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骨神遗留的力量开始显化,天的神性带来了天威,人的神性尚未开启,但已不太遥远。
李辟尘去了观后,看了先天青气,与九儿道了别离,那步伐又转,上了山巅,看了一眼那坟冢,就径自下了山去。
观门前,石灵明与列寅坐在门槛处,孩子手托着腮帮,看着李辟尘一步一台阶,走向南天门前。
出了南天门,下了峨眉山,再行几步,就是凡间。
孩子坐在门槛前,那目光悠悠的,而李辟尘行到南天门下,转过了身子。
孩子的目光澄澈,此时那当中,居然是什么念头也没有。
那是归于一切的平静,并不是自己在想,而仅仅是在看,在看李辟尘的背影。
目光看见石灵明的眸子,从中读出了他的念头,居然是一片空白,有的只是澄澈通明。
李辟尘突然似乎悟道了。
降心猿,这心猿之所以降不住,那是因为雾里看花,想的太多。
什么也不想,通灵澄澈,此时可以见神,自然就会见到心猿。
而这个心猿,其实不是灵明石猴,而恐怕是只六耳猕猴。
降住心猿,则拿住六耳猕猴,抚他灵台,如此将六耳化作灵明。
“原来如此”
一瞬间,李辟尘开悟了,第四境同归,本是人与天地合,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六耳则正是天地所化的二心,所谓万物皆明。
因为知道得多了,感悟的多了,所以产生的所谓“疑问”。
这里的六耳猕猴,不是真正的六耳猕猴,仅仅是心猿的另类称呼。
而降了六耳,自化灵明,是真正念头通达,贯穿天地,比同归更上一境。
念头通达,不染尘埃,明洁无念,灵台如洗。
此谓魂魄五境,境唤灵明。
破境了吗?
李辟尘如此自问,而后当他看见石灵明的目光时,微微停顿,便又明白了。
原来没有啊,只是明白了这个道理罢了。
那门在前面,只是推开了一半,可还有一半,总是遮遮掩掩。
这次人间之行,或许,能推开剩下的一半吧。
神刀落下,冥冥之中,割裂了道与法。
任天舒身上的气息如潮水般褪去,而那顶上,那朵魔花悠悠坠下,此时十二瓣的花朵崩溃散去。
同一时,紫府丹田当中,同时有一道气息散开,那身上,升起烟云,眉心当中,一道明光破碎,那是人身真丹玄光。
玄光碎,一阳散,二十七阳裂,二十四阴断。
真丹炸开。
任天舒的道行散尽,那一身玉液魔躯当中,一切蕴含之道与法俱都散去。
随着玄光的破碎,境界跌下人魔,而在同一刹那,那眉心道台,也同时灭去。
斩我洞中斩我道,是谓之斩我明道。
任天舒的双眸闭上,此时手中捏起道印,那口齿轻轻开阖,念诵起《黄庭》来。
“天中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通利道路无终休,眉号华盖覆明珠。九幽日月洞虚元,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裙华蒨粲。舌下玄膺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他口中念诵经文,这是黄庭,亦是太上日月大法。
李辟尘盘坐原地,看着这一幕,同时心中,也有些许钦佩。
斩我明道,从玄光直跌凡身,虽开五精四海,但三火已隐,等若从头再来。
不是谁都能有这种气魄。
待到一炷香后,任天舒闭口不言,此时鼻中喷出两道气息,浑浊污秽,此时落地,顿时消散不见。
任天舒缓缓睁开眸子,此时一开口,却又是一阵畅快的大笑。
其音滔天,其音浩浩。
褪去魔身,斩尽前尘!
他原本的念头改变了,前尘不该斩,而是为大道让步,可是在看过洞窟当中的话语后,任天舒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
什么该斩,什么不该斩?
这就是什么该放下,什么不该放下!
那原本斩我洞中的道人斩了真我,是彻底陷入了疯狂,但没有过去之人,何谈来世!
三世三我,本为一身,要么尽数斩去,要么尽数留下!
斩尽前尘,不是斩尽真我!
任天舒悟出了更上一层的法,此时前尘尽去,那曾经的因果缘法,如今尽数如割开的丝线,断了个干干净净。
李辟尘看任天舒此时破去魔身,不由得一声赞叹:“道友好气魄,如今褪去魔身,斩尽前尘,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