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饷之后,顾楠轻笑一声,举酒饮下。
“曹将军可是想好了?那可是天下万万人啊。”
曹操脸上的笑容渐渐收去,认真的一字一句地说道。
“竭尽身力,固所愿尔。”
哪怕只是暂时,但是顾楠有那么一刻似乎真的觉得,有人从后路走了上来。
而身后堂上的笑语也渐渐变得清晰。
······
“父亲。”
一个少年人的声音传来,院中的曹操看去声音传来的方向。
大概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同曹操一般穿着一身武袍,腰间别着一把长剑。
面容端正,举止之间带着亲和的风范。
见到曹操喝得面色通红,叹了口气,他是很少见自己的父亲醉成这般的。
“子脩啊。”曹操看到少年,眉目不自觉的带上几分慈色。
走到了少年的身边,牵着少年来到顾楠的面前。
“来,子脩,这位是顾楠顾先生,先生才学气度都叫人钦佩,以后你要多多请教。”
说着对着顾楠笑着说道。
“先生,这是我儿子脩,名昂,先生唤子脩便是,还请先生多加照顾。”
顾楠上下看了曹昂一眼,拱手行礼。
“小将军。”
“先生。”曹昂也不失礼,恭敬地回道。
回完礼后,才凑到曹操的耳边小声地说道。
“父亲,母亲让您少喝一些,喝酒伤身。”
曹操笑着摆了摆手:“平日里定是依着你母亲,尽量少喝。”
但是又伸出了一个手指,醉眼稀松地说道。
“不过就这次,为父当醉上一次。”
说着摇摇晃晃地伸手搭在了曹昂的肩膀上,开始灌输起了自己的人生经验。
“子脩啊,你平时都是恪守身律,这很好。”
“不过你要记着,这杯中之物可是我等丈夫的浪漫······”
“那什么来着,比如,那酒后乱性······”
曹操拉着面红耳赤的曹昂在一旁低声说着这荤话,该是真的醉了。
顾楠也不多留,笑着走开。
堂外听不清堂上的声音,那醉里笑闹,胡言乱语都变得模糊,让人听不清楚。
就像觉得是远远的从身后传来一般,顾楠站在堂前,手中握着半壶酒水,身子微斜,肩膀半倚在房檐下的柱子上。
听着身后的声音,她也不知道曾在那身后听到过多少声音,不过那都已经是故人故事了。
也许以后的一天,顾楠微微的侧过头,看着那堂上的交错的酒杯,笑闹的众人,还有那灯火。
这些,也会变成故人故事了吧。
她不再去看,默默地回头,望之那天中月如银钩。
数百年之中她曾问过自己,生于此世事为何,而自己又为何而不死?
是老天做留还是如何,她从不曾明白。
百年前她曾在咸阳城前跪于天地之间,向长空浩瀚,求那天下一平。
说来也是好笑,她和她的先师白起一般,都是在那咸阳前,跪天以死谢天下人。
不过也许这样的结局对于他们这般一身杀孽的人来说也不差。
她为何不死,或是她的所言未成,不当死吧。
顾楠将手中的半壶酒杯举在手中。
悬于空中的弯月投映在酒中,随着酒壶被举起,酒水摇晃,将那月光搅乱。
得安。
短短的两个字又谈何容易,有多少人又为了这两个字打拼了一生,到头来还是求不得。
一人得安,温饱有余,无贪他物,乐于此间,为难。
一家得安,安居乐业,家老双全,妻德子孝,为难。
一世得安,无灾无乱,无饥无寒,安然世事,为难。
三者皆难,那世世得安,又是如何的难呢?
顾楠轻合上了眼睛,酒送上嘴间,含住壶口,嘴中淡凉。
酒壶倾斜,其中的酒水伴着月色,倾入嘴中,些许潺潺地留下嘴角,沾湿了领角。
喝完一口酒,顾楠身上的酒意更重了一分,看着杯中酒月。
又将是一场乱世,这乱世去后呢,她真能教得世人吗,她那书文之中,又真能为有几分作用呢?
“师傅···我好累。”
顾楠的声很轻,这该是她数百年来第一次微醉,也该是她一生来,第一次说这话。
为着那个遥不可及的所愿,她一路走来。
直到偶然间停下来的时候,回头看去。
那身后,已经是一个人都没有了。
她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却没有一个,能叫她留住的。
······
“顾先生,为何而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