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风寒夜,凄风苦雨(第一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3512 字 9个月前

不要说赵国大营了,这一次洛邑之会六国的营地几乎全部都是围绕着高台而建,相互之间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一刻钟的时间,早就已经让所有其他大营之中的国君们知晓秦王稷亲自求见赵丹,被赵丹晾在门外的事情了。

于是这原本就火辣辣的脸庞啊,似乎又突然生出了一股火焰,一下子烧到了内心去了。

又过了片刻,赵国大营的营门仍旧没有任何的动静。

终于有人忍不住对着秦王稷道:“大王,那赵王既然如此傲慢,不如便先归营。”

秦王稷缓缓转头,一言不发的盯了说这句话的大臣一眼,一直将这名秦国大臣盯得满头大汗,这才将目光重新转了回去。

没有人敢再劝秦王稷了。

好在大门终于打开了。

在大开的大门之中,面带笑容的虞信出现在了秦王稷和所有秦国使团成员们的目光之中。

“秦王,吾王已在大厅之中等候。”

虽然门已经打开了,迎接的人也已经到了,但是秦国的大臣们不但没有感到任何的高兴,心中的怒火反而更盛。

这赵王丹见到大王来访,竟然都不亲自出营,好大的架子!

虞信看着这些面色不善的秦国大臣,整个人脸上表情不变,心中却感觉好笑。

这些秦国人,看来还是没有认清楚形势啊。

长平之战前秦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河东之战前秦国也能算是个并列第一。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只有赵国才是华夏大地战国诸雄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时代变了!

“如果那些秦国人还认不清楚形势的话,那么就让寡人的廉颇大将军去帮他们认清楚这个世界到底谁的拳头更大一些吧!”

以上是赵丹在一刻钟前说出来的原话。

所以虞信现在心中对于秦国使团的愤怒什么的,根本就无所谓。

爱进进不进滚,吾还赶着回去和大王喝酒呢!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秦王稷终于开口了。

“既然如此,那么便请虞卿领路吧。”

秦王稷说话的时候十分的平淡而冷静,听不出任何的情绪。

虞信的心中微微一跳,有些敬服的看了一眼秦王稷,说话的时候也不觉变得更加恭谨了几分:“既如此,那么便请大王移驾入营!”

秦王稷的车驾缓缓的动了起来,在数百名秦国精兵和数十名秦国大臣的陪伴下,缓缓的进入了赵国的大营之中。

片刻之后,秦王稷见到了赵丹。

和赵丹一起等待着秦王稷的,还有重新整治过的宴席。

赵丹微笑的看着秦王稷,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秦王请坐。”

不知为何,秦王稷在落座的时候突然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好在范睢手疾眼快,一把上前扶住了秦王稷,再小心翼翼的搀着秦王稷落座。

赵丹看着这一幕,然后又仔细的看了看秦王稷那似乎有些苍白的脸色,整个人若有所思。

等到秦王稷落座之后,赵丹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对着秦王稷说道:“不知秦王此次前来,又是欲要以何地割让与寡人呢?”

就在秦国人因为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而手忙脚乱的时候,赵丹在干什么呢?

赵丹在喝酒。

独酌不如同醉。

所以理所当然的,两名大臣虞信和李伯就出现在了大厅的下首。

虞信举着酒爵,对着赵丹笑道:“大王此次河东功成,则赵国独霸之势定矣,未来之天下,但凡大王号令所至之处,必将无所不从也!”

看得出来,虞信很高兴。

虞信是真的很高兴,毕竟作为赵国的核心领导层之一,虞信的利益和赵国的利益原本就是牢牢的绑在一起的。

另外一边的李伯同样也道:“大王此番继承武灵、惠文两代先王之功业,率赵国登临天下之巅,实乃是自赵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之功绩,必将名垂青史!”

赵丹一听虞信和李伯这些话,心里那叫一个舒服。

诚然赵丹的心中很清楚,虞信和李伯这么说话当然是有着拍马屁的动机在里面的。

可是他们说的有错吗?一点都没有!

如果不是寡人,现在的赵国能够在长平之战中击败秦国?

如果不是寡人,赵国能够从秦国手中收复河东?

不可能!

所以说虞信和李伯说的,根本就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啊!

既然是事实,那么寡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坦然的面对这些马屁……不对,是面对这些称赞呢?

寡人就是这么出色的、力挽狂澜的、斗翻了秦王稷两场的优秀国君,是赵国有史以来最为出色的国君,更将是率领着赵国一统天下的第一代大一统王朝创始人!

赵丹的心中热乎乎的,身体也热乎乎的,说不清是因为这酒,还是因为心中那欢快无比的情绪。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赵国宫廷侍卫走进了大厅之中,朝着赵丹躬身禀告:“大王,门外又有秦国车马到了。”

“哦。”赵丹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开口道:“不是说了吗,一概不见!”

李伯犹豫了一下,随后还是忍不住说道:“大王为何不见见那秦国使臣,听听其到底为何而来?”

赵丹哈哈一笑,将手中热腾腾的酒液倒入口中,十分满意的长出了一口气,这才道:“秦人之所以来此,无非就是想要以河东郡之地换取寡人退兵。可如今河东郡已经尽在寡人之手,秦王稷想要用这样的条件来欺骗寡人,那就是做梦!”

在对待敌人的时候,赵丹可从来都不会大方,尤其是对待秦国更是如此。

而且说起来这秦国原本是以割让河东郡作为理由来组织了这一次洛邑之会的,结果真到谈判桌上却又矢口否认,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让赵丹十分的不爽。

寡人可不是楚怀王,你范睢也不是张仪!

因此在听到范睢求见的时候,赵丹想都没有想就立刻拒绝了。

当初你对寡人爱理不理,寡人现在让你高攀不起!

当然了,这其实也并不全然是赵丹意气用事。

如果说之前是秦国想拖的话,那么现在就变成了赵国想拖了。

在如今的情况下,拖延对于赵国来说其实是很有好处的。

先晾他几天,然后再和秦国人谈。

等到那个时候,已经被逼到山穷水尽的秦国还不是随便赵丹怎么狮子大开口?

让你秦王稷出尔反尔,让你秦王稷在寡人面前摆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