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 政行百里谋万域(十)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3294 字 10个月前

盟友越国仍在,可以继续威胁齐国和楚国,不使齐国扩张力量到泗水流域,同时又可以让田氏领魏国一个人情,毕竟建阳、巨陵是齐侯割让出去的,但此时却算是田氏要回来的。

第二个好处就是可以杜绝赵国干涉齐国,避免赵国把触角伸到东方。魏韩又可以全力准备对楚一战。

越国不倒,齐国的后方始终有威胁,对抗魏国就不敢用全力。越国不倒,楚国的东方依旧面临着威胁。而墨家在泗水流域崛起,暂时魏国又无法染指,那就没有必要招惹墨家。

唯一受损的,也就是越国需要放弃泗上的霸权,但是不放弃也没意义,墨家想打还是可以获胜的。

墨家嘴上说的是小国非攻结盟,实则魏斯很清楚,到时候那些君侯不过傀儡,墨家才是泗上的无冕之君。

他也警惕于墨家扩张的速度,但却不希望自己做天下贵胄世卿的“殉道者”,拼尽全力扑灭墨家的结果就是被赵、韩、楚、齐、秦瓜分。

在宴会上,魏斯也询问了墨家使者这次会盟的基调和底线。

墨家使者表示,墨家这一战是迫不得已,越王翳好战先攻,墨家只是防御。而打完之后,又不忍齐越开战,所以……

听墨家说完一堆“利天下”非攻的理由后,终于说到了最后的底线。

越国以沭水为界,沭水以西墨家代行其政,十五小国非攻同盟,不攻不取。

越国归还建阳、巨陵两城,释放被俘获的齐国奴隶。

如果越国内部发生了政变,而越王翳为了“利天下”与“弭兵仁义”接受了各国的条件,那么墨家愿意提供一笔贷款,释放全部的越人俘虏,越王翳可以用这笔贷款购买墨家的粮食和部分武器,墨家给予后勤支持,各国施压,迫使政变篡位者让位,使越王翳复国。其中这笔贷款,由魏韩两国国君的信誉担保,偿还方式墨家自有条约。

建阳、巨陵以南百里,沭水以西到鲁国东邑重镇启阳,仍旧归越国管辖。

墨家将保证齐、鲁、越三国非攻。若齐国攻越,墨家会助越守卫,自建阳、巨陵方向反击。如越国攻鲁,墨家会助鲁国防御启阳,同时会帮助鲁国修筑启阳。如越国攻齐,墨家会威胁越国琅琊,同时从彭城、邳出兵,切断邗沟。如齐国攻鲁,墨家愿意与三晋合力援鲁以制齐。

这一切条件,在魏斯听来其实就可以总结为一利、一威慑。

对魏国的利处是,保有一个基本完整的越国,反正越国在泗上的统治也不得人心,等同于无。越国的根基不乱,就能够从南面锁死齐国的扩张方向,有墨家这个搅屎棍,齐国绝无南下发展的可能了。

对魏国的威慑,无非就是……让魏国放弃诸如联合越国攻打墨家的想法,若是敢打,墨家立刻就和齐楚联盟,先攻越国琅琊,切断邗沟,断联盟一指。断了邗沟,等同于和楚国齐国一南一北瓜分越国。攻打琅琊,则意味着越国处在墨家的威胁下,对于合力谋泗上这样的事,绝不敢出头,更不敢和魏国会盟合力……魏国大军没到,可能墨家就先攻破了琅琊。

至于害处,魏斯还没有发现。

受制于眼界,亲信并不能够放眼天下,自然也就难以理解吴起所说的那句“步兵之兴、骑兵之曙、车兵之末、贵卿之冢”的话。

然而他和当年跑到左丘明亲传弟子那里学史的吴起差距太大,甚至都不能放眼泗上淮北,问道:“以公之言,义师固然善战。可越尚有土地千里,八十余城,人口百万。昔年勾践以二十年生聚卧薪尝胆而复夫差之仇,其时甲士不过三千。如今越地广阔,义师不过城邑,难道真的是攻守之势相易了?”

吴起教育道:“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越王朱勾当年弑父而登君位,越国岂能和?国不和则不能出军,又如何战?”

“再者,纵越国八十城,百万人,可潡水一战,君子军全覆,越人岂敢再以五万之师出战?提十万之师,在堡垒广筑的墨家控制的泗上游走,这岂非自寻死路?”

“非十万之众,越人不敢与墨家战。提十万之众,粮食不济又不能攻,只能守。十万之众又不能整日集结,义师其疾如风,破城又快,三万出征越人非十万不敢对阵,征召十万非半年不能,期间又要稼穑耕收……墨家岂不是想攻哪里攻哪里,想去哪里去哪里?”

吴起说到这,低头沉思片刻道:“只是不知墨家在此一战后,又要如何?他们既说要天下弭兵,行墨家的仁义之政……”

“凡兵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墨家起兵却以利天下为名,不争名利、无有积恶内乱,更无饥荒……前所未有,不能判断。”

那亲信闻言道:“墨翟此次派出使节去见魏侯,莫不是想要借魏侯之口,请天子封侯?”

吴起一怔,即刻大笑道:“断无可能。墨家真的在意天子?既不在意,又自行政,何求公侯之名?”

“你啊,小觑了天下英雄。墨家求不朽,不会在意公侯万代之名的。因为他们的道义中,公侯分封贵胄世卿,本身就是要腐朽消亡的,他们又怎么会求让自己成为他们认为将要消亡的东西呢?”

…………

魏都。

老迈的魏斯正在与群臣议政,太子击沉默不语,看似情绪不佳。

墨家的使者团前日抵达,伴随而来的还有墨家义师俘获越王的消息,立刻引发了魏国群臣的震撼。

魏斯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先以此教育了一番太子击,当年太子击认为魏斯对于墨家的态度有些过软。

儿子骄傲,这是魏斯欣慰的,但这骄傲之外的容忍和大局思量终究和自己相比差了些。

借潡水一战,魏斯便问,若是当初牛阑邑一战之后,兴师问罪于宋,如今在大梁对峙的,便可能是一支类似于全歼越师的楚师,又该如何?

太子击不能对,只得口称错误,拜服跪听,徐徐而退。

昨日墨家的使者团抵达,魏斯设宴款待,也给足了墨家颜面,舍弃了部分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