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门当户对!

蓝山书院比想象中的还要宏伟,书院几乎占据了整个山腰,吴郡附近的大半士族学子都在此就读,主院善品堂位于视角的正中央,转个弯就是书院的明月湖,每到夏季,山上的泉水就会顺着从山崖上流入山腰的月牙形内湖,形成独有的一道风景。

柳夙栖在两个人的带领下把书院逛了个遍,夕阳渐渐西下,她得下山去镇上了。

到了山脚下,他们发现前方拥了一群人,那些人大多衣衫褴褛,稍好一些的也是尽显狼狈,看着像是从远方流浪过来的,在这个繁华的吴郡里显得额外格格不入。

马文才看了看,随手指了一个随从前去打听。

片刻后,随从说这些人是从堰淮逃难过来的,那边发了大水,庄子全部淹了。

“逃难?”

马文才皱了皱眉,他看着不远处的难民,堰淮水盛的消息应该还没有公示。

想到这,马文才侧过脸来,“劳烦四郎帮我和先生告个假,我要回趟府上。”

“我晓得了。”柳淮上点头应下来。难民都到了吴郡城门,马文才作为吴郡太守之子,确实得回去一趟。

——马府

“——郎君?”管家险些以为自己认错人了,走近一看确实是郎君回来了。

“叟,我爹呢?”马文才连忙问道。

“老、老爷在内堂。”

马文才一听,撩起袖子就大步走向内堂。

柳夙栖看着远去的人,她想了想,还是决定跟上去。

“诶,诶——”管家茫然地看着匆匆离开的两人。

“——什么?”马太守停下了笔。

“堰淮过来的难民我已经全部安置在城门外的寺庙里。”马文才低头应道。

马太守思索片刻,喊来门外的护卫,“——来人!”

马文才将下午看到的一幕细细告知,然后才起身退下。

柳夙栖一直等在外面,见马文才出来,连忙走上前问,“如何了?”

马文才点了点头。

柳夙栖这才放下心来。

马文才注意到她的模样,心下有愧,连忙唤来女婢带她去洗漱一番,又房备上一桌好菜。

柳夙栖没有推脱,躬身谢过。

当夜,柳夙栖就在马府的别院里住下,次日清晨才在马文才的陪送下离开了吴郡。

第二天下午,柳夙栖回到会稽郡,将堰淮水难的事情,还有他们在吴郡城门遇到的一幕告诉了柳太守。

堰淮水盛一事可大可小,尤其是在这个时间点。

天监七年暮春,北魏曹隋会屡次侵/犯南梁寿阳城(堰淮外城),自五年钟离一役,北魏就像是和南梁杠上了似的,这样的情形已经不是一次了。

想到这,柳太守不再耽搁,连忙修书一封,派人快马送往健康。

一月后,寿阳城被北魏攻下,南梁君主任韦睿为常威将军,前往堰淮讨伐北魏大军。

柳氏兄弟也在随行之中。

秋分之际,前线传来寿阳城攻下的消息,南梁君主大喜,下令设宴迎接回来的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