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三国会姚州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307 字 10个月前

与此同时,大唐想联南诏对付吐蕃,吐蕃想联南诏对抗大唐,局势异常复杂,急需一位够份量的朝廷大员去处置姚州乱局。

崔耕曾经任剑南道查访使,在剑南道旧部颇多,德才兼备,简直是处置此事的最佳人选。

对于崔耕本身来讲,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即便不谈那些忧国忧民的情结,到蜀地去大展手脚,总在长安被软禁强得多不是?

所以,郑愔这个主意,没人能够拒绝。

三日后,朝廷正式讨论姚州、雟州的问题,李隆基顺势提出,要崔耕出任剑南道安抚使,以岭南道之力处置姚雟二州蛮族叛乱,以及应付吐蕃和南诏可能的进攻。

崔耕想了想也允了,不过,他提出了一点要求。自己这次出镇剑南道,不必挂一个宰相的虚衔儿了。至于自己的宰相之位,可由崔湜来接任。

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时,崔湜还是宰相。政变成功后,李隆基以崔湜贪污受贿为名,打发他去做华州刺史了。

崔耕此举,算是用自己出外,换取崔湜为相。李旦想了想,崔湜是太平公主的姘头,自己还要靠太平公主平衡李隆基,也允了。

不过李旦趁机提出,既然崔湜这个大贪官可以原谅,那萧至忠是否可以原谅呢?

萧至忠以前依附韦后是不假,但是,总体来讲,他还算是清官一名。崔耕没什么意见,表示同意。

眼瞅着李旦和崔耕三言两语,敲定了萧志忠为相,李隆基简直郁闷的想吐血。

无它,萧至忠的儿子在唐隆政变为乱军所杀。他不对自己恨之入骨,除非太阳从西方出来!

父皇随口一句,又在宰相班子里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对头。现在的宰相班子成员是:姚崇、宋璟、刘幽求、李成器、唐休璟、崔湜、萧志忠,自己在里面的力量几乎可以不计了。

他高声道:“若崔湜、萧至忠都可以为相,我以为,另外一人更应该为相!”

“谁?”

{}无弹窗

李隆基迫不及待地问道:“到底什么法子?”

“临淄王发没发现,唐隆政变后,您屡屡处于下风,在于陛下和崔耕联合起来。”

“你先前都说了八百遍了,这不是废话吗?”王琚不耐烦地插嘴。

郑愔摇头道:“并非废话。众位请想,现在太子势弱,陛下和崔耕势必貌合神离。但若是太子要扩展势力,他们又势必再次联合绞杀。所以,太子要重握大权,千难万难。

李隆基似乎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点什么,沉声道:“说下去。”

郑愔道:“假如少了一方掣肘呢?如说……崔耕出外?”

“那不是放虎归山了么?”

“非也,非也。”郑愔摇头道:“只要韦后在咱们手里握着,崔耕即便回了魏州,也不敢兴兵作乱,谈不什么放虎归山。更何况,咱们又何必放崔耕回魏州?”

李隆基沉吟道:“如果崔耕不回魏州的话,那倒不是不行……但是,不让他回魏州,该让他去哪呢?”

“剑南道!”

“为什么是剑南道?”

郑愔道:“当初,高祖皇帝曾经有意传位为太宗,曾经对太宗皇帝言到,以他为太子,以建成为蜀王。并且告诉太宗皇帝,建成若是安稳,让他一世富贵。若是不安稳,也难为大患。不知这个典故,临淄王听说过没有?”

“当然听说过。蜀地乃困龙之局,出入之路异常艰难。只要外面把路一封,任你多高的才能,也只能坐困蜀了。”

“正是如此,太子尽可以把崔耕派往剑南道。这样的话,他既不能给陛下帮忙,又对魏州施加不了什么影响,堪称一举两得。”

“可是……”李隆基还是有些犹豫,道:“咱们打算的倒是挺好,父皇能同意此事?崔耕又愿意去剑南道吗?”

“殿下放心,如今陛下安全了,崔耕入剑南道对他百利而无一害,绝不会反对。至于崔耕自己么……”

说着话,郑愔从袖兜拿出了一份公,道:“那崔耕人称崔青天,素来以天下为己任,这次他不去也不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