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关中的复苏(七)

蜀汉的复兴 混吃等死 1572 字 10个月前

“哦,原来大司马是要抬举这一家子啊。善,如此北宫雄当会彻底对我大汉归心。此事末将立刻就去办。”

“嗯,去吧。辛苦次骞了。”

目送着文鸯远去后,刚才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赵毅站起身来:“兄长,毅的长子今年也快四岁了…….”

哎,我tm……你们不要这样好不好?这么搞下去,我们复兴社岂不是又成了彼此盘根错节的新门阀?

“国威啊,你儿子年龄太小了,先把蒙学上了再说吧。嗯,为兄的次子关辉,明年五岁,待得长安的蒙学建立起来后就要进学。到时候就让他们一起吧。”

“多谢兄长。”

哎,真的很无奈啊。不行,这样下去心情不好,得换个话题。

“子连啊,现在征兵的事情进行得如何?”

“非常顺利。征兵令发出后,雍州东五郡(不含陇西)就有五万多人应征,而且兵源素质极高,基本上来了之后稍稍训练一下就可以拉上战场。有鉴于此,末将已经给陇西五郡的太守发出命令,只给他们五千人的名额,剩下的两万五千人,全部在雍州东五郡征齐。”

“善,休然公,你那边呢?”

“启禀大司马,疏浚沟渠,以工代赈的命令发下去之后。关中百姓踊跃应征。截止到今日,老夫收到下面各郡县的报告,说是有二十余万百姓要求参加沟渠疏浚。”

“善,改之,命令成都那边再运点钱过来。我要趁着这个机会,把晋国的五铢从关中地面给驱逐出去!”

“喏,属下稍候就去办理此事。”

“嗯,还有一件事,行宗已经从成都启程了吧?”

“属下今天上午接到的消息,行宗已经于十天前从成都出发,向建业方向去了。只是大司马,您这次的方略,其实国内还是有不少人心存疑虑的。”

“呵呵,怎么,他们以为我主动向孙皓那厮送上新稻种和土豆苗是在资敌?”

“这个倒也不至于。毕竟谁都知道,一旦新稻和土豆在大汉全境全部铺开。良种外流是绝对难以避免的。”

“就是嘛,与其到时候东吴的典校偷偷盗取良种回国。不如我们现在就大大方方的给他们的送去。在重申盟约的同时,也趁此机会找孙皓要点粮食回来。哎,本官现在对粮食是极度的渴求啊!”

“这个不光大司马急,我大汉上下的官员都急。所以行宗出发之前就发出豪言,孙皓若不给他两百万石粮食,他就把带去的新稻种和土豆苗全给生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