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消疑

后宫熹妃传 解语 2283 字 11个月前

凌若取过一个葡萄,将皮剥尽后递到胤禛唇边,笑语道:“臣妾自然高兴,不过万一皇上因为陪臣妾而误了国事,只怕百官上书的折子就要把臣妾给淹了,您又不是不知道他们对臣妾一直有成见。”

“有朕护着,谁也淹不到你。”胤禛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透出一种绝对的权威,或许在许多事情上,他要受制于百官,毕竟君臣自古以来都是相互制衡,用以平衡朝局,但也只是相对而言,他毕竟是坐拥整个大清江山的皇上。

在吐出葡萄籽后,胤禛颇有些感慨地道:“很久没有这样与你出来走走,这些日子,前朝后宫接二连三的出事,实在是不得闲暇。”

凌若柔声道:“皇上要推行新政,难免事情多一些,不过好在,如今新政已经在全国各地推行,很快便能看到成效,至于后宫的事……”她知道胤禛是指徐氏的事,如今距胤禛下旨处死江越与紫容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她之前一直觉得胤禛的旨意另有内情,可过了这些天,始终没看到什么变化,那件事就好像彻底过去了一般,令她颇为奇怪。

“朕知道你一直觉得江越不像是与徐氏通奸之人,觉得弘时的嫌疑更大一些。”胤禛取过一旁的软巾,替凌若拭着指尖因剥葡萄而沾染到的汁水,他的动作有些笨拙,因为这并不是他做的事。

凌若没有说什么,只是自胤禛手中接过软巾,轻声道:“还是臣妾自己来吧,皇上的手该执朱笔才是。”

胤禛凝视了她一眼,挥手示意四喜等人退出浮碧亭,“如今与你说说也不打紧,朕原先确实也怀疑弘时,觉得他才是与徐氏私通之人。”

凌若不解地道:“皇上既然怀疑,为何要赐死江越二人?”

“在下那道旨意时,他们并没有死的,死的只是两名死囚,随后朕派人多番试探弘时,但得出的结果,确实证明弘时是清白的,也一直到确认之后,朕才真正处死了江越二人。”随后胤禛将事情大致说了一遍,道:“你虽不曾明说,但朕知道你心里一直怀疑是弘时,尤其这两日见了朕总是欲言又止,朕料想你必是要问这桩事。”

了然一脸疑惑地道:“这可是奇怪了,若不是王爷所杀,她又怎会跟在王爷身边不走,还如此冤气冲天。”

弘时苦笑道:“这个本王还真回答不了大师,总之谢谢大师的好意。”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大师千里迢迢从洛阳来京城化缘,着实不易,本王与大师能够相遇也是缘份,这些银子就当是本王捐给贵寺的香油钱,还请大师收下。”

了然认真打量了弘时一脸,双手合什道:“善哉,善哉,王爷如此有佛缘善心,将来一定会有善报。”

“承大师吉言。”随后弘时又问了他一些佛理,了然一一解答之后方才飘然远去,而在他后面,弘时脸上的温和已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阴冷。

了然离开后,并没有回那间废寺,而是去一个地方换下那身僧服,换了一身打扮,然后直奔紫禁城,在来到宫门后,他取出一块令牌在守门的侍卫面前一晃,后者立刻收起刀剑让开。因为那块令牌,隶属密探独有,不过能在宫禁之中通行无阻的,唯有一块令牌,为密探首领所有。

化装成了然,两次出入定亲王府的,正是身份隐密的密探头子。

养心殿内,胤禛看着跪在地上的密探头子,道:“你说徐氏并非弘时所杀?”

密探头子恭谨地道:“回皇上的话,奴才两次造访定亲王府,依着皇上的吩咐,诓骗二阿哥有冤鬼缠身,要取他的性命,唯有取来尸骨以佛法化解戾气方才可保他平安。可是二阿哥一直都表现的很平静,称自己从未杀过人,派去守着徐氏尸骨的人,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奴才今日去寻他时,他还赠了奴才一张五百两的银票做为香油钱。”

胤禛搁下手中的朱笔,道:“弘时没有发现你的身份?”

密探头子肯定地道:“奴才第一次从定王府出来时,二阿哥曾派人跟踪过奴才,但奴才相信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早在刚被人跟上的时候,他就已经发现了,只是故作不知而已,身为密探头子,若是被人跟踪而不知,那简直是要笑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