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悠悠岁月(61)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10016 字 10个月前

看住男人的钱不能说错了。农村里差不多家家都这样,男人出门兜里有几个钱,回来还剩几个钱。花钱都干啥了,都说上来,要是交不了账,那坏了。两口子有时候为了一两块钱就能干一仗。

你是不是拿钱给你爸你妈了?你是不是攒钱给外面的相好的了?

主要还是怕拿钱贴补父母那边,这也不是一家个例。有的媳妇就说了,要给你爸你妈买啥,你说出来咱商量着办。别弄的鬼鬼祟祟的。偷着补贴好像儿媳妇不孝顺似的。可还是每每的杜绝不了这种现象。反正有时候账对不上了,肯定是忘了还有啥零碎账给忘了,压根不是昧下钱财干别的了,可一对不上,这就是事,前面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得被翻出来,翻着翻着就吵起来了。

日子紧巴,一分一厘都得算着来。

因此,乡下媳妇真就跟何小婉似的,哪怕不会闹的这么难看,但性质是差不多的。如今这两千块钱,可不是小钱。

何小婉的办法极端了一些,但目的还是看住男人的钱包。

在她看来,老三算是有前科的人。外面的狐朋狗友多,谁知道这钱装到身上他会拿这干啥。烂义气的劲起来了,贴补谁去了都不知道。

攥在手里存着,借来的钱嘛,将来是要还的。被他糟践完了,将来拿啥还?

何小婉还真是这么想的。

到家了,手里的一千八又把自己攒的钱里拿出两百来添进去,凑了一个整数存在银行去了。这么大一笔欠款,将来就是老三挣不了,这钱取出来还了,也就是了。

咱不欠谁的。

等给九月一号,给孩子报名了,回来就接到老三的电话。

他此刻人已经在鹏城了。

“……这边变化大的很,曾经到过的地方如今都不怎么认识了。”老三在电话里很兴奋,“我还没找到落脚的地方,不过放心吧,这边好混……别担心,跟你三嫂说一声,我到了,别担心,大概三两个月的,就能回去一趟。”

挂了电话林雨桐寻思,这三两个月的就能回来一趟,是啥活啊?

只怕就是倒买倒卖。

这玩意有一阶段,是挺挣钱的。

要是何小婉没拿那一千八,只怕下个星期,老三都能带着货回来。

正说何小婉呢,英子的电话打过来,说的还是何小婉,“……她娘家婶子没了,这礼咱们得走吧。”

亲婶子的话,何小婉算是孝女,人家肯定会给金家报丧的。

那这礼肯定得走。

林雨桐就说:“姐,你把该准备的给我也准备一份,埋人当天我回去。”

提前要准备花馍这些东西,还有猪头,得给何小婉把脸面撑起来不是。

“水果干果就不要准备了,我这边拿。”她这么交代。

这事其实去一个人就行了。

肯定是自己去的。

何小婉是孝女,完了得有人搀扶着去陵地里送葬。夫家有事,是娘家嫂子弟妹或者姐妹搀扶。娘家有事,这得夫家的妯娌或是大姑子小姑子搀扶。

大小姑子没有,肯定得亲妯娌上了。按照老大和老五家的办的那些事,何小婉肯定是叫自己和英子搀扶她的。

当然了,自家这边办事,人家何家没掉链子,从头到尾的,都办的很体面。

晚上下班,四爷开车,两人赶回镇上,人得先露面,过去祭奠一翻的。

这边车一停下,何小婉就迎了过来,孝服已经穿上了。

进了门,礼房就给林雨桐和四爷发了一尺的白布。作为亲戚家的晚辈,也是应该的。

两人也没把布往头上缠,就缠在胳膊上,过去恭恭敬敬的给上了香。那边孝子才起身过来跟四爷说话。

这边跟林雨桐说话的是何小婉娘家的堂嫂。都是一个村上的人,也都认识。

林雨桐就说了:“这也太突然了……”

何小婉就在一边说:“谁说不是呢?老三走的时候我们还来看婶子了,这才几天,老三刚走,如今想联系他都联系不上,赶不上送婶子一程。”

侄女女婿是要披麻戴孝的,赶不上回来,何小婉自然是要辩白一翻的。

这堂嫂就笑:“赶不上就赶不上,生能算来,死可算不来。你婶子也不怪。反正瘫了那么长之间了,如今也算是解脱了。”

曾经伺候过瘫在炕上的老人的人,都明白这话的意思。

真的!太遭罪了。

寒暄了几句,四爷那边也说完话了,两人要赶回县城,不能多留。

就这,这些何小婉的娘家人,都觉得挺有面子的。金老三虽然不在,但是人家金家把何家的事很当事嘛。

何家的家族大,孝子孝女一群,当然了,大部分都是侄子侄女,还有堂侄子堂侄女,再加上孙辈,乌泱泱的能跪半院子。

出来送的时候,一大群人。

林雨桐都把副驾驶的门子拉开了,猛地就听到里面一声哭喊:“不能走!不能走!我妈死的冤枉……我妈是被害死的……来人啊……帮我报案啊……”

这还没给人反应的时间呢,从里面跌跌撞撞的就跑出一人来,披头散发的,挡在了车前面,“你们是干部,是大干部,杀人的案子,你们管不管?”

“三姐!”何小婉把人拦了,“桐回去还有事呢。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离不得人。你别闹了……”说着就对林雨桐摆手,叫他们赶紧走。

办丧事的事情闹丧,特别常见。

有出嫁的女儿回来闹,说是嫂子弟妹虐待爹妈的。有女人的娘家拦着不叫出丧的,反正在农村的时间长了,这种事就见怪不怪了。

就是趁着家里出事了,这么多人在,在众人面前故意叫主家丢丑呢。

就跟那时候三兰子各种作一样的事很多。

林雨桐和四爷也当是人家的家务事呢。你说这事管的来吗?胡闹腾呢。

见何小婉出面拦了,四爷跟主家打了个招呼,就叫林雨桐上了车。倒了车出巷子,回县城了。

四爷露了一面就行了,埋人这天,林雨桐去了。

香蕉芒果这些水果带上,再加上英子准备的花馍猪头,很是像样了。金满城家也来了,大面上也做的不错。花馍、一吊子肉替代猪头,苹果梨两瓶罐头这是水果,又有花生核桃枣子和软枣,算是四样干果。

软枣这东西,其实不稀罕。就是那种没经过嫁接的软柿子树上接的果子,跟酸枣的大小差不多,皮包着核,野生的就很多。没啥零嘴可吃的时候,孩子们爱摘这个吃。

这两年摘这个的都不多了。

这算是弄来的一样凑数的。

哪怕知道是凑数的,但其他的往那里一放,很像样子了。

马小婷根本就没来,她俩个孩子都不大,不能去哪的。只叫老五过来上了十块钱的礼金就走了。

可有三份很像样的礼,何小婉在娘家就很有面子。

在这些侄女里,她这样的算是头一份。

几个妯娌凑在一块说话。何小婉就说李仙儿:“到底是在县城,穿的就是不一样。”

秋后的母老虎有些热,李仙儿穿着长裙子,外加高跟鞋。

矮胖的身形并不能阻挡人家找寻美,果绿的裙子穿上走路都不一样了。

李仙儿嘎嘎嘎的笑,把穿着高跟鞋的脚伸出来,“这双鞋花了三十多块钱。”

吹牛!那就是七八块的货。

是那种里面用硬纸板做出来的鞋,不耐穿。

一泡水就完蛋。

可谁去拆穿她?

英子去县城逛街,是跟林雨桐一起的。两人也见买这种鞋了,路边摆摊子卖的,八块钱一双,十五块钱两双。

又不是乡巴佬,还真不知道啥事啥价钱了。

她就说:“大嫂子这是享福了,我是穿不了高跟鞋。板鞋穿上就行。”

薄薄的塑料底子,白色的。鞋面是黑的,偏带的。如今可流行了,一双十来块钱,穿出来算是体面的。

何小婉脚上的鞋烂,这不是没好鞋。只要是她是孝女,找一双烂鞋出来缝白布戴孝呢,不能糟践了好鞋。这会子啧啧有声的道:“只怕赶上桐脚上穿的了。”

林雨桐脚上的就是一双浅口的黑色皮鞋,低跟的,特别职业的那种鞋。至于价钱,还是别问。这玩意是四爷找鞋匠专门定做的。手工费一双都上百了。

她只笑:“跟大嫂子脚上的差不多。”

“桐是不穿高跟的……”李仙儿就说,“她个子太高,要不然我都给桐带一双。”

个子高怎么了?

林雨桐就发现现在这个年月,真的!个子高的姑娘好像并不怎么受欢迎。

说话着呢,这就起丧了。

穿着高跟鞋的李仙儿自然就不用扶妯娌了,不方便嘛。

然后林雨桐和英子扶着何小婉,李仙儿在一边走着。

前一刻还说说笑笑的何小婉,马上就吔吔啰啰的哭起来了。掏出帕子捂住脸,两边胳膊被俩妯娌架着。

这姿势对林雨桐和英子来说,太受罪。

叫个子高的人去搀扶个子低的人去试试。况且这个个子低的还得半弓着身子垂着头哭丧,相当于把身子的重量都压在俩搀扶的人身上了。

直到到了坟地,孝子孝女都跪下了,棺材下葬了。本来已经好好的那个何小婉的三堂姐,突然就冲了过去,只奔着打好的墓穴,一下子就躺在那个斜坡上了,这斜坡是棺材下葬必走的。如今挡住了,这显然是不能下葬了。

棺材重啊,人抬着本就吃力的很,被这么一晃。前面急刹闸,后面的人没来得及停,再加上这坟场到处都是荒草,不知道是不是被藤蔓绊了一跤,结果一个人摔倒连着一大片。

人都倒了棺材自然是抬不住了。

一边从手里脱了,另一边根本就扛不住。

‘哎呦’之声皱起,紧跟着就是‘哐当’一声,棺材落地了。

侧着给掉地上了。

这是特别不吉利的事。

棺材抬起来就不叫落地的。

孝子们都乱了,何小婉也顾不得哭了,“这可咋办啊?”

那边那何三姐兀自躺在那里哭嚎:“我妈是被害死的,咋就没人信呢。如今显灵了吧!妈啊——你死的冤枉——”

何大哥能气死:“你胡说什么呢?啥叫冤死的?昨儿跟你好说歹说说不通还是怎么的?”

何三姐一下子就跳起来了:“妈明明好好的,突然说死了。死了也行,叫我这闺女见见也好。可这边刚接了报丧的,马不停蹄的赶过来,结果你们不光是给妈穿戴了,都放棺材里装殓好了。倒头纸都没烧呢,你们凭啥就给装殓了。有啥不能叫我们这些当闺女看的。你要是没鬼,你那么急急火火的干啥?你别以后你护着你媳妇我就不知道了。就是她害死妈的!”

这是很严重的指责了。

也是!没这么办丧事的。

看热闹从来都不嫌事大。就有人说了:“也是怪,我就说刚才好好走着呢,啥东西绊了我一下。这啥草的劲也没这么大。”说着,还试着用脚勾住藤蔓,结果一用劲,藤蔓断了,“看!这东西绊不住人。”

你空手空人自然绊不住你,可你刚才抬着棺材呢。那么重的东西,压的人腿都打飘呢,怎么绊不住人?

此时的人不会这么想,只按着说话这人的理论琢磨,越琢磨越惊悚,老太太这是显灵了吧。

孝子们自然想顺利下葬了,招呼大家赶紧别搭把手抬起来,别听女人胡说八道。

何三姐已经被几个人给抬到一边去了,要是能动绳子都用绳子给绑起来了。

主家叫抬了,那就抬吧。可能真是心理暗示作祟,这么多人抬,竟然就是把这棺材抬不起来,挪都挪不动。

换了几拨人都不成。

不少人心理就嘀咕,这事情不对啊!它再种都是有分量的吧。咱们这些人能从家里太抬到这坟场,至少得二三里路呢。这都能抬动,没道理还是这么多人,如今连挪动都挪不动了。

这是不科学的!

李仙儿就凑过去问何小婉:“谁给你婶子穿戴的?身上有啥不好的没有?”

何小婉摇头,“我过去的时候,都装殓好了。”

李仙儿就低声道:“你三姐离的远,没赶上给你婶子装殓这说的过去。还能说因着远,没等到。可你就在咱们村。骑自行车过去用的了三分钟不?”

用不了。

再说了,自己也不在家里,是在娘家。娘家跟叔叔家就隔着五六家。那边站在门口吆喝了一嗓子,自己听见了过去的。

过去的时候人已经在棺材里了,盖着遮脸布。

然后就把棺材给订上了,说如今这天还热,不装殓不行。

这也没啥稀奇的。天热是不能怎么在外面放的。

她之前还觉得自家三姐这闹的有点过分,可要是这么一想,是挺奇怪的。自己算起来也算是至亲了,没道理装殓好了才叫自己的。一般是看着人不行了,就开始通知亲近的人的。

就有那好事的说话了,“既然你妹子说有问题,那不如就开棺瞧瞧。如今这……明显是有问题,棺材抬不动啊。”

很多人心里还是对那神神鬼鬼的事有些信的。

林雨桐觉得那就是有些人看热闹不嫌弃事大,那抬棺材的时候有些人是真用劲,有些人也抬,嘴里也吆喝着一副使劲的样子,可那腿上用没用劲一眼就瞧出来了。一个个的起开,一看每个人的脚印深浅就能看出来的事。

这个一句那个一句的说呢,结果警笛响了。

有人报警了。

带着人过来的是何三姐的儿子,一个十来岁的小伙子。

报了警了,那这就不是个简单的事了。

林雨桐朝何大哥看起,就见他头上的汗密密麻麻的,他媳妇站在女孝子打头的位置,低着头压根就没抬过。

这不正常。

难道真出事了?

不知道怎么说的,当场就要把棺材打开查验。

林雨桐把胳膊上的一尺白布解下来,围在脸前面挡住口鼻,在脑袋后面绑了一下。

别人一看林雨桐的样子,就知道啥意思,都纷纷效仿起来。

棺材一打开,人侧着从里面滚出来,仰面朝上的。

林雨桐只看了一眼,心里就咯噔一下,确实不是自然死亡,脖子上的明显有掐痕。

人只怕是被掐死的。

何小婉捂着嘴尖叫一声:“婶子……”

现场取证之后,还是叫把人赶紧埋了。

这案子好审的很,掐死老人的除了儿孙,也没别的可能了。

何三姐是哭的声嘶力竭:“畜生啊!畜生啊!我妈以前跟我说,你嫂子没事就打我就掐我就不给我饭吃,我还不信。觉得我妈这是躺在炕上气不顺,找茬呢。也不信。没想到啊,都是真的!”

做闺女的不嫌弃啊,将尸身的衣裳都翻开。好人身上确实是有掐痕,脊背上没有好皮。主要是躺在那里长的褥疮。

“没人性的东西!”何三姐冲过去对着何大嫂就是一顿拳打脚踢。还是何小婉这几个侄女过去,把老人重新给穿戴好,搬进去。

这回棺材抬起来了,顺利的下葬了。

而何家的人大大小小的,都直接被带去派出所,录口供。

何小婉对派出所有心理阴影,拉着林雨桐不撒手:“桐啊,陪我去。我一进去,就想起你三哥在里面的事,腿肚子就打转。”

那就去吧。

去了就不可能再外面等。所长认识林雨桐,而林雨桐的级别高啊。被请到办公室里坐着去了。

外面的情况,林雨桐都听的清。

所长亲自给何小婉录口供。何小婉把知道的都说了:“……没想到不好的地方去,主要是这天气热,怕有味道……都朝这方面想呢。要是知道我婶子是这么没的,肯定得报警的。这是人命啊……大哥大嫂这两口子吧,还真就看不出来是这么狠心的人……”

说完了,签个字,就能走了。

林雨桐正要跟人家告辞,结果门推开了,一个穿着警服的小伙子进来了,“所长,招了。”

“我大嫂啊?”何小婉赶紧问了一声。

“不是!是死者的儿子,他说是他媳妇是掐他妈的脖子了,可是最后死却不是被掐死的,是他用枕头捂住她妈的嘴,本是不想叫她叫嚷的满巷子的人都知道,谁知道一不小心给捂死了……”

啊?

何小婉不可置信:“我大哥说是他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