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后事与大势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1823 字 10个月前

墨家一直做得就是“实利归己、黑锅归人”的手段,既是要真的想要归天下于一、彻底放弃了非攻立国的想法,要定九州为一国,那么齐国这些农夫的苦难总归是要解决的。

比起别处,他们过得太苦,这是出于“有志于天下芬”的感性。

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表示泗上不会非攻立国而是要以九州归一一视同仁为打算的态度表达。

反击先攻齐之事,便如此定下。

之后的会议上,适力排众议,要亲自领兵打通上蔡、象禾、寝到符离的交通线。

一个是为了会驻楚军团,另一个也是为了熟悉熟悉一线作战活动下筋骨,为之后的决战做准备。

会上表决通过之后,适笑道:“既是如此,我看咱们也应该安排一下后事,以备不测。不是今后十年二十年的后事,而是今后百年的后事。百年之后,你我之中最年轻的怕是也不知道会怎么样,百年之内或许还有人能够知道百年后应该会是谁执掌九州的大方向。”

在场诸人于乱世之中,都是些重义轻生之辈,墨家不避讳生死,有些事总要提前定下。

之后的三天,墨家的高层们开了三天的会。

会上除了一些将来的安排外,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

其一,与宋国谈判,在让渡一部分财富的基础上,让宋公宣布退位让宋国并入墨家,宋地作为一个郡,墨家有驻军权和征收国税外,剩余的延续之前的政策允许各个郡县和其余学派执政。

这一点不难,军权在墨家手中,经济上早已统一,实际上也就是走个过场,互相让步一下,在保留那些学派特殊地位的前提下统一一下,反正宋国的封建制度实际上已经基本没了,绕来绕去还是将来要走的路,无需像对楚一样还要进行一次扫清旧思想旧制度的大变革。

其二,便是将来九州一统后,立国号为汉,星汉灿烂的汉、天上银河的汉。

这和后世的汉是一个汉,意思倒也相近,只是更接近本源。

后世的汉是因为封于汉水,而汉水之所以叫汉水,是因为其走势和天上的银河星汉一样,所以汉的本质不变,仍旧是天上的那条银河。

墨家既说天志,又有了望远镜,自然是要抬头看天,适曾笑言知晓天志总有一天便是星辰大海,大海太近,是故起了这么一个汉的名字,众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

十余日后,宋国,桑林社。

才做了不到三年的信任宋公正在桑林社以宋公的名义做最后的祭祀。

这一次祭祀没有提及天命之类玄之又玄的东西,而是用了天志天道。

大意便是昔年宋国先祖商汤灭夏,不是因为和夏有私仇,而是夏桀残害民众,不能够使得天下得利。

如今墨家继承大禹的遗志,想要终结乱世,使得天下安定,人人兼爱相亲,这正是先祖商汤的意愿。

商汤的后世子孙无能,不能够知晓天志天道,没有能力让天下的百姓得利安宁。

如今民智已开,民众能够明白如何对自己有利,已经不再需要一个世袭的统治者,所以商汤的子孙要将权力让出来,这才是真正继承的先祖商汤的意愿,先祖也一定会庇护子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