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过是些野猴子

郑芝虎一脸懵逼的往李吖子那伙儿海盗所在的方向去了,郑芝龙则是笑着问道:“老曹,京观这玩意弄起来有什么意思?怎么我看连唐王殿下他们也挺喜欢筑京观的?”

曹振生舀起一勺鱼汤尝了尝味道,笑道:“京观是干什么?以武力震慑不臣!

我大明远离爪哇,以后肯定会迁民实之。可是毕竟离的太远,有鞭长莫及之虞,不筑京观,何以震慑周边的蛮子们?

临出京之前,咱家可是听说了,以后大明不管把哪里给打下来了,都是要筑京观的,直到杀到蛮子们胆寒为止!”

点了点头,郑芝龙也不再问,干脆盛了碗鱼汤,与曹振生一起喝起酒来。

对于郑芝龙来说,跟曹振生这种不带把儿的纯爷们太监喝酒,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总比跟那些之乎者也的穷酸喝起来要痛快。

郑芝龙他们喝的痛快,李吖子的圆眼则是眯了起来,盯着郑芝凤一言不发,直让郑芝凤觉得自己后背发凉。

郑芝凤毕竟也是武举人出身的,论到操刀子砍人那是一点儿不含糊,除了郑芝虎在武力值上能稳压自己一头外,论到行军布阵什么的,郑芝凤在所有兄弟里面是最强的一个。

头脑加上颇高的武力值,让郑芝凤觉得自己不应该怂,可是刚咳了咳嗓子,打算把腰板给挺直,就听李吖子开口道:“咳什么?有病得吃药!”

被李吖子一句话给噎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的郑芝凤开口道:“总之,李大当家的这边一定要加快些速度,早点儿把蛮子们杀光抓光才是正经事儿!”

李吖子正想开口说话,手下人却跑来禀报:“启禀大当家的,郑二爷求见!”

冷哼一声后,李吖子开口道:“让他进来!”

进到李吖子帐中,郑芝虎先是拱了拱手,然后开口道:“李大当家的,曹公公托郑某给您带句话儿。”

李吖子道:“什么话,你说便是。”

郑芝虎道:“曹公公说了,要您手下的兄弟们弄些人头,筑成京观,以震慑不臣!”

点了点头,李吖子开口道:“这个没问题,你回去后转告曹公公,就说我李吖子应下了,给他弄一万颗人头去堆京观!”

郑芝凤心中哀叹一声,知道为什么自己和郑芝虎的待遇为什么相差那么大——自己传达的是郑芝龙的意思,郑芝虎传达的是曹振生的意思,那待遇自然是天上地下。

郑芝凤心中正在替郑芝龙抱屈,却突然间听李吖子问道:“郑老四,这岛上还有多少蛮子?”

回过神来的郑芝凤应道:“除去已经被杀还有被抓的那些,约摸二十余万吧?”

李吖子点了点头,开口道:“那就好,争取半个月之内杀掉几万,剩下的都抓回去修什么铁路去。”

说完之后,李吖子又冷冷的道:“这里就不留二位用饭了,请吧?”

倍感憋屈的郑芝凤虽然有心反抗,却也知道自己打不过李吖子这个小娘皮,只得恨恨的跟着郑芝虎回去复命了。

接到郑芝凤回报的郑芝龙笑了笑,对着曹振生道:“老曹是不是修书国内,准备下迁民实地的事儿?

那李吖子既然应下了,差不多半个月左右就能把那些蛮子们清理干净,到时候便可以迁民了。”

曹振生道:“这个自然,咱家等会儿便修书一封,你遣人送回国内便是。”

顿了顿,曹振生道:“倒是当真想不到,李吖子这小娘竟然如此厉害,爪哇上上下下,竟然找不到一个对手?”

嗤笑一声后,郑芝龙道:“连我大明自己的海盗里面都罕逢敌手,那李吖子自然不可小觑。

再者说了,就凭爪哇那些野猴子,就是随便从大明抓个读书人过来,都能指挥大军把他们玩的欲生欲死,更何况李吖子这种狠荐子?”

点点头,曹振生道:“说的也是,不过是一群野猴子罢了,哪儿懂的什么行军打仗?用一群海盗来打他们,都算是欺负他们了!”

远在大明京城的崇祯皇帝接到曹振生奏报后,开始头疼了。

大明在崇祯八年虽然说事儿不少,可是总体上还是比较平稳的,现在想要弄些人出去,估计没那么简单。

梅加瓦的新招数很简单——越过李吖子这些海盗,直接去找郑芝龙谈。

毕竟,身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新时代三有蛮子,梅加瓦可也是学习过一些大明的知识的,知道大明的朝廷是要脸的。

最起码自己表态献土投降之后,这仗就没办法再继续打下去了,他们的将军必须要向皇帝和朝廷进行汇报,只有他们的皇帝才能决定是不是继续打下去。

也就是说,直到消息反馈回来前,这一段时间是安全的。

这一点在他们自己的书里和话本里面体现的很明显。

而且梅加瓦相信,李吖子他们敢杀一个使者,但是未必有胆子杀掉一个完整的持节使团。

事实证明,瓦希德的使者跟李吖子他们谈什么划地而治的条件是行不通的,所以被杀了活该。

因为梅加瓦的使团持着青竹做成的旄节,一路平安的见到了郑芝龙,李吖子那一伙海盗大眼瞪小眼的,愣是没有谁敢沿路劫杀使团成员。

隐约猜到使者来意的郑芝龙脸色阴沉的仿佛能拧出水来一般,恶狠狠的瞪了为使的使节一眼之后,才开口道:“使者前来所为何事?”

阿学躬身道:“好教伟大的将军阁下得知,我家国主愿意献土割地投降,只求两家罢兵,免得生灵涂炭。”

说完之后,又将手中捧着的国书呈给了郑芝龙。

郑芝龙翻看一番之后,脸色就更加的阴沉了——条件很好很现实,基本上等于成了国中国,儿孙王。

不得不承认,这份国书倒是真的很有可能会打动朝堂上的大臣们,但是一旦成真,这场战争基本上就成了一场闹剧。

辛辛苦苦的准备,不远万里的征伐,一切居然就这么结束了?

更让人头疼的则是梅加瓦因此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郑芝龙同样没有胆子扣下这些使节,而且必须保证将爪哇投降的意思传达回大明,让皇帝决断。

否则的话,你想干什么?替皇帝做决定,在某一方面来说就是窃人主之权——基本上跟造反是等义词。

虽然郑芝龙心中已经恨不得立即把这伙使团给生吞活剥,可是实际上,还是闷声吩咐人给他们准备吃食和住的地方,然后把他们先行送往京城再研究下一步的事儿。

郑芝龙生着闷气,郑芝虎和郑芝凤站在一旁想劝却又不知道从何劝起,气氛一时间便凝固了下来。

刚刚钓鱼归来的监军太监曹振生推门进来之后,一瞧几人阴沉的脸色,便问道:“几位这是怎么着了?战事哪里不顺?”

郑芝龙闷声道:“战事哪儿有不顺,而是太顺了!”

曹振生笑道:“顺了还不好?难道爪哇王被人给宰了,你郑大将军没捞到?”

在一起厮混的时间长了,曹振生与郑芝龙等人互相也都熟悉,开起玩笑来倒也不怎么忌讳。

听到曹振生这般说笑,郑芝龙心中闷气更甚,干脆哼了一声,不再理会曹振生这个死太监。

郑芝凤打圆场道:“好教公公得知,爪哇王瓦希德确实被人给宰了,可是新的爪哇王梅加瓦却是要献土投降!

公公在军中的时间不短了,也知道这等降书一献,战事就得停下来,等待陛下圣裁。那蛮子,可不就有了喘息之机了么?”

曹振生恍然,然后就似笑非笑的道:“郑大将军,咱家问你一句,陛下的旨意是如何说的?”

郑芝龙向北拱了拱手道:“天子诏书之中,自然是说要擒其王,灭其国,毁其贡献,焚其祖庙,绝其苗裔!”

曹振生笑道:“那就对了,知道什么是绝其苗裔不?就是这片土地上原本一个喘气的都不留!

更何况,天子诏命怎会朝令夕改?什么乱七八糟的使者之类的,直接杀了便是,用不着送他们去大明!”

郑芝龙闻言大喜,郑芝凤却皱眉道:“曹公公,这么干,是不是犯忌?”

曹振生撇嘴道:“读书是好事儿,可是书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少信,没什么用!皇爷的性子你们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