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太医院不久的宋子华听得永琰得了安太医诊不出来的怪病,不敢怠慢,急忙随齐宽一道过来,朝瑕月匆忙行了一礼后,便为永琰诊脉,手指刚一碰到后者细小的手腕,便立刻皱起了眉,与安太医一样,诊了许久方才松开手。
“如何?”对于瑕月的询问,宋子华摇头道:“回娘娘的话,臣诊不出来。”
听得这话,安太医暗自松了口气,看来并非他医术不济,十五阿哥确是得了他们所不知道的怪病。
那厢,瑕月愕然道:“你是太医院的院正,医术超绝,怎可能诊不出来?”
“惭愧,但臣观十五阿哥脉象,除却有些快之外,确实一切正常,没有任何病症。”他的回答与刚才安太医所言相同。
瑕月摇头道:“这不可能,永琰刚才腹痛打滚,体温又这般高,怎可能没病,你且再替十五阿哥诊一次脉。”
宋子华自己也是满腹疑问,当即答应一声,再次替永琰诊脉,结果仍然与刚才相同,只能开了一些去热安神的药给永琰服用。
在喝了两剂药后,永琰的烧慢慢退了下去,也没有再出现腹痛的情况,令瑕月松了一口气;然仅仅太平了两日,第三日夜里再次出现腹痛发烧,永琰难受得一直哭,嗓子都哭哑了。
虽然永琰并非瑕月亲生,但养了这么多年,早已与亲生骨肉无异,看到他小小年纪受这样的痛苦,也是难过得直掉泪。
这一回,太医院所有太医都来了,轮流替永琰诊脉,结果都不曾找出永琰腹痛发烧的病因,开的那些药,勉强灌了半碗就全部吐了出来,永琰的怪病令一众太医皆束手无策。
这个时候,得到齐宽通禀的弘历快步走了进来,在他后面还跟着由宫女一跃而成为兰贵人的吴氏。
弘历一进来便问道:“永琰怎么样了?”他这几年虽然性子有所变化,但对子嗣仍是颇为关心。
瑕月起身行了一礼,涩声道:“启禀皇上,所有太医都诊不出永琰得了什么病,无法对症下药!”
“不错,正是他。”瑕月端起一旁的羊奶抿了一口,道:“此人与永璂有着出生入死的交情,料想不会加害永璂,那么只剩下一个可能——他在暗中保护永璂。”
王富贵与郑落保护永璂有功,官升三级,并调任步兵衙门,如今二人皆是正五品的步兵尉。
齐宽二人听得一头雾水,疑惑地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何王富贵会在暗中保护十二阿哥?”
瑕月徐徐道:“永璂是与永璋接触最多的人,恐怕他已经先本宫一步发现了这个端倪,从而让王富贵带人暗中跟随,一旦有人对其不利,立刻就可救下。”说着,她感慨地道:“战场确实是最好的磨砺之地,他已经可以独立应付一切,不再时时刻刻需要本宫的保护。”
正自言语间,冬意快步走了进来,带着一丝慌意道:“主子,十五阿哥自从去了御花园回来后,就一直嚷着说肚子不舒服,后来肚子倒是不痛了,却突然发起烧来,浑身烫得惊人。”
冬意是专门负责照料永琰的宫女,自将永琰接回宫中后,就一直养在坤宁宫中,这会儿已经有五岁了。
锦屏皱眉喝斥道:“好端端的怎么会肚子不舒服,可是给十五阿哥吃了什么不净的东西?”
冬意急忙摆手道:“没有,我一直照主子的吩咐仔细照料十五阿哥,非小厨房送来的东西,绝不给十五阿哥入口。”
锦屏待要再问,瑕月已是道:“扶本宫过去看看。”
永琰住在坤宁宫东侧的永春阁中,还没进去,便听到里面传来永琰痛苦的呻吟声,瑕月赶紧加快了脚步,一进到里面便见永琰面色通红地捂着肚子在床榻上打滚,痛苦异常,一众宫人与嬷嬷束手无策地站在床边。
瞧见瑕月进来,永琰眼泪一下子落了下来,哭泣道:“皇额娘,儿臣好痛!”
瑕月快步过去,抱着他小小但却滚烫的身子,安慰道:“没事,皇额娘在这里,没事的。”
齐宽唤过嬷嬷道:“可有去请太医?”
嬷嬷急忙道:“一发现十五阿哥不舒服就去请了,应该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