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彝失态了。”假惺惺的起身做了个揖,然后继续说道:“说完了蜀锦,本官再说说盐政。众所周知,景耀三年,本官发明了卓筒井法。各地盐井的出产至少增加三到五倍,但是这盐税……呵呵呵”
说到这里,关彝真的是一阵头大:老子接手的是一个什么烂摊子啊?姜维啊,我的大将军啊。你想北伐是对的。但是哪有后方越来越烂你的北伐却能成功的道理呢?陈袛啊,你的谥号是忠。你对皇帝倒是忠了,可是对这个国家呢?
在一阵短暂的沉默后,脾气最为火爆的毛炅站起身来:“大司马,大司农。炅以前僻处云南,完全不知道国家已经病入膏肓。今日听两位上官一分析,方知我等形势已经危如累卵。没什么说的,下官听从两位上官吩咐,大不了惹上一世骂名,即使最后像商君那样被车裂而死。下官也一定要把这大汉的蠹虫一个个逮出来,排着队拿铁钉把他们钉死!”
“呵呵呵,孟明啊。好像以职司而论。这惩处贪官污吏,是在下的职责吧?”在关彝心目中就是当代海瑞的常忌起身道:“大司马,请给予下官足够的权力。下官保证,三年之内,国家赋税、耕地,至少要恢复到延熙十六年时的八成!”
看着手下新进的幕僚们一个个起身表态,关彝很是开心:历朝历代要改革,喜欢启用年轻人,真的是有道理的啊。
可是改革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一旦涉及到利益,那真是谁都不能忽视的大问题。
在后世的改革中,有一句话很有道理:“你不给我生路,我就不给你出路。”
改革,肯定是要影响到既得利益阶层收益的。如果一昧的去动刀切人家的肉,而不另外给人家找生发作为补偿。这种蛮打蛮拼的改革终究是要失败的。改革,是统治阶层中一部分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人发动的。他们本身属于统治阶层。如果在改革的过程中,没有找到新的利益增长点来安抚统治阶层。那么就会引发整个统治阶层的集体反对——而这样的改革,必定失败。
具体到关彝来说,他将要切下去的,是整个蜀汉的官僚、世家阶层。虽然在切的时候,肯定是益州世家被切得惨一些。但荆州派、东州派一样会被切到,一样会觉得痛!如果不提前给这些人找到新的发财机会,管你这个改革是不是有利于国家,这些人全都会起来闹!那个时候,关彝就算是权臣也没用!
“诸位,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四件事。”
“我等恭请大司马示下!”
“第一件事,重新清理、审定户税!”