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内外勾连百尺叹(七)

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3582 字 10个月前

这番话距今百余年,依旧提醒着每个君主:兔子在大街上跑,许多人会去追,不想让这么多人去追逐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一个人抓到这个兔子。

饶是有这样一番话,饶是屈建让楚共王幡然醒悟,依旧造就了令尹围、公子弃疾之乱,间接造就了楚人被吴击败的悲剧。

从曲沃代翼再到共王身后之乱,魏斯自然早早定下来了谁作为宗子世子。

而这位继承人也没有让魏斯失望,小小年纪便亲自带兵,参与过西河之战,北伐过中山国、甚至于几年前的三晋伐齐,他便是三晋主帅。

魏公子击,这个自小接受了田子方教育、自小习武演练军阵、刚刚成年就带兵立下功勋的人,注定就是魏斯死后的魏国国君。

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清楚,但胜绰却从这件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中,为自己效命的秦公子连找到了一丝机会。

胜绰待公子连清醒冷静之后,屏退其余人,说道:“公子难道不知道魏公子击必然继位吗?魏斯已经七十了,他还能再活几年?”

公子连急忙道:“公子击自小知兵,又有田子方教导,贤名无人不知……难道先生有什么办法,不让他继位吗?先生不是说过,曾熟识一名可十步杀人、甲士不能阻挡之勇士,难道是要用来刺杀公子击、造就魏人内乱吗?”

公子连想的,与胜绰想的完全不一样。

因为公子连觉得,胜绰的意思是魏斯要死,只要继承人出现问题,魏人就会大乱,那样的话各国围攻,只怕魏人就撑不住。

而公子击,又有贤名,又能知兵,似乎看起来有其父之风,怎么看这人继位也不是什么好事。

胜绰却笑道:“公子的本心,是利于秦?还是利于自己?”

公子连一怔,沉声郑重道:“我既要利自己,又要利秦。”

胜绰道:“事无两全,总有先后。公子还是想清楚再说。”

公子连犹豫片刻,知道胜绰这人不喜欢绕圈子,思虑许久后道:“先利己、再利秦。我必先为君,再让秦富国强兵,争霸天下不再偏居!”

这话的意思就是,在没有成为秦君之前,公子连可以做出一些损害秦国利益的举动。

胜绰却不在乎这句话的内涵,只在乎这句话的本意,闻言大笑道:“既然公子心里清楚,自己要先利己、后利秦,那么公子怎么会想到去刺杀公子击的?”

公子连一怔,心说难道你不是这个意思?

胜绰笑了许久,才道:“公子啊,你刺杀了公子击,的确可以引来魏人内乱,天下伐魏,可公子的事必然败露,公子必死。这算什么利己?又怎么可能谈什么回国继位呢?”

“再者,公子击若遇刺,魏人内乱,天下伐魏,秦人未必不能夺取西河。赢悼子若得了西河,威望盛极一时,公子难道还有归国的机会吗?这岂不是为他人着想?”

“若非公子自己说要先利己,我只怕要以为公子是要一心利秦呢!可叹我胜绰为了利己而叛了利天下,真要那样我可不能辅佐您了……哈哈哈哈!”

秦公子连曾以举火燎庭之礼招待过胜绰这些叛墨,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胜绰等人曾说出了他一直想要做的事:回秦。

不但分析的透彻,还特别告诫公子连:想要回秦,无论如何都不能借助魏人之力,否则秦人贵族不可能接受。

公子连的心思,胜绰知道,公子连也知道胜绰知道。

于是在这场苦闷之后的这番话,让公子连觉得看到了希望,或许是他还未曾发现的希望。

胜绰见公子连在半醉之后依旧以礼请教,回礼后道:“公子对于魏人势大称霸是担忧的。魏出于晋,可百年前晋之六卿之中最为强大的那个,如今又到那里去了呢?”

公子连知道,当年晋六卿之乱初始,魏人并不是最强的那个,甚至可以算是弱小的那个。

而真正强大的,早已经灰飞烟灭,再不能左右天下,执掌一国。

胜绰再拜道:“昔子墨子曾言:昔者,吴王东伐越,栖诸会稽;西伐楚,葆昭王于随;北伐齐,取国子以归于吴。诸侯报其雠,百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戾,身为刑戮也。昔者智伯伐范氏与中行氏,兼三晋之地。诸侯报其雠,百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戾,身为刑戮,用是也。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这里面的故事,您都是知晓的。那么,在您看来,魏人强大,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下一个阖闾?为什么就不能成为下一个智伯呢?”

这里面似乎只是巧合,并非是所有争霸称雄的,将来都是阖闾与智伯的下场。

可胜绰既然这样说,半醉的公子连心中一动,再次请教,问道:“先生难道就是凭子墨子的这番话,来断定魏人将来会如阖闾智伯吗?”

胜绰苦笑道:“子墨子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我若全然信任子墨子的每一句话,又怎么可能叛出墨家呢?”

说到这里,胜绰不禁想到当初把他贬低的无法在墨家立足、句句诛心之言的适。

事已至此,他也只能苦笑一声。

毕竟适的名声已非当初,与杨朱、列御寇等人论战,青出于蓝之文,种种这些都让适名扬天下。

胜绰恨不起来,毕竟适说的那番话也并非全然不对,而他本身又早想离开墨家。

不恨,便难免想到三四年前在商丘,自己尚且是墨者的时候,听到的适讲诉了许多矛盾之说与天下见闻。

他可以不信子墨子的一些话,却不能不信某种方法、某种听起来合理的说知之术。

面对公子连再三询问,胜绰想到适当初借两位已故的先生之口评论天下的话,说道:“公子,魏人纵然强大,可难道能够无敌于天下吗?难道可以战胜天下诸国吗?”

公子连大笑道:“魏人分晋而封侯,若是魏人能够无敌于天下,只怕周天子便成了魏天子。他们自然不会无敌的天下。”

“况且,我尚且觉得楚人可能战胜魏人,又怎么会觉得魏人无敌于天下呢?”

胜绰闻言,点头道:“是这样的。那么公子对于魏人可能要战胜楚国、解商丘之围、与商丘城下再演城濮,为什么还要担忧呢?”

“魏西有秦、北有赵、东有齐、南有楚。魏人已经得了西河、又在廪丘大败齐人,若是又在商丘击败楚人……这天下,谁人不担忧魏人的强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