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同源】
魔本仙出,此圣之意为魔,而此道之意为仙,则是说魔亦有明道归仙之日,而天下万道本出一源,圣人也好盗贼也罢,皆由先天而化,后天而诞,成仙也罢作魔也好,不过都是自己选择的道路,而一旦选择了,那么就要把它走完,不要辜负自己的道。
纣绝天子之前看见李辟尘驾十二乘行天,心灰意冷,此时被天道当头棒喝,顿时开悟!
“叩谢天道!”
他行三叩大礼,而后把两片叶子郑重收起。
无数的仙圣渐渐尽数苏醒,他们念诵着经文,天道之前的阐道之言彻底刻印在他们的心中,于此以人心体悟天心,遇道之本身而语,得人之碧叶,又取无字银叶。
得天人授授,其受用无穷。
诸仙圣盘坐下来,此时最后一人苏醒,李辟尘睁开双目,一声钟响茫茫而走,如轻雷过天,却有蹈海之力。
石人看向李辟尘,此时却没有落下叶子,它定定的看着,过了许久,吐出了声音。
“我有很多话想要和你说,亦有很多的字想要送给你,但思来想去,天道不该偏颇,人道为人自己所铸,人若如木,自拿玉山之锥而刻,虽有痛楚,但一步一步,正化作过去不曾出现的模样。”
“如寻道一般,向着大道靠近。”
那天上落下碧叶,此时显化于李辟尘手中。
而这片叶子与其余人的叶子尽数不同!
那上面写着一十六个字!
【铜山西崩,灵钟东应】
【大道若弦,大道既隐】
李辟尘抬起头,忽然心中震荡天音。
“什么意思?!”
“天道是在说,我必有一死劫吗?可我已经渡过生死劫!”
李辟尘盯着石人,言:“大道若弦,天道言我正直高雅言过,我当不得!”
“但,又说大道既隐,是在喻示我将死去?”
“铜山西崩,灵钟东应,大道若弦,大道既隐天意难违?天意可违?!”
李辟尘豁然起身!
这要问个清楚明白!
“天道尊圣,还请!”
然正是此时,忽然再看去,石人无面而言语,却突然化出一双璀璨的眸子!
它的身躯刹那炸开,化作浩荡的天云升起,而最后留下一句谶言。
音如雷霆,直入心中!
是曰:
【青影垂云道众生,灵钟东请暮仙人】
【大道若弦通天正,半世苍生半世尘】
得道者,居于山中,号曰仙人!
那株火树银花的变化愈加明显,在这古树下盘坐的,不论是谁,此时都可以视作“仙”。
即使是神,也可看做仙,即使是魔,也可看做仙。
这个仙,指的是“得道者”。
诸人还不曾得道,只不过是看见了道之本身。
但是也仅仅只有形体罢了,所以他们在尝试触碰,在用人道来体悟天道。
最后一阵,最后一关,最后一景。
正是悟道。
仙圣们在诵经,这个地方被天音覆盖,无数道语仙言交织,而石人静静盘坐,也不知过了多久,只知道外面的山海也开始崩塌,只知道那株火树银花已经快有半数化作苍梧,只知道这一片山岳之巅,已经尽数被那些声音充满。
仙圣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曾醒来,而石人的声音仍旧弘大平静,如冥冥呓语在每个人的心中响彻。
岁月如水东流去,待到天上日月更迭,待到山巅春秋轮转,石人忽然有了动静。
这位身为所谓道之本身的存在第一次发出了清晰的声音。
“天渺渺兮难尽言,道茫茫兮不可说。”
“尔等悟道于此,一路行来,一路行去,如今见道在此,明道知道,最后自当得道。”
“道者,一也,然虽为一,却不可尽说不可尽言,此前有人言,可说不可说,尽于后人猜测,正是这个道理。”
石人出声,可说不可说,正是之前李辟尘与光同尘论道时的观点,此时它的声音在每个人的心中响彻,然诸多仙圣虽然听得它语,却没有一人睁开眸子。
仙经袅袅,石人仿佛是在对一群无知者高谈阔论,然而它并不在意,它的声音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于念里响彻。
它背后的那株古木彻底变化,火树银花与苍梧呈现阴阳的姿态,左侧为火树银花,右侧则为苍梧仙树,银与碧的叶子分割天地,黄与苍的枝干镇压两旁。
它在阐述它自身的道,身为天之道,自然所讲述的都是先天的规律,从大事来印证小事,从自然来印证虚无,最后言尽天之道理,再看向所有的人之道者。
这时候,有人睁开了眸子。
炽烈的气震动云霄,他口中念诵着山中的经文,天上的碧叶落下一片,这位仙人起身接住,在这最后山岳的巅峰处衍化属于他的道。
古老且朦胧的圣影出现在他的身后,同时张开口,吐出最浩大的声音。
“人之道,武中求,战中得,斗中来,纳道为己用,以己道破万道!”
徐无鬼开言,声音朗朗,震动云霄,而那片碧叶轮转,当中刻印一道篆文,留下四个字。
【炼道为我】
“是的,衍化你们的道。”
石人动指,于是火树银花上落下一片叶子,同样归在徐无鬼的手中。
碧绿的叶子上写着四个字,而那银色的叶子上则什么也没有。
有字的表示人之道,无字的表示天之道。
所谓有字者人之书本,无字者自然为天之卷册。
人之道为自身之道,天之道则需要用人之道去感悟。
这不是没有字。
而是字留给人自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