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这个时候,赵丹才发现自己先前走入了某种误区。
韩魏两国可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啊,怎么能够混为一谈呢?
只要想办法把他们各个击破的话,那么就可以解决现在这个楚国的难题了!
受到庞煖启发的也不只有赵丹一个人,赵国大行郑朱在思考了一下之后就立刻说道:“大王,其实臣觉得,若是大王向新郑派去使者并且加以调停的话,那么韩王然是很有可能会接受停战的。”
郑朱这番话说出口,立刻就得到了好几个人的附和。
赵丹想了想,觉得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虽然赵国的探子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到底息城之中还有多少楚军固守,但是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所做出来的猜测,赵国参谋部认为息城之中的楚军应当在十万左右的水平。
这十万人当然不可能都是精锐,但是在守城的情况下,十五万韩军想要拿下这么一座城池还是非常困难的,就算拿下了也要付出很惨重的代价。
韩国也就这么点兵力了,如果都拼光在息城之下,一来韩国必然无力继续掠夺楚国的领土,二来没了兵力的话韩国还怎么去应对其他国家的攻击和觊觎?
而且韩国在这次战争之中也夺取了大片领土,已经算是得到了非常丰厚的回报了。
自从战国时代确立以来,战国诸侯虽然都很希望一战而灭掉敌国,但是打了这两百年下来,见好就收实际上才是最正确、也是最常用的做法。
以韩王然的性格来看的话,如果赵国真的提出停战的要求,说不定他就真的停战了,毕竟再打下去也就是替魏国做了嫁衣罢了。
赵丹想道这里,终于做出了决定:“既然如此,那么就烦请郑卿走一趟新郑去见一见韩王,代表寡人去调解斡旋一番,争取让韩国和楚国之间停战。对了,态度要恭敬一些,不要让韩王觉得寡人是在命令他,而应该让韩王觉得寡人是在和他商量,对,商量!”
郑朱恭声道:“喏。”
虞信问道:“大王,那魏国方面该如何处置?”
“魏国?”赵丹想了想,道:“这魏王圉向来对寡人不服,这一次寡人自然也不能够让魏国做大。这样吧,郑卿汝派个人去见一见魏王,就说寡人以三晋之盟盟主的身份,命令他立刻和楚国停战!”
郑朱楞了一下,随后道:“大王,若是如此的话,恐怕魏王不会答应啊。”
赵丹嘿了一声,道:“寡人还真就不怕他不答应!如果这个魏王真以为拿下了楚国的大片土地就能够对寡人的命令无动于衷的话,那么就尽管让他试试好了。”
小弟也分好坏,也是应该要区别对待的。
韩国这个小弟一直以来都算是比较老实的,那么对待韩国的时候态度自然就好一些。
魏国这个小弟一直以来都不太老实,甚至还有和赵国老大哥刚正面的经历,对于这样的小弟说话自然就不能够太客气了。
实在不行,揍一顿就是了。
轮单挑,寡人的赵国怕过谁?
小弟和狗,终究是有区别的。
即便是不熟悉任何历史,仅仅看过一些的人也应该都能够知道,小弟这种东西,他可以为大哥卖命,但是大哥也要给小弟一定的好处。
简单的说,那就是小弟也要养家糊口,也要赚点钱花,甚至也想买车买房。
但狗不同。
狗这种东西,它的所有权是属于主人的,它的一切也都是属于主人的。
为主人出生入死是它的义务,奖励这种东西完全是看主人的心情,没有是正常的,有的话通常也就是几根骨头。
毋庸置疑的是,韩国和魏国虽然是赵国的小弟,但并不是赵国的两条狗。
所以这两个小弟在帮助赵国作战的时候需要好处,否则的话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抛弃赵国这个大哥(事实上魏国就已经这么尝试过了)。
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大哥的小弟不是好小弟。
晋国强盛的时候,齐国曾经对晋国低三下四;楚国强盛的时候,秦国甘当楚大哥面前的秦二弟;齐国强盛的时候,赵国也同样对齐国俯首帖耳。
但也同样是这些小弟国家,在大哥们衰弱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的举起武器,朝着大哥的后心狠狠的来上一发背刺。
所以一直以来,赵丹对于这两个小弟都是非常警惕的,采用了一种“我吃肉你喝汤”的态度。
但即便如此,随着赵国率领韩魏两国所取得的接连不断的胜利,这两个小弟补汤喝多了,终究也仍旧是成长了起来。
韩国,曾经和燕国争夺战国七雄倒数第一的存在。如今不但拥有十五万兵力,其疆域更比之前巅峰时期的韩国多出了一个南阳郡,而且看上去很快还会取得楚国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
魏国,曾经一度中衰,现在却开始有了复兴的迹象。一旦九江和会稽两郡落入魏国手中,那么魏国就拥有了复兴的本钱,假以时日重新崛起成为战国一霸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小弟的拳头硬了,不好管啊。
相邦赵胜的一番话成功的带歪了话题,围绕着如何对待韩魏这两个小弟,赵国的大臣们又展开了一番争论。
廉颇哼了一声,白色的胡须随着嘴唇的一张一合无风自动:“大王和赵国方才是这三晋之盟的盟主,既然是盟主下令,那么韩魏两国理当遵从!若是韩魏两国不愿意遵从的话,那么——打便是了!”
打,一个很纯粹很直接,也很军人的想法。
赵丹脸部肌肉微微一抽,立刻就在心中否定了廉颇的看法。
是啊,打就是了,多么简单的方法。
但问题在于——得打得过才行啊。
这里说的打不过,当然不是仅仅指的韩魏两个小弟,而是如果赵国和韩魏两个小弟开打之后,其他国家也可能会加入战争之中。
纵观天下诸国,秦国是赵国的老冤家不用说了,楚国也被赵国拿了半个淮北地,齐国两年前被赵国拿了高唐,燕国刚刚把武阳割让给了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