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身上的黑色长袍是穿得一丝不苟,找不到半点皱褶。棕色长发向后梳过去,左右各留下一缕长短相同的卷发,令他看起来又充满一股知性魅力。
他踏出的每一步,用尺子量的话,都可以得出相同的数字,六分三,不多不少。
如此一致的步伐,若不是严格要求自己,是绝对无法养成。
史青总是会忍不住去猜想,赵襄有可能是觉得这样的步伐很拉风,所以每天不停的练习,最后造成今天这样,他只要是踏步走过来,周围没有一个人会忽视。
当然,这个问题史青是不会问出口,一旦问出来,以那位的较真性格,非要缠着他不停解释。直到认为他完全相信自己的解释为止。
没错,赵襄是一个极度的完美主义,并且比任何一名贵族子弟都还要像是一个贵族,可偏偏没有半点贵族血统。
据赵襄说,他出生于贫民窑,被吴家用三枚铜币,买回去充当吴斯的陪读。
所谓陪读,源自于大商王国贵族的一种古老风俗,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更多的时候,陪读的工作就是代替犯错的贵族小孩挨打。
因为贵族认为自己的血统是高贵而神圣,自然不能像一般平民那样直接动手惩罚调皮的小孩,那是一种很粗鲁的行为,只能让仆役代劳。
然而,高贵的贵族血统是不能让平民惩罚,仆役偏偏都是平民。
可要不揍小孩,光说的话,又担心小孩无法得到训斥,那该怎么办呢?
也不知是哪一位贵族灵机一动,给自己的孩子收养一个陪读,一旦孩子犯什么错误,就让陪读挨打,小孩在边上看着,以示警戒。
未遇到史青之前,赵襄就是吴斯的专业背锅侠。
那时候吴斯的性格是相当叛逆,看啥都不顺眼,尤其是比自己帅,比自己苗条,还比自己有气质的陪读,那几乎是到达眼中钉肉中刺的程度。
三番两次故意犯事,然后兴高采烈看着赵襄挨打。
特别是在封阳道院开学的那天,吴斯故意砸烂随身携带的名贵宝玉,想要让一起就读道院学校的赵襄当众被剥光裤子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