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将来挽救蜀汉的亡国之祸,关彝,或者说复兴社至少要有两万私兵!要养兵,钱可以去挣,粮食可以去买,但是人口基数就摆在那里,你总不可能搞全民皆兵吧?
而且,他们的头上还顶着蜀汉朝廷啊,真要在这个地方种田养兵,恐怕等不到曹魏来灭蜀汉,蜀汉中央政府就先把他们给灭了。
“嗯,今年一年,涪陵郡的户口和耕地都极大增长,关彝在这里谢过诸位了。”
“我等亦得幸跟随太守。”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本郡的防务,勇伯。”
“诺,太守,诸位同僚。在今年九月的汉复大战前,我涪陵郡一共是五百名商社护卫加一百五十名郡兵。汉复一战打下来,一百五十名郡兵倒是无损。但是五百商社护卫,阵亡二百四十三人,重伤后不能再入伍的有八十五人。所以,现在商社的护卫不足两百人。”
“诸位,现在咱们也算是家大业大,别的不说,刚刚收进来做苦力的孟兹黑俘虏都有近两千人。如果不扩充我们商社的护卫,那说不定哪天那些孟兹黑人就要起来造反了!”
其实关彝说的这句话不尽不实:孟兹黑的俘虏们来到涪陵后,关彝他们只用了三招:先把头人们挑出来让底层的奴隶杀掉,再给剩下的人来一顿猪肉拌饭。并承诺会派出人手去把这些人的家眷接来——然后这群孟兹黑就比汉人还汉人了。
可是,在座的这些人谁会嫌自家手里的兵少?
“兄长说的有理,这商社护卫必须尽快扩充。”
“国威说的有理,我等附议。”
“嗯,勇伯、令行,你们做个预算出来。明年上半年,我们要把商社护卫扩充到一千人的规模。这兵源嘛,首先考虑本郡的汉民,其次是去年就下山的毕兹卡,最后是刚刚收服的孟兹黑。”
“诺!请太守放心。”
“诸位,根据朝廷的指令,我涪陵郡从明年开始,就要和巴东郡一起,单独负责永安兵团的日常开销。所以等明年过完年后,本官就要先去巴东郡拜会右将军并且商定我涪陵郡明年上缴钱粮的额度。然后再回成都述职。本官不在涪陵郡期间,郡务以承祚为主,兵事以勇伯为主。还请诸位继续恪尽职守。”
“我等谨遵太守之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