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6,平凡的我们

十年西湖 卡粟米1 1188 字 2024-04-21

刘波这个名字烂大街,我在电视剧中也不至一次的看到过这个名字,其实大一的时候我和他一点都不熟,由于大一的时候我忙着社团和打工,和班里的人都不是很熟,大二的时候刘波住进了我们寝室,在我印象中他真的很懒,按理说一个长在衢州农村的男人,家里有好几亩的桔子林地要打理,应该是一个十分勤劳的孩子,但是在学校里他很懒,能在床上躺一天,肚子饿了穿着短裤找吃的,吃完外卖,逛完其它寝室继续躺床上,衣服也是到了真的没得穿的时候才洗,让他帮忙去打个水或者带个快递什么的基本是不可能的,他之所以和我关系较为和谐是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爱好,夏天晚上我们两个会出去买一个西瓜,切开各自一半带回寝室,然后再买点瓜子什么的,还会叫上旁边寝室的同学一起出去吃烧烤和啤酒,回到寝室两个人开始开黑下四国军旗,打双扣,很奇怪每次一个人玩的时候各自都能赢的较多,两个人一起却总是输,可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两个还是喜欢一起玩,因为彼此了解彼此的个性,可以破口大骂大家都习以为常,偶尔碰到小姑娘两个人还能一起调戏一番,在这样吵吵闹闹中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无聊的夜晚,我们靠着同一面墙睡觉,每天早上我起床他都会躺在被窝里和我说,给朕开机,我也乐得清静,顺手帮我按一下开机键,可能是同是农村里出来的,脾气都相对温和一些,没有那么的歇斯底里,刘波一直喜欢一个姑娘,但是他一直没有下手,可能他曾经想下手,却被姑娘那一脸的嫌弃给摧毁了信心,大学后两年,所有人都知道他喜欢一个姑娘,那个姑娘也知道,但是我看到姑娘一直在换男朋友,却从来没有见刘波有什么动作,可能到大学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知道需要门当户对了,开始为未来是不是可能考虑,一个屌丝是没有勇气去追求白富美,白美还可以,当她还富的时候,像刘波这样的人可能就会退缩了,大家一起准备考研的时候刘波也开始看起了书,按原来的意思他是要回去继承家族产业的人,是的,20亩山地,神奇的是他在学习上即使不是很努力,还是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中药学的研究生,其实他是跨专业考试了,但是结局蛮成功的,为了去面试他还专门买了一套几百块钱的西装,但是穿在我身上还是像乡村干部,我记得研一的时候我去我南京我的学校专门找他和宽,督玩过一次,这个家伙还是会不要脸在我到的第二天就把我带到了南京乡下一个实验基地里面帮忙挖药材,挖了整整一天的药材,要我在他小师妹面前一顿猛夸,但是我还是很把我当成我的朋友,因为我去南京他会坐着地铁到火车站来接我,我走时他也送我到火车站,我想没有什么朋友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一直记得那些日子我和他一起浪费的时光,我想那是我们青春最无忧无虑的时光。研究生毕业后他在js泰州找了一份事业单位的工作,离家远,工资低,和我一样纠结要不要辞职,我曾经想过和他一起搞生意,但是我们都不是有野心和生意头脑的人,幻想归幻想,回到现实我们还是要干完枯燥的工作,奔波与两地,在领导和同事的相处中无所适从。也许这就是我们这样的人该有生活,所幸的事,他比我多一些聪慧,多一些机警,而我会比他多一些想法,自然比他多一些痛苦,但是这些都是命运,我们的宿命。

强强可是说是一个文艺青年,大三我主持校报的时候,每一刊都会发一篇他的文章。大学快毕业时我对他都不甚了解,他在宁德一个小县城,家里也是农民,父亲还做一些包工之类的工作,独子。小时候偏科比较厉害,像女生文科和英语比较好,理科差一些,但是还是听父辈的话选理科,大学的时候他有些另类,有些文人的扭捏和装,和他交流多了才发现其实他心里也很敏感,父母的低学历总是看不惯他的行为,而他又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从小未曾忤逆过父母的意思,一个严厉的父亲和一个温柔的母亲。他晚上很敏感,当时寝室里有人打呼噜,他很折磨,很烦躁,想出各种各样的方式却收效甚微,而我只是耳机一塞就睡着了,我记得有一个他说梦话,骂人骂的很大声,还挥舞着拳头,在英语和中文中灵活切换,那一天我忽然感到他似乎压抑了太久,人总是需要发泄的途径,即使如何不想去和我们同流,面对诱惑,面对不满都是需要表现出来,毕竟我们都是一群20岁的小伙子。研究生面试的那一天我们整整等了5个小时才轮到我们面试,他面试不是很顺利,出来后面有微色,我面试的时候滔滔不绝的把时间都讲完了,10几个教授也没有为难我,感觉还可以。晚上我们一起谁在我姐姐家,我们聊了很多,一个执拗的人面对现实的种种似乎敞开了心怀,他十分努力的在平衡内心的愤恨,其实作为同龄人,我们缺少的不只是物质财富,更缺少的是面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即使再黑暗的地方,总有人游刃有余,即使再聚光的地方,总有人擅长表演,而我们却总是看客,看着他们在舞台上表演,看着他们志得意满,而我们曾经还以为他们真是比我们优秀,真是比我们能干,当我们发现他们不过是普通人,只是一个学生,还是一个缺点很大的人,我们发现了现实,那样的鲜明的现实,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我们的落后不只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规则,也因为我们不懂运用规则和人情。我们出发时父母贫穷并需要马上照顾,小强很不正常的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这些我都想过,只是从他嘴里说出来似乎更鲜明些,让人感慨。最后我们都进入浙大神经生物研究所,他的导师是浙大的一位副教授,还有香港的一位教授联合培养,说实话我们整个班级的人都不觉得他适合做科研,科研需要的严谨,而他充满了幻想。他和我说他很羡慕我,我的导师是哈佛的讲师,国家千人。我告诉他这些都要到毕业的时候才知道,结果他博士毕业并去了香港学习,而我硕士毕业就开始慌忙的找工作,他读博的期间胖了很多,按他的话讲是中年油腻大叔了,6年才毕业,我想他一定也很折磨吧。可是毕竟博士毕业了,在这里不在乎你的能力,因为没有特别有能力的人,这里只计算学历,文凭和关系。愿他工作的时候不要那么迷茫

这世界聪明的人太多了,傻一点比较好,傻的人往往能守住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