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这不科学!

夏额哲觉得这门艺术实在是太伟大了,在无视了自己家的部落也曾经被筑了十几座京观的事实之后,夏额哲甚至于还找到了刘兴祚一起研究京观该怎么筑才能更美观大气。

眼看着近在眼前的杭爱山,夏额哲伸出马鞭指了指:“当初家父失智,妄图与圣天子为敌,以致察哈尔部被筑京观十余。

如今夏某弃暗投明,归顺圣天子,得沐圣人教化,实在是三生有幸也!

鞑靼蛮子不识天数,妄自兴兵,以致生灵涂炭,我等天子鹰犬有幸而从天子伐之,当筑一京观也!”

刘兴祚再一次伸手揉了揉额头。

大哥,你是我亲哥行不?你他娘的原来也是鞑靼蛮子一家的啊混蛋!你家也被筑过京观啊混蛋!

你他娘的现在一口一个鞑靼蛮子,怎么听着就那么顺耳呢?

摇了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脑海后,刘兴祚道:“夏侯说的不错,正该把这些蛮子们筑成京观,以宣示武力,以震慑不臣!”

崇祯皇帝也伸出马鞭指了指杭爱山,然后笑道:“行了,先别研究京观的事儿了,都下马休息,下午咱们直接越过杭爱山,杀鞑子!”

……

微风徐徐,已经近了六月的天虽然有些炎热,但是对比起大明来说,还是比较凉快的。

留在杭爱山的大部分鞑靼牧民们显得有闲悠闲,适意。

对于这些牧民来说,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大概也就是这时候了。

早了,会冷,早晚冷,中午热,早上还得穿上羊皮袍子,中午就恨不得脱个精光。

再晚一些,等到了秋天的时候,就得忙活着割草晒草,挤奶制奶酪,总之闲一些的时光不多。

等到了冬天,呼啸的寒风伴着白灾,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夺人性命。

唯有在这六月份左右的时候,才可以放下一切的事情,只要安心的牧羊放牛,不用考虑割草,不用考虑白灾也不用考虑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除了放牧牛羊之外,就是考虑一下隔壁哈斯棋棋格,剩下的都不用想。

至于大汗带着大军去打仗,牧民们没有多少人在意。

大汗要打仗,部落里派出人跟着去就是了,战死的勇士们会回到长生天的怀抱,活着回来的勇士会分到应得的战利品,让一家老小的生活更好一些。

至于失败,其实也没什么,打仗这种事儿听说过百战百胜,但是没听说过万胜不败的。

一次的失利,算不得什么,大汗早晚会赢回来的,到时候南方那些明国的好东西,自己家是不是也能分到一些?

想象的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而且不只是今天残酷,是从今天以后就没有了明天。

崇祯皇帝带着吃饱喝足休息好的大军越过杭爱山之后,就发现了眼前这样一个巨大的部落。

跟以往万把人左右的部落不同,眼前的部落看上去得有数……算了,根本就看不出来多少,只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帐篷和牛羊,还有穿梭其间的牧民。

缓缓的拉下面甲,又抽出了悬挂在腰间的马刀,崇祯皇帝喝呼一声后便策马向前驰去。

崇祯皇帝的动作仿佛打开了某种开关,跟在崇祯皇帝身后的十万精骑也跟着动了起来,一起放下面甲,然后抽出了马刀,向着眼前的这个部落围去。

地面的震动,让部落里的人也发现了这支突然之间出现的大军。

通过马蹄奔跑而让地面产生的震动来判断,这支大军起码有十万之众——自己家大汗在这次大败之后,搜索了好多部落才又凑够二十万大军。

这也就意味着,不可能是自家大汗回来了,因为大汗不可能分兵十万跑回来。

很快,这支军队的身份就显露无疑——虽然很多人都不认得那个飘扬的大旗上面硕大的明字,可是这明显就是南蛮子才用的汉字!

明军!

来不及想为什么明军会出现在这里,更来不及去想自己家的大汗是不是已经凉凉,整个部落现在最应该关心的是能不能在这些明军的手下活下来!

没有谁,会天真的认为这些明军只是路过,或者单纯的是来做客的。

崇祯皇帝死死的盯着朱刚,冷声道:“把情况给朕说清楚!”

朱刚感觉自己的后背有些难受,本来就热出了汗,现在又有些冷汗也出来了,这下子就更不舒服了。

定了定神后,朱刚才接着道:“启奏陛下,鞑靼人现在化整为零,不时的对我军进行袭扰,从来不正面进行作战。”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有些烦闷的命朱刚退下,接着又吩咐道:“传英国公张之极,成国公朱纯臣,平北侯巴特尔过来见朕。”

他娘的,这些蛮子们长进啊,领先几百年就先玩起麻雀战游击战了这是?

这不科学!

等到张之极和朱纯臣等人都齐了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刚才的情报你们可能听说了,也可能没听说。

朕简单的总结了一下,就是蛮子们化整为零,不断袭扰我各路兵马。”

朱纯臣和张之极等人自然也知道崇祯皇帝话里的意思——如果不是这种玩法实在是太恶心人,崇祯皇帝不可能这么大张旗鼓的把自己这些人喊到一起来。

定了定神后,张之极才拱手道:“启奏陛下,蛮子们这种搞法,无非就是打着不停袭扰我各路大军,甚至打着袭扰我军粮道的主义,以达到逼迫我大明退兵的目的。

但是这种袭扰的方法确实有其作用,最起码我各种兵马再不能撒出小股的探子去打探情报,更不能放任小股士卒在外了。

由此看来,蛮子中也不全是蠢货,还是有些聪明人的。”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自然是这个目的,假设说断掉我军粮道,我大明便不得不退兵,蛮子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但是现在的问题关键在于,蛮子既然已经出招了,那我们便不得不应对。”

朱纯臣拱手道:“依陛下前番所言,只要我大明在此有足够的士卒和卫所,倒也不惧那些蛮子们来袭扰?”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一声,却没有立即说话。

理论上来说,只要大明的人够多,士卒够多的还,蛮子们玩这种袭扰战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但是实际上呢?

后世险些成为第五十七个民族的倭奴已经用他们的实际经验证明了这种战法的无解之处。

扫荡,围剿,三光,各种政策全都完了一遍也没能彻底解决掉土八路,反而让其一天天的发展壮大,就足以证明这种战术的成功之处了。

甚至于,这种战术已经不仅仅是战术了,甚至于可以称之为战略性战术。

而眼下的大明甚至于还不如后世的倭奴呢,连汽车都没有,想要扫荡?围剿?

做梦去吧!

唯一能实现的就是坞堡战术或者炮楼战术,步步推进才能解决掉这些蛮子。

但是,等到炮楼修满草原,草原还是那个草原吗?

更关键的是,得哪年才能修完?

等崇祯皇帝埋坑里之前倒是很有可能!

当然,大明的实力不是后世的倭奴能比的,真要这么玩也能搞出来一定的成果。

但是最终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人。

没有足够的人,什么足够的浓度理论都是扯蛋——因为大明的百姓就不愿意往这边儿移民!

过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罢了,命人在这里准备筑城,移民,迁卫所来此!”

朱纯臣拱手道:“陛下,倒不如让铁道部先修建铁路过来?我大明可以在此多建城池,城池之间可以用铁路连接?”

崇祯皇帝却又摇了摇头道:“看情况吧。先从万全都司修建一条铁路来此,至于以后是不是用铁路连接各城,只能到时候再看了,一时半会儿的也没办法决定。”

但是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又让人一阵蛋疼:“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