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侯府的小爷也大了,就是方姨妈说这番话的用心了。安府的三个姑娘没论亲事,方明珠也一样没有论。
安府的三个姑娘,三个房头都不是老太太亲生的,可托着老太太的名,还能往京都侯府里去做客。
方明珠,也就可以跟着前去。
宝珠不作理论,只是把玩着帕子出神。一旁,气坏了红花。扯扯宝珠衣袖,红花扁着嘴:“咱们回去吧,每每来这么早作什么,要听这些话。”
见她小嘴儿鼓嘟着,煞是有趣,宝珠就轻轻一笑,依从了她:“我们走开些,等里面话说完了再进去吧。”
红花是和福英一起买进来的丫头,家里穷爹娘卖了她。在安府里呆上两年,什么是姑娘们不该听的,她倒心中清楚。
这一点上,宝珠是感激老太太钟氏的。钟氏刻薄的时候让人听不下去,可该把持的地方也半点儿不错,如教养姑娘们,在这城里算是头一份。
但这样的人,也会听方姨妈胡扯,宝珠背后想到,就会心中纳罕,觉得祖母行事,总是猜不透摸不着。
她们刚走出两步,里面倒听见了。
“外面是谁?”老太太钟氏的声音问出来。福英如卸重负,忙扬声而回:“四姑娘来了。”略停一停,钟氏缓缓道:“进来吧。”
里面,忽然就安静下来,想来老太太交待了方姨妈,让她不要再说下去。许亲事的话,总不好当着姑娘们还说。
宝珠就从容进去,见房中坐的,果然是方姨妈。还有一个人,她的女儿方明珠也在。宝珠就不去想方姨妈说侯府的小爷大了,方明珠用什么样的表情坐这里听着,而是上前,对着正中福寿榻上的半百老妇人,恭恭敬敬行下礼去。
“给祖母请安。”
随着这一声,老太太钟氏的目光,放到宝珠身上。这是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妇人,她中年丧夫,膝下无亲生之子,庶子又全丧光,独自带着三个儿媳和孙女儿过日子,在别人眼里这日子是难过的,可钟氏硬是过得体体面面,身子骨儿也比同年纪的人硬朗。
这一切,与她侯府的娘家不无关系。
安宝珠走出红漆雕喜鹊登枝房门,见天气刚刚好。正是晚饭前半个钟点光景,晚霞作七彩色,红夹着黄,白云染着青,像老太太钟氏房中的粉彩蕃石榴花插,色泽明快,观之心头一爽。
“四姑娘,咱们又是头一个到的吧?”身边是小丫头红花,今年才得十岁,足的小了安宝珠四岁的她还在天真童稚中,一脸的孩子气。
她指的是给老太太钟氏请晚安。
安府主人中没有男人,老太太钟氏独掌大权,带着三个寡媳,还有三个孙女儿过日子。每天三定省外,只有晚上这顿饭,是全家都在老太太房中用饭,给老太太解闷,听她骂人或是絮叨。
安宝珠在姐妹排行中为四,却是安府长子房下嫡女,父母双亡的她住处离老太太最近,平时又不肯怠慢,给老太太请安常常是头一个到的人。
见红花这样说,安宝珠笑了笑:“早也罢,晚也罢,都是请安罢了。”在她自己心里,并不以为早到有多好,早到,不过是多听老太太骂几句罢了。
手扶着红花,主仆沿着抄手回廊往老太太房里去,路上遇到香气阵阵,不绝而来。红花又笑道:“四姑娘您闻闻,香兰苑里又有花开了,可是的,家里人少,老太太又不肯卖园子,弄得园子荒了,还年年开这些花出来。”
香兰园就在隔壁,离她们主仆走的地方有数丈远,那道粉墙后面。从这里过的人,总是能闻到杂开的花香。只是那花开在丛丛杂草中,宝珠春天的时候偶然看过一回,草长得有半人高,看上去怕吓人的,大白天的也像藏着贼。
“真不知道老太太为什么不肯卖园子,前儿门上吴大娘说,好几个盐商要买咱们家这园子,出的价都高了去,收得钱回来,放在银铺里生息一年也有好些,只是老太太不松口,弄得人家扫光而回。”红花活泼的道。
见小婢歪着脑袋,很是调皮样子,宝珠又要笑,手上本握着一条黄色帕子,就在红花头上打了一下,道:“看你又胡说,老太太的事,咱们可不议论。”
“四姑娘时常交待我,我怎么不知道?这不是没有别人,又只和四姑娘你说。四姑娘你看,这都快冬天了,那园子里草还是高得从瓦缝里出来,晚上从这里走,只是渗人,这里离咱们近,离老太太也不远,难道老太太就不害怕不成?”红花笑嘻嘻,眼珠子前后转动,见路上无人,依然是一大通的话。
“呆丫头,这家是老太太的,老太太不卖,自有她的道理。”宝珠轻声地说着,却不肯告诉红花真实原因,怕她嘴快,在下人中一时说出来,不防说是自己猜到的,传到老太太耳朵里,倒是不好。
更走上两步,香气更加的浓郁。宝珠能分辨到的,就有十几种子香花香草,就是桂花,也浓得比昨儿要好。
老太太年过半百的人,上没有夫君,下没有儿女,年过半百的她再不精明点儿,岂不是冤枉她侯府小姐的身份。
这香兰苑啊,看似杂草丛生,其实一年到头香花香草结不完。宝珠闲下来代老太太算过,光这一处的出息,就比外面一个铺子的收息还高,而铺子还要请伙计,请管事的打理,这一处园子只自己个儿长,不用浇水不用去管,到时候自有香料铺的人来收割,送银子上门,老太太又不傻,自是不卖。
再说安府虽然不是高官门第,安老太爷生前却也是五品官员,三个早夭的安家爷们中,有一个也中了举人,老太太钟氏又出身高门,嫁妆丰厚,岂会贪一点儿盐商银子,就把家和盐商做邻居。
她平时说起来商人,鼻子就要出气,十分的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