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仪式(第四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2348 字 9个月前

听了赵丹的话之后,赵恒仔细的思考了一会,然后才开口道:“父王,这祭天春耕仪式理当是为了祭祀天神,请天神保佑赵国子民……”

赵恒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赵丹给打断了:“恒儿,汝错了。”

看着惊讶但却仍旧有些不明所以的大儿子,赵丹语重心长的说道:“这春耕祭天,虽然看似重在祭天,但其实真正重要的,乃是在于这春耕二字。”

“春耕者,乃是赵国子民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时节。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若是子民吃不饱饭,那么赵国的强盛也就无从说起。农业者,国之本也。如果没有足够的农业人口,没有足够的粮食供给,那么赵国的强大就无从说起。汝可明白了?”

看着似懂非懂的赵恒,赵丹笑了笑,道:“等过几天父王带汝亲自到田间地头一行,体验体验农人的生活吧。”

毕竟赵恒从小生在宫中,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说绝对算得上是锦衣玉食了,对于底层民众的疾苦显然缺乏足够的了解。

刚刚回到宫中准备开始处理政务,赵丹就看到了繆贤那张有些焦急的脸庞。

“出事了?”

繆贤点了点头,将一封急报递到了赵丹的手中:“大王,燕国方面急报!”

赵丹拿起这封急报一看,然后一下子就愣住了。

上面的内容其实并不多,但是却让赵丹有一种不敢相信的感觉。

“燕国相邦荣蚠率领十五万燕军以少胜多,大破齐军匡梁所部于临乐城外!”

赵丹深吸了一口气,沉吟片刻之后问道:“齐军伤亡如何?”

繆贤答道:“齐军伤亡惨重,约莫还有十万人左右在匡梁的率领下退守平舒城。”

赵丹的眉头皱得这叫一个深啊,特么的,好好的惊蛰春耕祭天仪式,这齐国人怎么就不能给点力呢?

连个荣蚠这种草包都打不过,搞什么嘛!

“繆卿,立刻召集诸卿来龙台相商此事!”

公元前258年3月5日,惊蛰。

惊蛰并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中的一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

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整个中原地区开始进入春耕季节。

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也可以用三种花卉来代表惊蛰三侯,就是所谓的“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对于这片大地上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惊蛰的到来就代表着每天呆在家里无聊得只能够啪啪啪的时光结束了,一年的忙碌又要开始了。

这一天,赵丹率领着赵国的大臣们来到了邯郸城外一片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土地之中,开始进行春耕祭天仪式。

这个祭天仪式并不是赵丹的首创,事实上赵丹现在一天忙到晚,也不会吃饱了给自己找事干。

事实上这个祭天开春耕的仪式,乃是自周朝开国以来就有的,为的就是鼓励人们多多耕作土地。

自从周朝之后,后世的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有这么一个仪式。

说白了这也就是帝王们做个样子给国民给看看,表示咱们统治者还是很重视你们这些泥腿子的,所以你们这些泥腿子们就好好的种地,种地才有饭吃,不要成天想着什么做生意啊之类的事情,那是舍本逐末……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因此这一次的春耕祭天仪式,其实是非常隆重的。

这从到场的各种祭祀人员就可以看得出来,今天到场的一共有主祭、陪祭、祭司、祭酒、司农等等,几乎赵国国中所有的祭祀类人员悉数到齐。

不仅如此,更有大批民众聚集而来,因为据说只要参加春耕祭天仪式的话,就能够蹭到一点土地神赐下的福气,从而保佑自家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过当赵丹登上祭祀高台,看着附近这人山人海人头耸动的盛况之时,赵丹心中还是忍不住暗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