抬着两抬年礼跟着。

有几天没有来,余伯南发现安府大门异常的光亮,像是洗过又洗。而门头上,有风吹雨打的旧损的地方,也已经修描好似新的。

来的果然是贵客,安家祖母才会这么收拾。余伯南心里不是滋味儿,想京里的贵客,和自己一般儿的年纪,都在青春,又来了五个,难道一个没定亲的也没有?

盼着他们全都有娃娃亲吧。

余伯南这样想着,见守门人迎上来,在马前行个礼,满面堆笑:“余公子您来了,”和平时一样。余伯南心头一宽,下马取了几个赏钱给他,让人把东西往里面抬,又问:“祖母身子近来如何?”

“好呢,还念叨过您。”守门人得了赏钱,自然得找出几句好听的话送给这给钱的人。

余伯南喜悦地问:“哦,几时提到的我?”

“就是这大门上写福字,宅里写斗方的时候,老太太说阮家表公子字好,就说起本城也有一位才子,就是您了。”

余伯南笑了笑,但在心中稳住自己。他不久前才在浮躁上吃了大亏,理当改过很多。一面在心里暗笑安家祖母在内宅里说的话,守门的人是怎么知道的;一面不愿意站在大门上当着街上的人和下人们调笑,他能这样想,已经改了很多,他就许步往里走。

因有京中的贵客在,余伯南不肯在举止让他们看笑话,就走得方方正正,不慌不忙。那雪地里留下的步子,也笔直两条线一般,像匠人量着印上去的。

才转过影墙,还没绕过正厅,见一个红袄丫头在旁边招手,余伯南认得是玉珠的丫头叫青花。本来怕安府的姐妹们都不理自己,余伯南进来时满面大方,心中却极是不安。但见青花这贴身丫头笑嘻嘻的,也和以前没有变样,余伯南心中更多出一重喜悦,人还没有走过去,先把赏钱取出来,沉甸甸的两个小银锞子,各重一两,已经是丫头的几个月工钱。

青花眸子闪亮,本来该说的暂时都忘了,喜盈盈伸手来接:“是给我的吗?”

“给你的。你拿着,再告诉我你找我作什么?”余伯南把钱放到青花手心,银锞衬上丫头雪白的手心,好似玉盘托银晶。

青花呀的一声,先把钱收起来:“这钱把我喜得都快忘了!”和余伯南对着一笑,青花笑道:“我们姑娘说你这几天必过来,难道年礼也不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