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的南中都督,是刚刚在那里取得了巨大声望的王颀王孔硕。
羽林军团暂时是在成都,但以后是要搬到长安去的。但即便如此,这么大一个益州,在成都平原这种膏腴之地留下一支机动兵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关彝思来想去,把它交给了牵弘。
毫无疑问,这两位降将,在蜀汉内部毫无跟脚。除了紧紧的依附关彝之外,他们别无选择。
之后是三州别驾。
陈寿担任益州别驾,李密担任雍州别驾。除了协助刺史管理当地民政之外,其主要的工作是继续掌控住复兴社在这两个州的产业。
而凉州别驾,当然是陈袛之子,陈璨陈伯玉——如此,三州的实际政务,其实还是牢牢的掌控在复兴社之手。
基本上,关彝通过隐忍(以他现在的功劳,他是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出任丞相并且封公的),放弃虚名等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
“嗯,以上就是朝廷对封赏和各地官员最新的安排,高尚书可有异议?”
我能有什么异议啊?我就是一个来听结果的。总算你们还尊重人,知道事先让我们晓得这些分配。不要直接在大朝会上宣布出来,那是多么的打脸啊。
“呵呵。”看着面部表情极为尴尬的高逢,刘谌微微一笑:“好让高尚书知晓,朝廷现在新增两州十七郡,加上益州原有的二十二郡。这里面有许多太守的位置都需要动一动。这三十九郡中,有五郡太守,需要交给以高尚书为主的诸位朝官。还请高尚书不要推辞。”
原来我残存的东州派,就只有这点价值了啊。不过,也算不错了。
“多谢殿下,臣岂敢推辞。请殿下放心,臣不管被分到哪个郡,都一定在那里为大汉做好牧守一方的本职。同时,臣回去之后,也会知会雷家、张家等家主,在朝堂之上,决然配合殿下和诸位上官的决定。”
“呵呵呵,如此,孤就多谢高尚书了。”
……
西元268年,九月五日,成都皇宫,大朝会。
“陛下,自先帝肇建基业四十八载以来,我大汉十数次北伐,至此终于拿下雍凉。汉室之复兴,已见曙光矣。臣等谨为陛下贺!”
“我等为陛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