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登陆河间地的同时,魏无忌就已经派出了另外一支军队在黄河西岸登陆,如今已经成功的在黄河西岸建立了一个前进营地。
如此一来的话,即便是庞煖能够率军赶到,也是完全不可能阻挡魏无忌所部渡过黄河了。
当得知这个结果之后,大殿之中的凝重气氛又更上一层楼。
在场的都是赵国重臣,对于庞煖和剧辛手中的兵力战斗力如何,心中都是有数的。
此时此刻,赵国大部分精锐部队都已经被调去了关中和秦国作战,邯郸方面庞煖和剧辛所率领的部队虽然不少,加起来也有二十万,但是战斗力却远远不能够和关中方向的主力部队相提并论。
如果是凭借着南长城这样坚固无比的防线据守,那么以庞煖和剧辛这两位将军的调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可一旦像现在这样被迫和魏无忌率领的魏国精锐部队在野外摆开阵势,真刀真枪的来上一仗,这赢面说实话是真的不太高啊。
在沉默了好一会之后,李伯才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大王,要不然就直接让庞煖率军回师邯郸防守?”
“不妥。”虞信道:“若是庞煖回师邯郸的话,那么魏无忌也有可能直接北上巨鹿,和齐国人前后夹击剧辛所部。”
赵豹插嘴道:“那便让剧辛也一并回师邯郸。庞煖、剧辛两军合一,再有城中数十万军民,难道那魏无忌还能够攻破邯郸不成?”
众人纷纷杂杂的讨论了一阵子,最后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到了赵丹的身上。
毕竟只有赵丹才是真正能够拿主意的人。
此刻赵丹还在犹豫之中。
如果以保险起见,似乎的确是直接命令庞煖剧辛收缩回邯郸最稳当。
但是问题在于,这魏无忌只不过是转变了一下行军方向,然后赵国就这么一仗不打的直接缩回邯郸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于赵国本身的士气也是一个很严重的影响啊。
而且不管怎么说,本身死守邯郸就是最后不得不为的一步,如果不是到最后关头,赵丹是真不想要享受一次被敌人兵临城下的感觉啊。
想来想去,赵丹终于一咬牙,拍板作出了决定:“庞煖将军在信中曾言,就算是不敌魏无忌,他也有信心能够让大部队完整的撤回邯郸。既然如此,那么就先让庞煖率领部队和魏无忌做过一场,再视结果而定吧!”
几天后,两个消息一前一后的在同一天传入了赵丹的耳中。
“楚国令尹春申君在四十天的围困之后成功的攻下了曲阜,鲁国灭亡!”
对于这个消息,赵丹还真没有什么意外的。
当中山国灭亡之后,春秋时代的上百诸侯,如今除去战国七雄之外就只有卫、鲁两家了。
卫国如今已经成为了魏国的附庸,基本上属于一个名存实亡的状态。
所以真正还在苟延残喘的,也就是鲁国了。
之所以鲁国能够活到现在,和鲁国本身的实力啊外交什么的一点关系都没有,纯粹就是因为战国七雄之中相互牵制,齐魏楚三大强邻各怀鬼胎都不希望看到别人吞并鲁国,才让鲁国艰难的在诸侯的夹缝之中生存了下来。
根据胡衣卫的情报,在楚国发动灭鲁战争时,鲁国倾全国之力,也不过就能够发动了一万出头的士兵来迎战……
一万这个数量,对于现在动辄十万几十万的战国七雄来说,那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所以就算是楚国刚刚在一年多前吃过两场大败仗,但是以楚国的国力来说,灭掉鲁国还是太简单了。
说实话,在听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赵丹的心中其实还多少松了一口气。
在之前,楚国就以专注灭鲁不能够分心他顾的借口拒绝了赵国求援的要求。
现在鲁国也灭了,楚王元总不能够再用这样的借口去搪塞赵丹了吧?
赵丹其实也并不指望楚国能够帮赵国打败秦魏齐之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毕竟楚国在上一场河东郡之战时候的渣渣表现确实也让赵丹难以生出什么期待……
但必须要承认的是,楚国十几万部队往那里一摆,对于魏国和齐国就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一个绝对不能够无视的威胁。
无论是进攻魏国也好齐国也罢,这两国都必须要将正在围攻邯郸的大军给抽调回来,如此一来邯郸所面对的压力就会直接少了一半。
所以在听到了鲁国覆亡的消息之后,赵丹几乎想都没有想就立刻做出了决定:“来人啊,传郑朱入宫!”
两个时辰之后,赵国大行郑朱匆匆离开了宫城,朝着楚国而去。
这一次郑朱的任务很简单但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说服楚国出兵!
在送走了郑朱之后,赵丹又收到了另外一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