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如此,主将们在事先的布置,也就是所谓的“运筹帷幄”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从这一点来看,王翦这一次的奇兵突出,显然是杀了李牧一招措手不及。
就连李牧自己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上也露出了几分意外的神情。
“王翦竟然找到了能够正面克制具装甲骑兵的办法?”李牧的眉毛微微一挑,看上去倒是并没有多少担心的神情,十分镇定的对着面前报信之人问道:“现在战况如何了?”
报信之人答道:“赵括将军身先士卒,已经陷入了秦军的阵地之中,如今生死未知。具装甲骑兵收到强力阻挡,不但损失惨重,而且势头也完全减缓。整个右翼部队如今攻势已经全面放缓,甚至有被秦国人反扑的危险。”
听到这一连串的消息,李牧身边的几个幕僚不由得有些不淡定了。
当下便有人忍不住出言道:“大都督,如今战事紧急,还请速速派遣部队支援赵括将军才是啊!”
打仗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这么回事,看得就是谁的阵型先崩掉。
毕竟人都是从众的,不可能去指望底层的小兵和军官们知道战场上究竟真正发生了什么。
只要溃兵把自家的中军本阵一冲,整个阵型完全组织不起来的时候,那么任你是三十万还是三百万,全部都只有一起溃不成军的份。
历史上多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基本上都是这个原因。
李牧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发现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穿过了天空的最高点,正在缓缓落下。
“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李牧收回了自己的眼神,镇静无比的说道:“来人啊,发出命令,全军压上,务必要用最快的速度击溃秦军的中军!至于赵括将军那边……就无需派遣援兵了。”
……
赵括感觉自己是真的要死了。
传说中的秦锐士果然就是那么的有斤两,仅仅是十几个回合,赵括的手臂就已经酸麻到几乎再也举不起刀了,原本还在左手之中的盾牌更是已经被劈落,形势颇为危急。
虽然这两名秦锐士手中的长剑也同样奈何不得赵括,但问题在于这样下去的话赵括就要完全虚脱了,到时候动弹不得的他还不是任人宰割?
“当!”一声巨响,赵括手中的马刀和一名秦锐士的长剑相交,虽然已经竭尽全力的想要握紧武器,但是赵括身体之中实在是找不到哪怕一丝一毫多出来的力量了。
于是在这一声大响之后,赵括手中的马刀脱手飞出,落在了几步之外。
“不好!”赵括心中大惊,原本有武器的时候就已经是左支右绌,现在武器都没了,那不是真的任人宰割了么?
赵括甚至能够看到这两名秦锐士眼中那一闪而逝的喜色。
两名秦锐士没有丝毫的犹豫,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挺身朝着赵括攻来。
赵括暗暗叫苦:“想不到吾一生南征北战,竟然却要死在这两名秦军宵小手中!”
眼看赵括就要被秦锐士击杀,就在此时,“嗖”的一声劲响,一道箭矢破空而至,准确无比的没入了赵括左手边那名秦锐士的太阳穴之中。
这是赵括第一次感觉自己距离死亡如此之近。
虽然跃马求生的举动让他侥幸逃出生天,但是问题在于当他失去了马匹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他落入了秦国人的阵地之中。
此刻的赵括放眼望去,就会发现在他的前后左右每一辆车上都全是秦国人的士兵。
而他的具装甲骑兵部下们,则还在前赴后继的冲向这座该死的车阵。
赵括已经看到正在有不少秦军士兵朝着自己冲来。
好在具装甲骑兵的盔甲都是统一制式的,否则的话一旦让秦国人发现赵括的身份,那么恐怕冲来的士兵还会更多一些。
但即便如此,眼下赵括的大麻烦也已经到了。
在这个年代,个人的武勇固然是很重要的事情,但这毕竟并不是那种能够飞天遁地的世界,一个人的力量其实是比较有限的。
尤其是在这个人身背着几十斤的骑兵重甲,却需要和敌人进行近身肉搏的时候。
一支羽箭射了过来,赵括微微低头,这支羽箭就射中了他的额头,然后无力的掉落了下去。
但赵括的心中并没有因此而有着任何的喜悦,因为下一刻,敌人到了。
赵括哼了一声,拿起了车上刚刚那名车右掉落的盾牌。
一把长剑刺了过来,直指赵括的胯下要害。
赵括嘿了一声,手中盾牌横移,挡住了敌人的这一击,然后马刀下劈,轻而易举的结果了这名秦军士兵的性命。
虽然并不是所谓的万人敌,但是这名秦军士兵显然还是一名新兵,他冲得太快,刺得太猛,却全然忘记了要给自己留上那么一分躲闪的余地。
没有余地就代表着事情的结果必须要以一个人的死亡而结束。
更多的秦军士兵涌了上来,赵括不停的用盾牌阻挡着攻击,实在躲不动的时候就利用自己的盔甲硬抗。
依仗着这辆高大的战车,赵括居高临下的抵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被他杀死的秦军士兵尸体很快就在战车的旁边铺了一地。
但是这些都并不能够让秦军的士兵们产生任何的退缩,他们依旧犹如潮水一般包围着这座孤岛,想要将赵括给完全淹没。
赵括累了。
他能够感觉到体力正在飞速的流逝,几十斤的盔甲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大的负担,更何况是肩负着这样的盔甲,一刀一剑一板一眼的和敌人作战?
赵括非常清楚,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自己就真的要被这些秦国人给活活累死了。
“难道吾赵括南征北战多年,今日竟然要死在此地?”
赵括现在也算是一名沙场老将了,生与死早就已经见惯。
但这还是第一次他产生这种感觉,这种会死在这里的感觉。
虽然没有任何的空闲去观察战场上的局面,但是赵括仍旧非常的清楚,自己麾下的具装甲骑兵们一定还在遭受着十分残酷的伤亡,仍旧没有突破秦国人的这个连环车阵。
而原本应该跟在具装甲骑兵背后突击的赵军步兵,看上去似乎也并没有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