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庙算(一)

蜀汉的复兴 混吃等死 1544 字 10个月前

而且,司马昭的眼光是很准的。他派出司马望镇守关中,派出胡奋出镇陇西。这两位,军略或许不算特别突出。但政治手腕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胡奋,此人作为胡烈的兄长。和一昧只知用强的胡烈不同。胡奋这个人,会打仗,更会治民。这些年他在徐州,把那里的民生管理得很好。来了凉州后,由于其本来就是紧邻凉州的安定郡人。其性格、生活习惯、处理问题的方式,都迅速的得到了附近鲜卑、羌族、氐人等异族的认同。只要这厮还在雍州刺史的位置上呆着,就算天灾来了,就算有零星叛乱。但估计也不会形成像历史本位面上那么大的规模。

再就是,由于穿越者改变了历史。这个时间点蜀汉还活着。只要蜀汉还活着,晋国的统治者不管多么混蛋,都不会对雍凉的异族催逼过甚……

而对内来说呢。首先,大将军姜维这一年已经六十五岁了。老头子迫切的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堂堂正正的回到天水,其北伐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而他和关彝的关系更多的是盟友而不是上下级,他这个念头一起,不是关彝一个命令就按得下去的。

本来按照大将军一贯的想法,现在国家的收入改善了这么多,户口增加了这么多。早就该发动二十万大军大举北伐了。所以关彝各种劝说、嬉皮笑脸的恳求甚至板起脸来和他争吵。拖了这么多年,姜维已经很给关彝面子了。再这么压制下去,姜维对关彝的观感很可能就认为他是又一个费祎了。

其次呢,现在蜀汉国内的常备军已经满员十五万了。对于国力仍然在三国之中吊车尾的蜀汉来说,如果不北伐,那维持这么多的常备军就没有任何意义。啊,不,意义还是有的——可惜全是负面的。

再次呢,这些年蜀汉国力的增长有目共睹。复兴社上上下下都憋着劲想要北伐——这对于关彝来说,算是作茧自缚吧。谁让他一天到晚都给自己的手下进行诸如什么不北伐就无法生存之类的洗脑呢?

所以,对外看不到凉州大叛乱的希望,对内渐渐的压制不住各类势力的期望。关彝这个权臣,也有一种渐渐控制不住局面的无力感!

那就北伐吧。说起来,我堂堂的穿越者,为什么要那么low的期待敌方的叛乱呢?对内,政治已经差不多理顺了,民生恢复,户口增多,兵力充足,粮食储备丰硕,群山之间的飞索也架设得七七八八……我已经差不多做到极致了。难道不该趁着这一口气还在,赶紧的北伐吗?再说了,这次北伐可不是几个月乃至一年就能完满收工的啊。要是在北伐的过程中,敌人那边的叛乱就起来了呢?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样的会议。

“陛下,我大汉现在仍然局促于益州一隅,若不北伐拿下雍凉。我国家始终挣扎在生死线上。所以,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为了先帝兴复汉室的理想。臣恳请陛下允准,于炎兴五年兴兵北伐!”

“父皇,儿臣刘谌附议!”

“臣姜维附议!”

“臣等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