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亚洲大一统?(第三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3843 字 9个月前

这就是为什么赵丹如此重视西域的根本原因。

只要西征打得好,赵国就能够维持更长时间的强盛。

西边的土地实在是太辽阔了,打完了伊朗还可以打叙利亚,然后从埃及进入非洲,或者从中亚经过乌拉尔山脉进入东欧大草原,然后从这里进入欧洲。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向西走,那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啊!

至于如何去统治这么大一片领土,赵丹的解决方法是用生产力的发展来搞定。

简单的来说,就是让火车啊、电报啊这些东西来缩短国土之间的距离。

当然了,轮船也不能缺席,一支庞大的海上舰队也是必须的。

当年的日不落大英帝国,不就是依靠着这些东西维持了几百年的统治么?

要知道大英帝国的领土多在海外,比起赵国将来可能的领土来说要分散多了,统治的难度也要更大。

难道老子堂堂华夏王族加上穿越者光环俯身,还比不上不列颠半岛上那些现在还在罗马帝国光辉下瑟瑟发抖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不成?

但很显然,生产力发展这个东西可不是十年二十年就能够搞定的,只能算是一个长期方案。

短期来说,其实并没有一个太好的办法。

不过事在人为嘛,蒙古人当年不也是沿着这个路线打下了一片巨大的疆土么。

蒙古人统治得了,寡人统治不得?

最差最差,不也就是和当年的蒙古帝国一样分裂成几个小一些的帝国么。

那也都是寡人的子孙在统治,一样不亏……只要好好的洗脑一下,把这个大一统搞得深入人心就行。

整个亚洲的大一统……啧啧啧,想想就特么很刺激啊。

赵丹心中的这些盘算并没有告诉李牧,但是李牧仍旧能够从赵丹的神情之中得知赵丹对西域的重视。

李牧的心头微微一暖,毕竟谁都知道西域战事一直都是由李牧一手负责的,赵丹如此的重视西域,实际上也就等于是对李牧的看重了。

李牧沉声道:“请大王放心,臣一定让他们做好这些工作!”

赵丹点了点头,道:“好了,既然来了,那么汝这阵子就在邯郸住下吧。好好的熟悉一下邯郸,对汝的将来有好处。寡人知道汝的心里可能有情绪,但是这一次寡人调汝回来并不是什么猜忌,而是寡人觉得汝在北方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寡人需要汝来帮寡人征战中原,明白了吗?”

李牧正色道:“臣明白。”

赵丹拍了拍李牧的肩膀,道:“这阵子汝要好好的学习一下,毕竟大军征战的军略方式和骑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明年汝就要领大军出征,到时候不要手忙脚乱才是。”

李牧闻言眼睛顿时一亮,忍不住冲口问道:“大王准备让臣明年作为主将出征?”

这就是没人脉的坏处了,事实上这个消息在邯郸的高层之中早就不是秘密,然而李牧却直到现在才得知。

赵丹看着面前的这名爱将,点头笑道:“没错,汝就是主将。寡人知道汝担心义渠胜他们,汝放心吧,这件事情寡人心中有数。汝只要好好的打好汝的战争,其他的事情自有寡人料理。”

李牧心中激动,站起来朝着赵丹行了一礼:“臣多谢大王!”

说实话,接风洗尘的规格让李牧颇为意外。

因为这一次接风洗尘的对象并不只有李牧自己,而是包括了跟随着李牧来到邯郸的一千名亲卫。

虽然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大殿之中和赵丹坐在一起,但是能够在邯郸宫城之中吃一顿由大王赏赐下来的饭菜,这对于任何一名赵国人来说都绝对是一种荣耀。

这就好比后世在大会堂吃饭一样,虽然不可能和总boss们坐一桌,但是也够吹一辈子牛逼了。

赵丹看着面前的李牧,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这位名将似乎就好像是一把利剑,出鞘的时候光芒会刺痛所有敌人的眼睛,但是等到归鞘的时候却又变得默默无闻,并没有给人什么锋芒毕露的感觉。

从这一点来说,李牧和赵括看上去显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晚宴已经到了尽头,赵丹站了起来,对着李牧说道:“李卿,且陪寡人出去走走吧。”

李牧赶忙站了起来,说道:“大王请。”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龙台大殿,虽然已经是夜晚,但是赵国宫中依旧是灯火通明。

赵丹对着李牧笑道:“李卿也曾经去过咸阳,寡人想要知道那咸阳宫和寡人这座信宫相比如何?”

李牧想了想,十分认真的说道:“回大王,咸阳宫大气磅礴,信宫辉煌壮丽,皆各有擅场,若是以臣之见,应当难分伯仲。”

赵丹笑道:“可是咸阳宫已经被汝给抢劫了两次了,现在应该是远远不如寡人的信宫了吧?”

李牧微微一愣,随后点头笑道:“大王所言甚是,确实如此。”

说话间两人走下了龙台,沿着长廊来到了一处园林之中。

赵丹伸手一指不远处的一座凉亭,道:“走,和寡人去那里坐坐。”

两人在凉亭各自落座。

正是仲夏之夜,空气之中多少带着几分闷热的意味,不远处有个小小池塘,池塘边长满了荷叶,能够清楚的听到青蛙呱呱的叫声传来,让水面产生微微的波澜。

赵丹看着面前的李牧说道:“李卿觉得,秦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呢?”

李牧沉思片刻,然后缓缓答道:“回大王,秦国——是一个很强劲的对手。臣多次和秦人交手,这些老秦人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卒都颇为强劲,若是单论战斗力而言天下几乎无出其右者,仅有我赵军将士可与之争锋。”

“哦?”赵丹有些意外的看着李牧:“寡人还以为李卿并不会把秦国人放在眼里。”

毕竟李牧对于秦国的战绩可是全胜,更两次攻破了秦国首都咸阳,照理来说应该并不会太把秦国人给当一回事。

李牧正色道:“大王误会了,虽然臣的确是多次打败了秦国,但臣必须要说的是,秦人能以西陲之地而称霸多年,的确是有其独到之处的。若是大王因为过去的战绩而小觑秦国的话,恐怕对赵国来说并非好事。”

李牧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观察着赵丹的脸色。

好在赵丹并没有因为李牧的话而勃然大怒,这让李牧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李牧最担心的就是赵国因为麻痹大意而小觑秦国,然后在秦国的手上吃亏。

但李牧并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位君王可是来自未来,对于当年秦国灭楚的典故知道得非常清楚。

在历史上秦国灭亡楚国之时,秦始皇就曾经犯下过小看楚国的错误,派出李信率二十万军队去征服楚国,结果被楚人打得大败,后来不得不启用老将王翦,并将整整六十万秦国大军交给了王翦,这才一举灭楚成功。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赵丹自然是不可能会犯下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