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讲良心的崇祯皇帝

如今工部正是大兴土木工程之时,若是冒然将将作监升格为司,其中不便之处颇多,尤其是必然会影响到了山陕之地的河道桥梁修整之事。”

张惟贤也不甘寂寞的跳了出来:“启奏陛下,臣以为不如把将作监划入前军都督府为宜。

现在国朝用兵之处颇多,军用装备才是最为重要的。

至于薛尚书所说的河道桥梁等问题,若是有需要,臣保证前军都督府会全力配合。”

张惟贤的话一出口,连郭允厚也坐不住了——你他娘的把他划到了五军都督府,这银子还跟老子的户部有什么关系?

事涉白花花的银子,郭允厚也没有刚才那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了,反而站在了薛凤翔一伙儿:“启奏陛下,臣以为英国公所言不妥。

前军都督府只是总管装备及后勤之事,若是将作监归入前军都督府,则易生腐败之事,不如依旧归在工部辖下,多招募一些人手也就是了。”

任谁也没有想到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将作监是不是升格成为将作司的问题成了如今这副局面。

温体仁和施凤来,还有郭允厚和薛凤翔此时也顾不得再撕扯一番了,别管怎么样儿,把将作监留下在文臣体系中,远比到底是归工部还是升格为司重要的多。

但是英国公张惟贤和成国公朱能两个人又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五军都督府下面还没有自己的兵工厂呢。

兵仗局和皇家学院之中好手是多,一个是皇帝农奴,一个是有墨家弟子支撑,不管是纪律还是效率都是有的,但是这两个衙门归根到底还是皇帝自己的。

所以五军都督府是没有啥指望把这两个衙门给弄到手的。

退而求其次,将作监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了。

早就盯上了将作监的张惟贤原本还没有什么理由开口,如今温体仁自己先起了个头,那可就不能怪俺老张不仗义了!

眼看着几人这就要有撕起来的架势,崇祯皇帝也一个头两个大。

怎么人家当个皇帝都那么简单,换到自己就是这么多的破事儿!

没一个让朕省心的!

敲了敲向前的桌子,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都不要吵了,朕自有安排。”

已经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几人闻言,这才熄了火——若是崇祯皇帝再晚上那么一会儿开口,估计该上演全武行了。

见几人都躬身请罪,崇祯皇帝才开口道:“将作监的事儿,缓缓再议。

还有,朕找爱卿们来此,也不是为了亲征什么奢崇明,卿等也不必要再演戏给朕看了。”

崇祯皇帝的话让几人都暗自舒了一口气。

自打三皇五帝开始,就没听说过哪位爷跟您一样如此喜欢御驾亲征的!

哪怕是你家老祖宗成祖永乐皇帝,也不过是五征蒙古罢了,就算是把他那两回没去成的算在一起,也不过是七次罢了。

您倒好,登基到现在还不满三年的时间,亲征几次了?

京师之围一次,跑到蒙古怼林丹汗又是一次,跑到陕西平叛的时候又是一次了吧?

再加上这一次的遵化之战,这就是妥妥的四次了。

您老人家是打算一年来上这么两次还是咋的?

暗笑不已的崇祯皇帝咳了咳嗓子道:“朕今儿个如诸位爱卿进宫,乃是为了两件事。”

温体仁心道其他的都好说,只要不是您老人家再御驾亲征就行了——亲征一次,国库就得难受一阵子。

哪怕是亲征回来后国库的银子比之前要多上几倍,但是当时实在是太难受了!

崇祯皇帝沉吟了一番后,接着道:“第一件事,自然是为了奢崇明那个混账造反一事。

朕的要求只有一个,赶紧的,把他传首九边,剩下的就是把水西和永宁之地平定下来。

第二件事,就是扈国公请求入京朝觐之事。”

对于像奢崇明这样儿的货色,由于历史上并不出名,所以崇祯皇帝也没有多在意。

别管是自己出马还是派人马仔去怼死他,基本上都不会出什么问题。

皇帝界的平头哥崇祯皇帝根本就不知道奢崇明的叛乱比之原本的历史上的要提前了一些。

而且和历史上的放手一搏不同的是,这一次造反的奢崇明更多的是一种绝望之下的自我毁灭——反正不想活了,就是一心求死。

人性的复杂远不是崇祯皇帝这种小白程序猿能玩的转的。

不过也没有什么关系,崇祯皇帝虽然玩不转人心,但是手里的家伙够硬,说怼谁就怼谁还是没问题的。

尤其是两次都把黄台吉怼的欲仙欲死的情况下。

现在的大明军中上面,除去南方那边不太好说之外,京营和边军,山西陕西一带的卫所,崇祯皇帝的指令就是高于一切的存在。

这就让崇祯皇帝有了允足的底气。

有了底气还心情不爽的情况下,崇祯皇帝就想着是不是去怼一波奢崇明算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但是显然,崇祯皇帝的想法还是得落空。

紧随着奢崇明造反的消息而来的是扈国公完颜宏请求入京进贡的消息。

关于完颜宏摆了黄台吉一道的事儿,崇祯皇帝也是知道的。这么大的事儿如果锦衣卫方面没有消息报上来,除了失职,崇祯皇帝想不出来第二个词来形容。

但是这家伙怼完了黄台吉之后居然没有回辽东,反而借着机会跑到了密云后卫的地头上面,正式请求入京陛见。

这下子崇祯皇帝可就真的头疼了。

原本还想着自己跑到云贵之地浪上一圈,把自己的名声在南方地区也打响,结果现在就去不成了。

依着后世的说法,这是走亲戚。女儿出嫁了,去女儿家里看看女儿过的好不好,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么?

可是放在崇祯皇帝身上,这事儿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甚至于完颜宏和周奎周国丈还不一样。

周奎周国丈不用多说了,不管是在原本的历史上的大明还是在这个被崇祯皇帝穿越了的大明,周国丈干的那些事儿都不怎么让人高兴。

尤其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如果不是因为周国丈是周皇后的亲生父亲,崇祯皇帝是十分愿意让他暴毙而亡或者睡觉死的。

但是完颜宏和周国丈可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人家不光送女儿,还依着自己的意思弄了三千骑兵进京护卫宫禁。

在当时军中还不能说是十分安稳的情况下,这三千骑兵基本上可以说是崇祯皇帝的一道倚仗了。

这个人情可就大了,哪怕是完颜宏都不清楚这其中的道道,但是自觉得自个儿还有几分良心的崇祯皇帝却不能不记得这个人情。

尤其是在这个便宜老丈人拉起了残余的叶赫九部,摆明刀枪的跟黄台吉过不去之后。

这是一种什么样儿的精神?送女儿给崇祯,自己还跟黄台吉过不去,这样儿的便宜老丈人不好好招待一番,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的良心过不去。

虽然这良心也没有多少。

想了想之后,崇祯皇帝便吩咐道:“诏,内阁温体仁,施凤来,五军都护府张惟贤,朱能,兵部尚书崔呈秀,户部尚书郭允厚入宫。”

匆匆忙忙进京的几个人猜测是不是因为着奢崇明那个混账东西造反把崇祯皇帝给惹怒了,所以这位爷又打算御驾亲征了?

哪怕是温体仁也觉得这回不能这么惯着这位爷了。

再这么折腾下去,大爷您是爽了,可是这大明的朝堂还管不管了!现在自己都不敢回家——只要回家,将作监的大匠就在等着找自己的麻烦。

自从接到建奴要来大明搞事情的时候,五军都督府中的前军都督府,或者说崇祯皇帝命名为大明军事总装备并后勤管理部的那个衙门上上下下就跟疯了一般。

将作监,兵仗局,凡是跟军用器械或者说军备挂上边儿的,不管是哪个衙门的头头在看到总装后勤管理部的大都督或者其他管理头目的时候都感觉一个头三个大。

这些大佬们跟疯了一样,你跟他讲质量,他给你讲战争,你跟他讲工期,他还是跟你讲战争。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钱,有的是。东西,质量得保证,速度还得快,连关等着用,就这么几天的时间,要是因为这个而让建奴入了关,皇帝陛下的板子打下来,大家伙儿都得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