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朝堂突惊变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560 字 10个月前

呃……似乎也不能这么说,李显还可以赦免嘛。不过,谋反的罪名一定下来,剥夺这二人的权位乃是侍卫,圈禁起来,却是一定的。李隆基等人,自然也得吃了挂落儿。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呢?

是了,因为自己。

在没有自己的历史,李重俊造反之前,李重福已经被流放了,李显的儿子只剩下了年幼儿子的李重茂。

那么,李显死后,没有太平公主和李旦,韦后和李重茂能镇住场面?李显并不这么觉得。

所以,他既想打压太平公主和李旦的势力,又想让他们为李重茂保驾护航,心思是非常矛盾的。

被萧志忠这么一劝,也算了。

现在,有自己稳定朝纲,李显似乎举得,让太平公主和李旦滚回家吃老米,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是,这符合李显的利益,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啊。不错,自己是不喜欢李隆基,但要说韦后,那得加一个“更”字儿。李隆基好歹还是半拉明君呢,韦后算什么东西?

最关键的是,那是自己的丈母娘,冲突起来自己先天不占理,还不如和李隆基斗呢。

更何况,太平公主失势之后,韦后会善罢甘休?她要是派人把太平公主宰了,李显还能拿真她怎么样不成?

该怎么劝李显收回成命呢?现在手里完全没有任何底牌啊!

事到如今,也唯有兵行险招了、

想到这里,崔耕心思电转,忽然打了个哈哈,道:“如此说来,太平公主和相王,都有参与参与谋反喽。还请陛下将他们交与微臣审讯,定能查个明明白白。”

宗楚客马阻拦道:“不行。”

“为什么不行?”

“因为……崔相和太平公主有旧,恐有徇私舞弊之嫌。”

“这样啊,那成,这事儿本官不管了。”

这么好说话?宗楚客本来准备了一大堆说辞呢,顿时有种一拳打在空气的感觉。

不过,崔耕下一句话,好悬没让让吓尿了。

崔耕道:“本官和那慧范和尚没啥交情,我查查他,宗相不反对吧?”

{}无弹窗

武则天当政时,把御史台改为肃政台,并且一分为二。神龙政变后,所有名称一应贞观旧时,肃政台也改回了御史台。

然而,左右御史台却并未再合二为一。于是乎,现在大唐有两个御史大夫,一个是投靠了韦后晚节不保的萧至忠,另外一个叫苏珦。

苏珦也是清流一派。

武则天当政时,他是右肃政台的监察御史。当时,武则天想要诛杀韩王和鲁王,便派人对其诬告,并让苏珦查验。结果,苏珦据以力争,说韩王和鲁王并无反意。

结果,武则天拿他没办法,直接令其去河西监军,这个案子另寻他人。

从那以后,苏珦名声大噪,最终做到了右御史台御史大夫,这一仅次于宰辅的职位。

这一日清早,他还没起床呢,被一阵急促地敲门声所惊醒。打开门一看,赫然是老仆苏乐。

“老苏,何事?”

“郎君您快看看吧,可了不得了。”

说着话,苏乐已经将两封信,不由分说,递到了苏珦的手里。

“我的老天爷!”

苏珦稍微一扫,好悬没吓尿了。

原来,这两封信一封是太平公主李令月写的,一封信是相王李旦写的,至于投书的对象,则是前不久被砍了脑袋的卫王李重俊。

至于写的是什么?废话,谋反呗。

面的落款不像是假的,印章不像是假的,字迹也不像是假的!

这要是一抖搂出去,岂不是要掀起一场惊天大案?

苏老头连话都说不利索了,道:“这……这是从哪来的?”

“是有人来咱们家出首。”

“他们是什么身份?”

“一个是太平公主家的奴婢,一个是相王家的奴婢。这两个人说,自家主子跟李重俊暗通款曲,合谋造反。自己对大唐一片忠心,把这书信藏起来了。现在元凶以除,特来出首。”

有阴谋!

凭着多年的办案经验,苏珦马意识到了其的问题——尼玛出首出首吧,还俩人同时出首,他们俩是事先商量好的,还是一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