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诸侯侧目市井谈(五)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3364 字 10个月前

“郑国如今和韩国的仇怨不能消解,又占了榆关,楚人岂能不报复?到时候这算不算不义之战?墨家讲的清楚吗?楚人能不趁机伐郑吗?”

“墨家整日说墨者是天下人,他们能在楚人伐郑的时候还站在楚国那边吗?他们那么做,他们就是楚人,又让天下非楚国的游士怎么亲近?”

“墨家昨日可以站在楚国那边防卫牛阑,明日也会指责楚国兴不义之战售卖器械协助郑人守城。他们评断对错的,不是国与国的仇怨,而是他们心中的非攻之道。”

“你既厌恶他们,就先要了解他们。墨家的言论,不妨多读读,多看看。”

说到这,魏斯又笑道:“韩赵新君即位不能出兵,这本是坏事。可正如墨家所言秦翁失马焉知祸福?声王之前曾与墨翟盟誓弭兵,期限即至,我倒要看看楚国是不是会放任这样好的机会不去攻打郑国。”

“这三年我失韩赵之援,楚却也失了墨家之心。甚好!甚好!韩侯不薨,郑人不叛,他楚国不是想要弭兵利天下,而是一直被打没有机会做非攻之战,到可以装作利天下弭兵与墨家成盟。现在,我倒要看看楚人还会遵守这盟约吗?”

“天下纷争与盟誓,无他,不过利尔!昨日有利便盟,今日无利便悖。墨翟大贤,只是却希望说动天下君王罢战,岂能成功?他说利天下,可何利于君王?”

公子击想到之前禽滑厘来这里游说弭兵时候的话,笑道:“墨家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们只说,国民财富便是君王的财富,弭兵休战休养生息,二十年人口翻倍财富翻倍,一国的财富也就翻倍……这便是他们利君王的道理啊。”

魏斯也笑道:“是啊,可这样的君王,摆上一块木头一个陶俑也可以做。可如今天下的君王,谁又想要做这样的君王呢?”

“道理是对的,可对的就一定要做吗?若是这样,天下哪里还有纷争?哈哈哈哈!”

公子击也跟着笑了起来,说罢了墨者的事,魏斯道:“如今秦君新薨,你若为君,应该如何?”

公子击想了想道:“正该让吴起猛攻洛阴、重泉!”

魏斯摇头道:“你错了。这时候应该严令吴起,不得攻拔秦人城邑,还应该主动派人吊唁以作修好之态。”

公子击不解,魏斯解释道:“秦君新薨,本又是篡夺君位。如今继承者年少,主少臣疑,新贵旧贵有恨,这时候攻打秦人,这是在帮秦人平息疑惑和仇恨。”

“公子连又趁去岁西河之战,让胜绰替他在秦地守洛阴扬名,这时候再攻秦,难道不是相助公子连?他有雄心,不肯为附庸,虽杀不得,却不得不防。”

“他虽年幼就出逃,可他依旧是秦赢公子。这一次守洛阴,也足证此人在秦地仍有根基,否则胜绰哪有机会入洛阴?”

“况且,王子定尚在,正要全力谋楚,此时不合招惹秦人。你若为君,需着眼天下。魏地困守,秦齐楚赵韩相围,稍有不慎便有亡国之虞,你不能够不清醒啊。”

公子击跪拜示意自己会记下。当即,魏斯便叫人准备吊唁所用之物,派大夫入秦,又遣人前往赵韩,为新君庆贺。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看似魏赵韩三家初代封侯,死后谥号都是侯而非自称为公,看起来还是很尊重周天子的。

只是他们做的事,却在大方向上毁了周天子的规矩,剩余的这些都只是门面小事。

就如同捅了人一刀之后,却又给那人擦了擦身上的血,然后号称自己是个好人。

旧时代的天下规矩,已经行不通了。

魏斯也觉得自己老了,有些话必须和儿子说明白了。

于是他问道:“依你看,墨家人无非老幼贵贱,尚贤为任的道义,到底好不好?”

公子击摇头,没有回答。

魏斯叹息道:“为君为臣为世卿,对尚贤的看法都是不同的。你若为君,难道不希望尚贤为任,削弱世卿吗?你是世卿,自然希望贵贱有别尚血不尚贤。只是……你要清楚,你是世卿还是国君?”

公子击呐声道:“那就是……好的?”

魏斯又摇头道:“墨家的道义,有件事一直没讲清楚。是自君王之下人人平等?还是包括君王在内皆天帝之臣人人平等?所以……不能说是好的,但却不能说一点不对。”

“你不能因为他们认为皆天帝之臣人人平等就反对他们其余的道理,而是应该接纳他们尚贤为任的道理,去除掉他们认为君王也和贱婢平等的道义。取其善者,弃其不善者。”

君王眼中的善与不善,与墨家眼中的善与不善并不一样。

公子击若有所悟,魏斯却还想说的更清楚一些。

晋国被三家瓜分,源于公族太弱。可是公族太强,也不是什么好事,掣肘严重,又随时有政变的可能。

像是吴起这样的人才,此时正是可以用的,因为他无根基,而此时想要上位最起码也要有公族血统,或者说是如同齐国的田氏一样经营了百年才行。

魏斯希望有一种制度,既可以尚贤为任,又可以不让这些贤才做大,以免百余年后成为魏国的“韩赵魏”三宗。

但是吴起这样的人才,又实在难用,因为他们太有才能,而天下又不是一个魏国。魏国不能给他想要的,这些士人自然会去别国,魏斯希望儿子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明白魏国的强盛,靠的是吴起、李悝、段干木、田子方这些人,而不是那些出身显赫的贵族。

更希望他明白,墨家作为一个组织,整个组织凝聚成一人的力量,远胜于吴起这样的人才,不要把墨家逼到楚国那边,更不要用“天下规矩”这样的说法去直接出面与墨家结怨。

韩赵魏三家,是最没资格讲周礼规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