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郁闷的楚国君臣(第二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3409 字 9个月前

如今的魏国已经占领了楚国几乎整个九江郡,切断了楚国和东边的会稽郡的联系。

如果魏国执意不肯归还领土的话,那么会稽郡就会成为飞地,楚国失去会稽郡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而且黄歇的封地就在如今会稽郡之中,还是会稽郡中最最富饶的十二个县。

对于这一点,黄歇可是忧心忡忡。

一旦会稽郡失去之后,黄歇想要再找一个好一点的封地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了。

在诸多愁绪的伴随之中,黄歇有些无精打采的来到了楚王下榻的临时居所,见到了在这里的楚王元。

楚王元见到黄歇,感觉就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对着黄歇问道:“春申君,汝和赵王见面的结果如何了?”

虽然已经收到了黄歇的书信,但是楚王元显然还是更加希望面对面的听听黄歇是怎么说的。

黄歇叹了一口气,道:“大王,赵王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他可以答应去向魏国施压,但是也必须要大王付出足够的好处给他。”

“足够的好处?”楚王元皱了皱眉头,道:“赵王想要什么样的好处?”

黄歇摇了摇头,道:“臣不知,或许只有等到大王和赵王会面之后,才能够从赵王的口中得知了。”

一丝不悦的神情从楚王元的脸上闪过,这让楚王元接下来说话的时候语气都变得生硬了不少:“好了,寡人明白了,春申君汝先下去吧。”

黄歇哪里不知道楚王对自己心中不满?但是此刻黄歇的确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好行了一礼应了个喏,然后转身离开。

等到黄歇的身影完全消失之后,楚王元脸上的阴霾之色仍旧没有散去,足足过了片刻之后才开口说道:“李园,汝这阵子在黄歇的身边,可有什么要和寡人说的?”

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楚王元面前的李园不急不忙的说道:“回大王,臣从黄歇的口中探得风声,其人似乎对于大王有些不满,对于太子同样也有着不满。”

一听到李园的这番话之后,楚王元的脸色就更加的阴沉了。

李园可是楚王元宠妃的亲哥哥,对于李园楚王元是很信任的,否则的话楚王元也不会暗中命令李园监视黄歇了。

听到了李园的回报之后,楚王元重重的哼了一声,道:“寡人还没死呢,这储君之位还轮不到他人来指手画脚!看来这个黄歇,也是不想把令尹继续当下去了!”

楚王元心中对于黄歇的不满,可以说是昭然若揭了。

李园闻言忙道:“大王切莫动怒,若是此刻罢免了黄歇,那么景阳之流就真的无人可以限制了。”

楚王元目光在李园的身上微微的停留了一会,随后摆了摆手,闷闷的说道:“行了,寡人知道了……汝也下去吧。”

李园恭敬无比的行了一礼,转过身子走了出去。

在迈出大厅的瞬间,一丝诡异的笑容在李园的嘴角一闪而逝。

鲁城。

《礼记》曰:“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周武王的胞弟,大名鼎鼎的周公旦获封鲁国,便是以这座城市作为都城。

曲阜北、东、南三面环山,有凤凰山、九仙山、石门山、防山、尼山等百余座山头分布,这些山头包围了鲁国,也在过去的数百年之中保卫了鲁国不受强邻齐国的吞并。

但齐国虽然没有吞并鲁国,楚国却得手了。

春申君黄歇率领着楚国主力趁着赵秦两强相争,齐魏无暇他顾的时候一举吞灭了鲁国,这也成为了黄歇的一大政绩。

但是此刻黄歇看着面前的这座城池,心中却只有苦涩。

因为这座一度属于鲁国的城池,如今已经是被赵国所有了。

不仅仅是鲁国故地,就连鲁国故地以南的楚国大片淮北地,如今都已经归入了赵国的领土之中。

这座城池就那么在春日的阳光中矗立着,充斥着黄歇的大半个视线,似乎在无声的嘲讽着黄歇和楚国。

但是俗话说得好,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纵使黄歇心中有着万般无奈,也只能够在赵国守城士兵们的注视下,在赵国迎接官员那若有似无的笑容陪伴之下缓缓进入了城中。

在进城之后,黄歇下意识的打量起道路两边的景象。

对于这座城市之中的景象,黄歇还是有印象的。

当时在率兵攻克了这座城市之后,黄歇曾经允许楚国士兵们对这里很是进行了一番劫掠。

于是楚国士兵们自然就毫不客气,犹如蝗虫过境一般好好的将这座城市给祸害了一番。

黄歇本人当然也是很有斩获,比如说鲁国末代国君鲁顷公的几个年轻貌美的夫人,以及鲁国王宫之中巨量的财富。

在那一次的劫掠之后,这座城池之中至少八成的财富都被楚军劫走了,与之相伴的当然还有许多诸如强x,杀人等等恶性事件。

这对于这座城市来说,绝对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浩劫。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黄歇听说在楚赵开战之后,赵国人在这里的统治推行得异常的顺利。

如今进来一看,发现这里大街喧闹人流来来去去,确实是已经恢复了几分大城的气象。

这让黄歇的心中不由得暗自感慨:“早听说赵国官员能力极强,如今一看果然不假……”

作为楚国的令尹,黄歇是自己人知道自家事。

楚国的官僚系统,实在是过于臃肿而低效,许多官职被把持在了昭景屈三大家族的手中,很多时候楚国中央政府的政令发下去根本得不到实施。

除此之外,楚国之中的大片土地都属于昭景屈三大家族,这些贵族们的封地不但不会上缴税收,甚至还和国君争夺楚国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