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将人选(第一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2392 字 9个月前

虽然说现在的赵括还没有达到他父亲马服君赵奢的高度,但无论是在长平之战中屯留保卫战的表现,还是在紧接下来河东郡之战的出彩表现,又或者是在最近匈奴入侵赵国之中定西城反击战的表现,那都是极为出彩的。

只不过由于赵括一直以来都没有独立领军打过一场大仗,而且赵括打的仗规模相对于李牧的来说也要小了不少,这就让赵括没有李牧那般威名赫赫。

更重要的是,赵括曾经在河东郡之战中吃过一次不大不小的败仗,失去了李牧这种不败金身的光环。

因此综合来说的话,如今的赵括比起李牧自然是要有些不足了。

在整个华夏大地看来,未来的赵国军界,应该是以李牧为首赵括为辅。

李牧和赵括很有可能就是未来像现在廉颇和乐乘一样的黄金组合。

俗话说的好,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在如今战国末期,这个大争之世更是如此。

赵国能够一次性拥有新老两代五名将领,而且任何一个拿出去都是足以让其他国家垂涎不已的名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上天眷恋赵国的地方。

当然啦,所有人都非常的清楚,这一切的源头,完全是来自于刚过而立之年不久、继位不过十年时间的赵国国君赵丹。

如果说赵武灵王是赵国霸业的真正开拓者,赵惠文王则是赵国霸业的守城者的话,那么赵丹就是在祖宗基业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那个人。

到了赵丹这一代,赵国再一次的兴起,并且一飞冲天压制住了所有的国家。

在赵丹的统治下,赵国国力蒸蒸日上,良将贤臣辈出,这充分证明了在这个人治的时代,一个贤明的君主对于国家来说是如何的重要。

但是再贤明的君主也好,那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烦恼的,如今赵丹就面临着这么一个幸福的烦恼。

自己麾下能打的人太多了,究竟要让哪一个人来出任这个征讨魏国大军的主帅呢?

赵丹思虑半晌,目光在所有人的眼中划过,最后缓缓的开口说道:“关于这一次征伐魏国的主将人选,诸卿尽管畅所欲言便是。”

在返回了龙台的第二天,赵丹就将七名赵国重臣们聚集到了一次,开始了一次廷议。

这一次廷议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了即将开始的下一场战争之中,赵国的大军究竟要选择哪一个国家作为征伐的对象。

说起来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关于征伐对象的讨论,倒是没有多少争议。

赵丹一上来就直截了当的抛出了结论:“寡人欲征讨魏国,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事情就摆在这里,魏王圉在刚刚结束的会盟之中拒绝了盟主赵丹的命令,这无疑对赵丹和赵国构成了极大的挑衅。

作为三晋之盟的盟主和如今的天下霸主,赵国必须要把魏国这个出头鸟给按下去,不然要是随随便便一个小弟都敢抗命不遵,赵国这个大哥还怎么当下去?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丹话音一落,所有的赵国大臣们立刻就表示了赞同。

在这其中,又以平原君赵胜的声音最为响亮,毕竟上一次这位平原君就是力主进攻赵国,甚至还不惜因此而打赌。

从结果来看,赵胜这一次毫无疑问是赌赢了,自然是让他内心颇为自得。

所以等到话音一落,赵胜就立刻开口说道:“不知大王此次伐魏,欲要以何人为主将?”

赵胜的这个话题一出口,整座大殿之中就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赵丹的身上,等待着他的答案。

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他们此刻都是信心满满,觉得魏国根本就不可能对赵国构成任何的威胁。

正因为如此,所以说这一场进攻魏国的差事,绝对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美差,白白捞功劳的好事啊。

事实上以当今天下的局势来看,即便是再不服气的人都必须要承认一点,那就是任何一个国家如今仅靠一己之力的话,都已经很难是赵国对手了。

至少要两三个国家联起手来,才能够有和赵国抗衡的希望。

这里面并不仅仅是因为赵国的军队实力强劲,也不仅仅是因为赵国拥有具装甲骑兵这样冲击力强劲让整个大陆都闻风丧胆的强力兵种,更是因为赵国拥有着其他各国所难以匹敌的诸多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