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女皇不公允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932 字 10个月前

别觉得二张在朝堂上的没什么势力,其实大谬不然!别人不说,宰相班子里面,就有苏味道和李峤投靠了二张,为他摇旗呐喊。

官场老好人娄师德保持中立,崔元综和魏元忠支持崔耕,双方竟然旗鼓相当,

最后,还是武则天见不是事,主动提出,崔耕的建议太过激进,不予采纳。

按说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单个监生不算什么,但整个成均监几千监生,联合起来的力量,即便武则天也得有所顾忌。

另外,人家武则天也够给崔耕面子了。只是不允准你的建议,既没治你的罪,也没让你还给那些监生的钱。

然而这次,崔耕还真来劲了,再次上表,女皇陛下不答应自己的要求的话,就辞官不做。

崔耕疯狂,他那个便宜老子崔元综更疯狂,也表示要告老还乡,誓不与张昌宗共立于朝堂之上。

最后,女皇陛下好说歹说,才让老丞相打消了辞官的念头,让他到蒲州当刺史去了。

别觉得这是贬谪,蒲州也是上州,刺史为正三品。如今朝堂上乌烟瘴气,连一向名声甚好的李峤都做了张昌宗的走狗了,崔元综去蒲州去颐养天年,绝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与此同时,女皇陛下对崔耕就不那么客气了,下旨申斥,说臣子以辞官威胁君主,是为不忠。再敢唧唧歪歪的,就要依律治罪。

这份旨意一下,崔耕倒是消停了两天。但第三天,他就又出幺蛾子了。

崔耕再次上表:因为家里的小妾秦雨儿中了剧毒,所以,想请一段时间的假,去寻找名医为她诊治。另外,为了照顾秦雨儿,请陛下准许那些女兵跟自己同行。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崔耕这是另辟蹊径,在向武则天发牢骚呢。

你不是不准我我辞官吗?我请假怠工你总没办法吧?当然了,我一怕真把你惹急了,砍我的脑袋;二怕你真的准了,让我失去权力。所以,我非常不合规矩的,要让那些女兵同行。你有理有据地驳回我的奏章,我有了个台阶,既表达了不满,也没有真正失去权力。

但是,女皇陛下的反应,似乎大大出乎了崔耕的预料之外。

……

……

皇宫内,迎仙亭。

张易之得意地道:“六郎,我说你原来完全是杞人忧天吧?你还不信。现在看吧,陛下已经准了崔耕的假了。这场战斗,咱们是大获全胜!我倒要看看,从今往后,这大周朝堂,还有谁敢和咱们兄弟做对?”

张昌宗苦笑道:“那可不尽然。我刚得到消息,陛下今天又下了两道圣旨,其中的内容可是对咱们大大的不利。所以……咱们得早做准备!”

“啊?陛下又了什么圣旨?”

{}无弹窗

“张常侍尽管头前带路!”

崔耕毫无惧色,先是命那些女兵带着钱回去,然后和张昌宗一起来到了通天宫。

待听张昌宗讲完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女皇陛下好像是模模糊糊地悟到了点什么。

说对谁错是明摆着的。

不管成均监占没占右控鹤监的衙门,崔耕只应通过正当途径解决。

殴打监生,乃至拍卖监生们的财物,当然是大罪。

尤其是把堂堂的成均监司业郑愔剥光了吊起来,更是大错特错,哪怕来俊臣当初都没这么嚣张。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崔耕又不傻,为啥这么干呢?肯定是给三百女兵离开朝堂找理由呗。

嗯,这个崔二郎真不赖,朕要是用别的理由,把他赶出朝廷,别人肯定说朕是无道的昏君——以奖赏之名,让崔耕放假也不大合适,难免给人以朕剥夺崔耕权力的印象。

也只有崔耕主动做错了事,朕才好借坡下驴,对崔耕稍加惩罚。

想到这里,女皇陛下面色和蔼地道:“崔爱卿,你今天为何如此冲动啊?朕准你自辩!”

“是,微臣以为,成均监已经不改不行了!”

崔耕一边回想后世的记载,一边正色道:“时俗浸轻儒学,先王之道,弛废不讲。宜令王公以下子弟,皆入国学,不听以他途仕进。又,自扬、豫以来,制狱渐繁,酷吏乘间……伏望陛下弘天地之仁,自垂拱以来,罪无轻重,一皆昭洗……如此,则天下知昔之枉滥,非陛下之意,皆狱吏之辜,幽明欢欣,感通和气。””

这些话,都是著名的《韦嗣立谏武后疏》上的原话。

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再过一年,凤阁舍人韦嗣立会上这样一道奏疏,请求武则天改革成均监。

这个奏疏的大概意思是,成均监无论老师还是学生,现在都烂透了。武则天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把那些监生乃至司业、博士们全部开革。

然后呢,重新任命贤明的司业和博士。

至于学生们,一方面,让功臣子弟们,重新考进成均监。另一方面,就是作为补偿,让被酷吏们冤死的大臣们的子弟,进成均监读书。

虽然这个建议太过激进,没被采纳,但无论女皇陛下自己,还是朝中大臣都赞赏不已,以至于韦嗣立一战成名,以至于这份奏疏被全文记载在史书上。

武则天本来就看崔耕顺眼,听了这个建议,就更看他顺眼了,道:“崔爱卿管着著作局和右控鹤监,还为朕操心成均监的事儿,真是忠心耿耿,难能可贵啊。”

崔耕微微一躬身,正色道:“陛下谬赞了。成均监藏污纳垢,大损陛下的英名,还请陛下快快下旨,从即日起改革成均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