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却不一样,巨子已经下令,知道火药配方而离开的人,那就是叛逃——而知道的人都是多年的墨者,以最坏的估计,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后半生在惴惴不安、随时提防刺杀的情况下度过。
墨子细细考虑后,说道:“我看这样。楚人到底要做什么,需要问清楚。屈将不在,公造你出面和楚人谈。魏人的事,摹成子去吧。”
“问清楚之后,再商量怎么对待。如何是利、如何是害,总要商量。七悟害俱在,各部部首也都在。适,一会你让笑生抄录,多想想利害。”
适领命,心中极喜。
这是他第一次以墨者高层的身份参加会议。
虽然从上次改组之后,墨者高层的会议他都参加过,但是这一次却不同,因为以前他是书秘,负责抄录事。虽然鉴于近水楼台的身份,也可以发言,但名不正言不顺,这此才算是真正的名正言顺。
…………
沛郭外,焦禾也知道魏人前来的事了,但是他却选择继续隐藏自己,并不去和那些人见面。
况且,墨者的书很有趣,正看得入迷。
他正在乡校内听人讲《山海经》,正好不要出面,也就乐的在那听那些看似遥远但却在身边和史籍中都能找到影子的故事。
领着魏人车马而来“求贤”的,是翟璜的门客,名叫任克。
门客和家臣不同,但某种程度又重合。
家臣是大宗贵族的下属,家臣效忠的也是家族,多是落魄贵族或是游士出身,一定担任着某种官职。
比如孔子、冉求、胜绰等人,曾经都当过家臣,这是分封建制之下大宗贵族同志的基础。
而门客未必都有官职,毕竟官职没有那么多,但门客大多都有一些才能,一旦展露了自己的才能,就会得到重用。
这是贵族封建制下,很多落魄贵族和城市游士出仕的路——于之前还有一条,就是跟着墨子混,由这个学派推荐出去做官。
翟璜作为魏相,手下的人才储备极为丰富,又有识人之明,因此推荐了吴起守西河、推荐了西门豹治邺、推荐了北门可守酸枣、推荐了乐羊子攻中山。
这一次前往沛县求贤,翟璜让自己的门客亲自前来,可谓极为重视。
作为门客以谋出身的任克,对此也极为重视。
无他,攻下中山国立下大功的乐羊子,原本也不过是翟璜家的门客,显示了才能后,便有机会名动天下镇灭一国。
出了门,适就见到了数辆马车。
他站在一旁,马车从身边经过。
车上的人看了他一眼,可能是因为他身边跟着两个剑士的缘故。
适听不懂楚语,雅语说的也是磕磕巴巴。
墨者的官方工作语言是宋鲁方言,他在墨者内部沟通没有大问题,可要离开了宋地就很难和人交流了。
身边的剑士见多识广,跟随墨子去过不少地方,能听懂楚人的话,也能听懂雅语,是以知道那是楚人。
另外楚人士阶层的帽子实在是太显眼了,一个个如同高傲的鹅,让人看得心痒痒的总想着把那高冠踩扁。
如今楚人势大,宋国也不是当初的宋国,经过宋国的国土完全不需要借路,更不太可能出现当年因为不借路就杀子舟的情况。
既来到沛地,很显然和墨者有关,若去任意他国都不太可能经过这里。
适与两名剑士乘了双辕马车去了乡亭,知会了一声留在本地的宣义部的墨者让他们继续制造舆论基础,自己先沿小路返回了沛郭。
刚到地方,公造冶就迎过来道:“正想叫人去啮桑找你。你怎么回来了?”
适将楚人车马出现在沛县的事大致说了一下,两个人边交流着边进了屋子。
屋内,二十多名墨者高层正坐在那讨论着什么。
墨子见到适返回,听适说了一下在啮桑见到楚人车马的事,只让适先坐下。
“这倒是有趣。魏人刚刚遣人来,沿途一直在打听胜绰,只说此人在廪丘守城战中叫人震惊,说是要以千金来聘……莫说魏人,就算我们在沛县,也知道胜绰投靠了秦公子,这些魏人要做什么?”
适琢磨了一下,笑道:“听闻这事,我倒是想起来在两位夫子那里求学时候听到的一个故事。”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众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千金买骨的故事,一个个觉得这故事着实有趣,又含哲理。
墨子笑道:“你的那两位夫子,真大贤隐士。可惜不能一见。千金买骨……看来胜绰就是那千里马之骨?”
众人笑,公造冶道:“正是,胜绰虽还活着,但却投靠了秦公子。于魏人而言,已经是死马了,正是千金聘骨。”
适啧了一声,说道:“这办法倒是好。反正我们知道、魏人也知道,只是在魏地求贤,怕是沛县的墨者不能知晓,所以故意跑到这里来散播消息。魏人怕是也不愿意直接招惹先生,所以只求叛出的胜绰,实则是盼着更多人当胜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